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战机

时间:2024-09-15 18:18:00编辑:奇闻君

F-82战斗机

F-82战斗机武器性能中文名:F-82战斗机研制国家:美国名称:双野马F-82研制历史:于1945年4月15日首飞战机简介F-82:双野马F-82是美国空军的双座战斗机,原称P-82。北美P-82双发野马不单是两架P-51合在一片单翼上。更确切的说,P-82是一个全新的设计,基本动力装置为两台1600马力AllisonV-1710-143/145活塞发动机,以双构架布局来达到远距航程与良好的耐久性。构思产生于1943年初期太平洋战争时,飞行员经常在长途奔袭时在座舱里待六至八小时,双人 P-82预期提供导航仪。尽管没有装备完整的飞行控制设备,也能代替飞行员“下达”简令时间。两个构架或“机身”尽管类似于P-51的,但实际上整个都是全新的结构。飞行员位于飞机的左舷。研制历史最初两架装备Merlin引擎的XP-82飞机(4483887/83888)于1945年4月15日首飞。紧接着单独试飞一架引进Allison发动机的XP-82A。三架原型机的试验促成一个美国防空部队订购了500架装备Merlin动力装置的P-82B战斗机,但是当战争结束时只制造了20架。其中两架被改装成夜间战斗机并命名为P-82C和P-82D,分别装备了SCR-720和APS-4雷达。夜间战斗机的试验成功促成了100架P-82E白天护航战斗机,100架装备SCR-720雷达的P-82F 夜间战斗机和50架装备APS-4雷达的P-82G夜间战斗机的订购方案。最后进入服役的改型是P-82H,加装了特别防寒措施服役于阿拉斯加。到1949年末,双发野马已被广泛地使用,它的夜间战斗机改型代替了诺思洛普P-61黑寡妇。1948年装备部队,当年6月,美国陆军航空军改组为美国空军。飞机命名规则里代表驱逐机的“P”也被代表战斗机的“F”取代,于是P-82成为了F-82。F-82双发野马应用于日本的美国第五空军总部,并被投入了始于1950年6月25日的朝鲜战争中。战争中的第一次空中歼敌纪录是在1950年6月27日由上尉飞行员威廉·哈德逊和上尉雷达观测员卡尔·福雷瑟驾驶一架68(全天候)战斗机中队的全黑F-82G(46-382)一起击落了一架北朝鲜的雅克-7U创造的。那天339(全天候)战斗机中队也取得了胜利:少校詹姆士·立特驾驶另一架F-82G(46-392)击落了一架雅克-9。总共生产了275架飞机。服役与作战首架双野马在1948年装备部队,当年6月,美国陆军航空军改组为美国空军。飞机命名规则里代表驱逐机的“P”也被代表战斗机的“F”取代。于是P-82成为了F-82,P-51成为F-51。F-82E在战略空军司令部第27战斗机大队(第522、第523和第524中队)担负远程轰炸机护航任务,他们伴随B-29一起渡过了在空军服役的短暂时光,1950年被喷气式战斗机取代。同年,F-82F和F-82G双野马夜间战斗机开始取代诺斯罗普F-61黑寡妇在防空司令部中服役。这些飞机全部黑色涂装,并配备有消焰排气管。首个接收F-82F的防空司令部单位是第325战斗机大队(第317、第318和第319中队),基地位于加利福尼亚的汉密尔顿机场及华盛顿的麦科德空军基地;第51战斗机大队(第16、第25和第26中队),基地位于新泽西米切尔空军基地。第52战斗机大队(第2和第5中队),基地位于新泽西麦克盖阿空军基地。1949年第347战斗机大队(第4、第68和第339中队)在日本成立,装备F-82G。阿拉斯加州拉德空军基地第5001混成大队第449中队则在稍后装备了寒区型F-82H。到1949年中期,双野马正在美国空军中广泛服役,总数约225架的F-82E、F和G型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但是双野马在空军中的服役生涯注定不会太长久,因为F-82仅被视为一种过渡机型,填补喷气式战斗机大量服役前的空缺。到1950年,美国国内一些双野马单位已经开始换装喷气式飞机。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部署在日本的双野马立即投入战斗,为进出汉城金浦机场的C-54和C-47运输机提供护航。双野马是当时美军唯一一种以日本为基地,作战半径可以覆盖整个朝鲜半岛的战斗机。1950年 6月27日,第347战斗机大队第68中队的一架F-82G(46-383)击落一架北朝鲜的Yak-7U,这是朝鲜战争的第一空战猎杀纪录,另外也是新成立的美国空军的首次空战得分。当天稍晚些时候,第339队的詹姆士.立特少校驾驶F-82G(46-392)又击落了一架Yak-9。到1951年11月前,双野马广泛使用在朝鲜战场,执行护航和对地攻击任务。但是与前辈F-51相比,F-82仅扮演次要角色。随着越来越多的喷气机服役,F-82撤出战斗并逐步退役。最后一架双野马于1953从空军退役,美国空军从此全面进入喷气式战斗机时代。性能参数外形尺寸:翼展15.62米;机长12.93米;机高4.22米;机翼面积37.9平方米。重量及载荷:空重7256.2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1608.1千克。性能数据:在6401米高时最大速度7419千米/小时;初始爬升率19米/秒;实用升限11857米;航程3605千米。动力装置:两台1600马力AllisonV-1710-143/145液体冷却12缸V字型活塞引擎驱动四桨螺旋桨推进器。武器配置六挺12.7毫米固定前射机翼机枪,在翼下挂架上可携带四颗454千克炸弹或四个副油箱。

