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哉勐僚
”为壮语音译丽:音译,壮文:ndei,意为“好”。
哉:音译,壮文:“gyaix(raixcaix)”,意为“很,真的”。
勐:音译,壮文:“miengzbiengz”,意为“社会、国家、世界、地方、人间”。
僚:音译,壮文:“raeuz”,意为“我们”。
直译:“好 真的 地方 我们的”
汉译:“我们的地方很美丽”, “美丽的壮乡”
被称为“中国惟一的一部少数民族影视族群志”的壮族文化探秘电视纪录片《丽哉勐僚》共由12集组成,内容涉及到壮族文化中宗教、铜鼓、生态、稻作、饮食、村寨、服饰、医药、节日、礼俗等诸多方面。该系列片以历史的厚重感展现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非常古老的壮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并积淀的“壮锦”、青铜、人与自然、稻作等一系列独具特色而又丰富完备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也展示了由于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和地理相对封闭的原因,壮族文化在云南尤其是文山州的壮族社会中的印记,以及保留于人文生活中最为鲜明、多样的原生态素材,片中的文山壮族文化具有独特魅力和神韵风采。
广西的壮学专家学者都一致认为,文山是壮族文化资源的“富矿区”,因而纷纷到文山“寻宝”。抢救、保护、开发、宏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该片由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壮学会会长戴光禄出任总策划、总撰稿、总制片、总监制,云南电视台资深编导谭乐水担任总编导、总摄像。
该片在2008年12月在广州参加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中广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和广东中山广播电视台共同承办的纪录片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中山第二届国际环保纪录片周”暨“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国际纪录片金奖,并同时入选德国“自然视界”电视节和英国自然电视节。
《丽哉勐僚》共12集,每集45分钟,
每集的名称都用壮语命名
。片头以织锦机及壮锦为主体,充分利用织锦机的同期声及壮锦的动感,依序荟萃出12幅精美画面,推介全片的12华章,展示壮民族的人文景观。
《宁董》——庄重神圣的铜鼓文化;
《竜》——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
《那》——悠长久远的稻作文化;
《糇糯·岜夯》——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帕比·帕空》——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
《曼栏》——自然奇巧的村落文化;
《掌雅》——济世救民的医药文化;
《欢景》——人神共娱的节日文化;
《禀礼》——以人为本的礼俗文化;
《莱瓦》——源远流长的艺术文化;
《摩·多介》——凝重神秘的宗教文化;
《伦》——音韵溢彩的“歌圩”文化。
有人说,《丽哉勐僚》的拍摄过程是一个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解读和重读壮族文化历史文献及研究成果的过程,同时又是对壮族文化进行田野考察、追溯文化起源、连接文化断层的过程。
在《丽哉勐僚》的拍摄过程中,有很多新的发现:第一次在中越边境的大山上找到了野生稻;第一次为铜鼓是由铜锅演变而来的观点找到了有力的影像证据;第一次在云南文山拍到了野生三七。有专家看过该片后称:“这是一部很好的乡土教材和人类学、民族学影视教材。”
对于研究壮族文化的学者来说,拍摄《丽哉勐僚》,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展示。云南省民族学会副会长、《丽哉勐僚》的制片何正廷说,在云南傣族和东南亚泰国、老挝、缅甸的语言中,“丽”都表示“美好”,而地方或国家都读作“勐”。这些民族过去都把“僚”作为族称,表示同属百越族群系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共同的文化是民族间友好往来的感情基础。由于壮族的原生态文化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存着古代百越族群的传统文化特质,因此对研究当代壮泰族群同根文化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启示一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就要立足实际,高瞻远瞩,深入挖掘。
云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厚,无疑是产生民族文化精品的沃土。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许多民族文化产品,更多的都还只停留在展示自然风光,展示民族风情的层面上,面对这些风光、风情背后蕴藏着的深刻的文化内涵缺乏深入地挖掘。我们说越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并非说只要把镜头对准少数民族,就都能打响全国走向世界,而是说必须具备国际眼光,用国际视野审视我们的民族文化,攫取其精华,在世界不断趋同中保存文化的多样性,才能让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得以传承。[1]
启示二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就要有一批热爱民族文化,思想深邃,业务精湛,敬业精神强的团队。
《丽哉勐僚》的开创者是戴光禄。很多人可能只知道他当过州委书记,当过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位官员。而对于他的另一面了解的并不多。其实,他有比较厚实的理论功底,他年轻时从事过新闻和宣传工作,任过州广播电台总编辑,州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有较强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他还涉猎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领域,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他是否算得上是学者型的领导,我不敢肯定,但我敢断言他称得起是领导型的学者。他是《丽哉勐僚》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丽哉勐僚》摄制班子是他花了一年时间精心遴选的。[1]
担任总编导、总摄像的谭乐水,现为云南电视台资深编导,兼任云南大学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曾拍过《巴卡老寨》、《褪色的黑齿》、《曼春满的故事》等民族志影片,对电视编导以及民族学、人类学都有较高的造诣。[1]
担任摄像之一的祁云,曾在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栏目工作了16年,被誉为“中国动物摄影第一人”,他拍摄的纪录片《西藏野生动物》曾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1]
担任制片主任的王永奎,同戴光禄一样都是壮族,他了解壮族,熟悉壮族,对壮族有深厚的民族情结。[1]
《丽哉勐僚》摄制成功并获奖,还得力于云南省壮学会多年苦心研究的成果。云南省资深壮学专家、云南省壮学会副会长何正廷,尽管在片中只担任制片,但却是名副其实的壮学顾问。也得力于广西壮学会及大批壮学专家的鼎力支持和帮助,片中的大量专家访谈,都是邀请广西壮学院专家完成的。不难看出,由这样一个思想强,业务精,勇于献身民族文化事业的团队打造出来的民族文化产品,《丽哉勐僚》得以获奖并能走出国门就是必然的了。[1]
启示三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就要潜心竭力,不厌其烦,精益求精。
《丽哉勐僚》的拍摄制作,已经花费了6年多的时间,用戴光禄的话说是经历了写本子、找票子、组班子、理路子、拍片子、编片子6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是很艰难的,戴光禄和谭乐水都深感身心兼累。摄制班子开始就形成共识:充分利用现存资源,将各自现有的能力和水平发挥至极限,深入挖掘,潜心打造,不急于求成。他们在有了一个粗略的大纲之后,就用了一个春夏秋冬拍摄了200多个小时的毛片,再根据毛片提供的资料,选编画面和写解说词同时进行。先花了7个月的时间编出一集样片提请专家和领导讨论,得到首肯之后才开始进行整片的后期制作,每集片子到底做了多少遍,撇开别的工作不说,仅是戴光禄和谭乐水一起坐在电脑前共同做片的次数都已无法统计了。片中的每个镜头,每句话,不仅输入了电脑,还烂熟于他俩的心中。[1]
根据外界反映和意见,他们拟把已做好的版本定为学术版,接着还要做两个版本:一个是将已有的每集片长45分钟压缩成35分钟,做一个大众版;另一个是向国外发行的纯英文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