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虎符的详细信息
虎作走形。正面突起如浮雕,背面有槽。虎身有错金铭文九行四十字。符是古代朝廷用于传达命令、调动军队的一种特殊凭证。通常作虎形,分为左右两半,右半符留在京师,左半符颁发给屯驻在外的军队。需调兵时,由朝廷使者持右半符前往,军队长官将右半符与左半符验合后,军队即按使者传达的命令行动。此符铸于秦惠文君称王前,掌握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中 。
春秋虎符有几个 它的含义是什么大神们帮帮忙
古代的兵符一般都铸成或刻成虎形,故称为“虎符”虎是丛林中最凶猛的野兽,在丛林的争斗中百战百胜,所以古人在战争中也以虎为神,许多与军事有关的人和物都冠以虎名。调兵遣将的信物铸成虎形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现在存世的一批最早的虎符都是秦国的,共4件。 一为新郭虎符。现为法国巴黎陈氏所收藏,上有错金铭文4行:“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郭。凡兴士披甲,用兵五人以上,必会王符。燔燧事,虽毋会符,行也。”铭文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如果军情紧急,不必等会符,可以举烽火报讯,立即行动。专家们认为,新郭虎符是战国后期的用品。 二为杜虎符。1973年在西安郊区山口公社发现,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杜虎符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背面有槽,颈上有一小孔。虎作走动形,昂首,尾端卷曲。错金铭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也。”由于秦国的国君只有惠文君一人称君,所以史学家估计杜虎符是秦惠文君时的用品。 三为阳陵虎符。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有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四为东郡虎符。1953年陕西省周至县文化馆征集所得,现藏于周至县文物管理所。长9.5厘米、高4.3厘米,虎脊有错金铭文,字体为小篆,左右两半铭文相同:“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东君,”由于秦国只有秦始皇羸政才自称始皇帝,所以人们认为,阳陵虎符和东郡虎符都是秦始皇时代的用品。也有人认为东郡虎符不是秦国的,是后人伪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