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什么意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两层意思。
第一种佛家意思,就是说世间万物众多,不要贪恋,今天是你的,明天就是别人的。争来争去,到头来谁都不是的。只要心中有佛,其他都是过眼云烟。
空色无二有两义。
一,心念本空。念从心起,心随物转,念本是故造知见,念灭则见灭,所以空与色是造意而出的见地。是人为的。
二,物无实性,本质是空。比如颜色shai,这个色se在古文和发音上读shai这个音。古字是通用,遇情感用色se形容。遇颜色用shai这个音。
比如颜色shai,如果没有紫外线,红外线,光合等作用,这个色shai是不存在的。可以说人的眼色这个缘是假像。色shai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没有独立完整的颜色shai。实为空性。
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一者是欲念而生的念色se。
二者是条件干扰的假色shai。
心空则见空。见实性则色shai空。
应该注意的是,不可执妄认为色就是空。
色空无二是指灭念与实性而言!
这个要搞清楚!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听得到的和听不到的,闻得到的和闻不到的。就是在说物质现象没有恒常不坏的实质,而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缘聚则成,缘散则灭,因而是空;但空并非“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所谓成住坏空,空是生灭变化之过程;因缘的假象宛然,而且并不妨碍有。不异,即无差别,也就是说,色与空是统一的,是不二的。这句话是出自《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扩展资料:它的后半句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外在、表面、现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指表象为空,外在为空。进一步解释,外在为空,表象为空,内在为本,实质为本,看人看事物遇到迷茫迷惑时,去看本质看内容,从而不被表面与现象所迷惑所困扰,看人看本质,看问题看本质。心经的内涵与本质说的是哲学,即般若(智慧)。佛学常见词汇 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这些物质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其当体即空,故说色即是空。色、空从本源上说,是一体的。色是空性“因缘和合”而产生或幻化而出;一切色都是通过一定的“因缘和合”而从空性中产生或幻化出来;也就是说,色是空性在一定因缘条件下的表征或表象或表相。色来自空;一切色都有空性。而空性则是色的本源或本质。一切色都可以回归其本性,也就是回归到空性。当色(或有情众生)回归到空性或本源,也就是成佛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色不异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如何理解?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取自于《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第二句“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原则上是不能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句单独拿出来分析的。必须贯通全经来理解才不会误人子弟。《心经》是“以人为本”的角度写出来渡人成佛的。
如果您执意要单独理解“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句经,那我就作如下解释吧:
色是物质的,空就是非物质的;色是看到的,空就是就看不到的;色是听得到的,空就是听不到的;色是闻得到的,空就就是闻不到的...以此类推。
所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意思就是: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听得到的和听不到的,闻得到的和闻不到的...等等在本质上都是没有区别的。
从宇宙大爆炸的观点来说,宇宙最初是由一个纯能量的奇点大爆炸而形成的,所以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由能量形成的。所以物质和能量是没有区别的,如果说物质是色,能量就是空。
综上所述,便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最后要说的是,大家必须将这句话贯通全经来理解。以达到最正确的理解。从而放下自己过多的欲望,除去杂念,顺其自然地活着,轻松自如地活着,心平气和地活着。
如果各位网友觉得我说的有错,请说出来一起讨论;如果你们理解了,请点赞我。最后希望大家不要在网上造口业,阿弥陀佛。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何处?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此句出自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在中国流行最广泛的佛经。据说这是观音菩萨和舍利佛的一段对话。在佛学界,对心经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心经是佛经的总括,读懂了心经,读佛经就入门了。佛法中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原是要使我们了解万事本无其永恒的体现,一切皆将坏散,教我们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结果有些人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什么是空?佛教对“空”有特定的解释,认为一切法依“空”而存在而运动。“空”的含义,就是缘起无自性。离开缘起,就没有宇宙,没有人生,没有生灭。对此,佛经常举虚空为喻。虚空以“无碍”为性,色于中行。虚空与物质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世界上不存在离开虚空而独存的物质。性空无我律也是这样,是一切法生灭的所依。性空无我律,在大乘佛教里称为甚深微妙法,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凡夫闻之,惊慌失措,二乘人闻之,心如刀伤;只有菩萨才能证悟。成、住、坏、空,是世上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佛教所说的空,是指事物的本性是空的,而不是指事物的外相也是空。比如我们的一辈子,父母亲生下我们时,佛法上说是四大五蕴和合而成,按科学说法,是碳、氢、氧等基本元素构成,然后长大成人,然后衰老,最后死亡,一切都是变化的,我们的一生也就是在这样的因缘变化中过去了。正是在这个意思上,我们说人生是空的,一切都是缘起性空。所以佛法教导我们,做人不要执着于外相上的缘起缘灭,执着就苦,就起烦恼。但也不要因为认识到人生是空的,就悲观绝望,这就落入了顽空,这也是一种固执。因为“性空”并不否定相上的缘起,相是存在的,它刹那生灭变化。什么是色?什么是色?广义之色,是物质存在的总称;狭义之色,专指眼根所取之境。广义之色,可以用来表示宇宙大自然的物质与生命体,大至星体,小至微尘,无不包含在内。狭义之色,指人肉眼能识别的对象,如颜色的红、黄、蓝、白、黑等区别,物体的长、短、方、圆、高、下等区别,人类的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区别,皆指眼根所取之境,故称为色。色法在佛学里,又可分为有表色、无表色、极微色、极迥色。空和色的关系根据佛法所说,世上一切色相皆因缘所生,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如果放在宇宙这个大的时空来看,大的包括各种星系、星球,小的如原子、电子,远的如沧海桑田,近的如一草一木,皆有生命,因缘聚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存续时期或长或短,哪有什么真正自体,此一时的自体,与顷刻之前的自体,都不会完全一致。人们执着的有执着的物质,都是因为视野太狭窄了,不能看清全貌和实质。如果视野足够大,就会理解和真正明白,人生须臾之间,如白马过隙,此时有“我”,百年以后“我”在哪里,此时的“我”与一秒钟以前的“我”还一样吗,每一瞬间无数细胞死亡,每一瞬间无数细胞新生,世间哪有什么永恒的东西存在。所以,从大的时空来看,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空,即缘起性空。所谓“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是叫我们不要执着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学佛之人帮助人、救助人,应该不觉得有对象,有对象这种观念要丢掉,不要留一念在心中。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
1、“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两层意思。第一种佛家意思,就是说世间万物众多,不要贪恋,今天是你的,明天就是别人的。争来争去,到头来谁都不是的。只要心中有佛,其他都是过眼云烟。 2、第二种民间意思,就是说要好好做人,不要色欲成性。为其小儿事情大,为其女人失天下。色致家破,家破因色起。现在很多男女婚内出轨,导致妻离子散。一个好好的家因色而空。色的背后是空,空的背后是色。色即是空的源头,空即是色的结果。商纣王就因贪色败了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