竹简雕刻

时间:2024-09-05 14:41:57编辑:奇闻君

在竹简上刻字有什么缺点?

在竹简上刻字一卷书的信息量比起现在的一卷书可差远了,因为一卷书要适合人们拿在手中阅读,太重了不方便,所以一部字数有限的书,刻在竹简上就要分好多卷。古时的书可是庞然大物,战国时的思想家惠施外出游学,随身携带的书就装了五车,故有“学富五车”的典故。汉代的思想家东方朔写了一篇文章献给汉武帝,用了三千多片竹简,进呈时,由两个身材高大的太监吃力地抬进宫去。汉武帝每晚阅读时,命太监搬上来一堆竹简在龙书案上展开。这些竹简和木牍用绳子串起来,天长日久,绳子磨断了,简片就会散乱;几部不同的书堆在一起,一旦散开,整理起来也非常麻烦。

竹简上写字是用刀刻的还是用毛笔写的?

竹简上的文字是用毛笔写的,而不是用刀刻上去的。

  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现在一般说竹简。均用毛笔墨书。汉代简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在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
  竹简多用竹片制成,每片写字一行,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称为「简牍」。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称木牍,多用于书写短文。
  简牍起源于西周,春秋战国时使用更广。公元4世纪左右,由于纸已广泛使用,简牍才为纸抄本所代替。
  最著名的有:
1. 279年,晋朝汲郡人从战国时魏襄王的陵墓中,一次发掘到写有文字的竹简数十车。
2. 1953年7月,湖南长沙仰天湖古墓出土竹简42支,最长的22厘米,宽1.2厘米,篆文,每简2-10字,为战国之物。
3. 1957年,河南信阳楚墓出土竹简800多片,简上文字依然清晰。
   4.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发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约五千枚。
   5.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一千一百多枚。为秦昭王元年(公元前306年)至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之物。
竹简不仅在古代文化史、书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印刷术也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简牍的形式,即为卷轴装的前身,为早期的雕版印刷所广泛使用。现代竹简更多的是收藏和家居。
2001年、楚天绿采用激光在楠竹材料上雕刻的竹简,字体隽永清晰,笔峰刚劲而富神韵,其竹简笔筒,竹简名片座更是将竹简工艺将家居装饰做得很好。
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水分,叫做杀青。后来泛指写定著作。

历史传统竹简上的字不是刻上去的,确确实实是用毛笔写上去的,

但墨汁不是今天的这诸多种墨汁,而是一种含胶性物质极浓的黑色液体,

附着性极强,书写后即干,甚至不怕水、泥等物质的侵蚀,

目前,部分汉简是在很多汉墓甬道的水分含量很高的泥土中挖出的,

虽然洗干净后是纯黑色的,什么都看不见,但经过化学药水浸泡后,

竹简上的墨字十分清晰,且非刻上去的。


我国最早的“竹雕”作品出现在什么时期?

它是百雕之祖,始于六朝时期,但其历史要远比六朝悠久。据商周以前的文献记载,竹雕在我国的历史甚至要比殷商时期的甲骨刻画出现的还要早。综合考证,考古学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说起刻记、雕琢这种技艺,我们要从笔墨纸砚发明之前说起,人类最初对事物的记载都是运用结绳记事,或者用自然界有颜色的矿物质画在岩壁上的方式,但与此同时人类已经掌握了很多工具的使用,诸如打制、磨制石器,运用木棍、竹棍等自然界原有的在长度或者硬度上占优势的,可以方便取材灵活使用的东西。而竹刻或骨刻的出现,其场景可能是这样的,在一个傍晚,部落记事者同往常一样打算用矿物颜料在岩壁上记录一天的工作时发现矿物颜料已经用尽,于是它开始用石刀、石斧之类的工具在岩壁上刻画记事,但岩壁和手中的石刀、石斧的硬度相当,无法顺利的在岩壁上记录下一天的事迹,正当它焦虑时他手中的光滑的竹棍掉在了地上,在无意间他发现竹棍光滑的表面有很多使用摩擦所产生的痕迹,于是他便用手中的石质工具在竹棍上用力一划,这一划让质地比较松软的竹棍上出现了一道划痕。竹雕荷花香筒 明代记事者发现用石质工具在竹子上记事,要远比在岩壁上记事容易,而且竹棍要远比与岩壁更容易携带且方便取材,于是竹刻出现骨刻也类似于此,但竹刻物相比于骨刻难以存放,所以在后世的考古发掘中很难见到与甲骨文同时期的竹刻存在。但用竹子记事的方式却延续了很长的时间只到汉以后纸张的发明普及之后竹记事功能才渐渐淡化。竹雕竹枝笔筒 明代在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中以竹子记事的方式虽然被淘汰,但竹刻的艺术品却迎来了春天。其后竹子便以官员手持笏板、竹扇、竹盒以及竹雕的形式继续存活。据汉代戴圣《礼仪 玉藻》记载朝臣朝会时手中所持的笏板(又称手板)有的就是用竹片制作而成“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牙,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木象可也。”再到后来竹雕开始大量出现,如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雕有龙纹漆的竹勺。竹雕蟠松杯 明代及至晋朝,便出现了竹制的笔筒,据史书记载,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所用的笔筒就是由斑竹雕刻而成十分精致。至唐代后竹雕渐渐被文人雅士们熟识并开始追捧,再到明清竹刻、竹雕器物大盛,其雕刻技艺要远比前代高超,其工艺上乘之物成为皇室、官府大员们身份的象征,有些名家的竹雕作品甚至到了千金难求的地步,正因为如此竹雕作品成为了中国美术史和中国文物品类中的一大类,其所蕴含的文化内容仍需现代的文化学者们去钻研和学习~

竹雕的由来

最佳答案:竹雕,也称竹刻。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竹刻》中这样概括:“竹刻者,刻竹也。其作 竹雕
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言简意赅,却颇为精妙。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雕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竹雕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雕刻技艺的 精湛超越了前代,在中国工艺美术 史上独树一帜。   竹雕早期通常是将宫室、人物、山水、花鸟等纹饰,刻在器物之上。而且存世的竹雕制品也很少,目前所见的多为明清两代的传世品。明清时期的竹雕制品,雕刻技艺的精湛,早已超越了前代。明代的竹雕风格大多浑厚质朴、构图饱满。刀工深峻,而且线条钢劲有力,图案纹饰布满器身。清代前期的竹雕制品带有明代的遗风,但表现技法更为丰富多样,浅刻、浅浮雕的技法同时并用。   雕刻作品有的雕刻简练、古朴大方,有的精工细作、纹饰繁密,变幻无穷,雕刻的方法主要有阴线、阳刻、圆雕、透雕、深浅浮雕或高浮雕等。


上一篇:诺基亚触屏智能手机

下一篇:arpi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