美国XF-85战斗机

美国XF-85战斗机XF-85战斗机是美国军方为了解决远程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问题而委托麦克唐纳公司设计的寄生式战斗机,绰号“哥布林”(Goblin)。XF-85战斗机于1948年试飞成功,但由于解决不了再回收问题,再加上远程战斗机和空中加油技术的出现,于1949年10月正式下马。两架XF-85战斗机分别被放在俄亥俄州戴顿博物馆和内布拉斯加州战略空军博物馆。XF-85战斗机又名子母机,是用轰炸机的弹舱运送,当遇上敌方战斗机就放出,战斗完毕后又可以回收进轰炸机内。XF-85的机身是围绕着J-34喷气发动机设计,机身呈蛋形,机头前部是进气口,在进气口后方是4支勃朗宁M2重机枪,主翼为36度后掠翼,可以向上折起以便收藏在轰炸机的弹舱里,尾翼被分成三块以节省空间,每架轰炸机可以装载1架XF-85战斗机,如果不另载炸弹的话可以最多载3架。

歼—12存在哪些不足,其机载武器是什么?

歼—12的不足之处正是由于追求机体小、重量轻所引起的。它的机内燃油贮量为1250千克,可带两个400升的副油箱最大航程可达1385公里,但仍属于短航程类型的飞机。歼—12的机载武器是1门30毫米机炮,备弹80发;1门23毫米机炮,备弹120发;另外,可挂2枚红外制导的空对空导弹。就其飞行重量而论,火力不算很弱,可是该机采用了机头进气形式,对增装先进设备不利。若改为两侧进气设计、加装先进的火控系统,则重量和阻力都要增加,其原有的优点也将削弱。

中国歼-12轻型战斗机有哪些弱点?

制造小型化战斗机的愿望由来已久,最极端的设计,大概要数美国的XF—85“恶鬼”式飞机了。它原准备作为护航机挂在B—29远程轰炸机的机腹下面,由母机带在空中投放,空战后再返回母机挂架,由母机带回。该机总重只有2590千克,装有4挺12.7毫米机枪。一共生产了两架试验机。在1948年和1949年的两次试飞中,都因试验机被投放后,无法返回母机挂架而告失败。和异想天开的“恶鬼”计划相比,我们的“空中李向阳”,“随时能飞,到处能打”的设想,实在是没有什么不现实之处。历史上I,1958年7月29日我们在南澳岛上空以3比0获胜的战例和1965年3月18日在汕头附近击落RF—101飞机的战斗中,都是从敌方始料不及的机场隐蔽起飞,出奇制胜的。米格—15战斗机在朝鲜空战中的出色表现,引起世界对轻型战斗机的重视。英国在50年代初期研制的轻型战斗机“蚊蛔”式,起飞重量4020千克,空重3010千克,比歼—12还要轻一些,但最大平飞速度只有M0.98。英国的国防部门当时对它的呼声很高,然而却没有装备部队。深究小型战斗机不能顺利发展的原因,是仅凭其轻,作战能力不会有惊人的提高。就以歼—12为例,它只装一台涡喷6乙发动机,却要求比装有两台涡喷6发动机的歼—6飞机的性能还要有大幅度地提高,这不是勉为其难吗!如果要求小型战斗机只突出某一方面的特长,使之作为整体作战力量的一个补充,也许会更有生命力。比如对歼—12,若肯于放弃超音速的设计要求,增大它的机翼面积,使之除加速性以外的其它机动性能进一步提高。用这样的飞机作为打武装直升机的机型,就可能会受到欢迎。近期世界上出现的战斗机,有明显的减轻重量的趋势。如瑞典萨伯—37(起飞重量15000千克)的后继机JAS—39战斗机的只有8000千克;前苏联米格—23(最大起飞重量18810千克)的后继机米格—29战斗机的重量是16500千克;印度一贯重视轻型战斗机。它的HF—24(重30908千克)的后继机LCA战斗机的重量只有8500千克。降低战斗机的体积和重量,就可以降低它的造价,也有利于提高它的隐身性能和生存能力,在军费预算不变的条件下,这样做就意味着增加了采购战斗机的数量。国外有人预言,下个世纪的空战样式之一,可能是由大的母机带一群小战斗机来作战。这种预言若能成为现实,类似歼—12这样小巧的飞机又会受到重视。歼—12的真正弱点是电子火控设备过于简单和陈旧,使其潜在的战斗力不能充分发挥,如能换装小型化的电子火控设备,增装小而轻的导航设备和全向警戒雷达,加上外挂小型空对空格斗导弹,则其战斗力将大大提高。歼—12本身特有的短土跑道起落性能,适合作为岛基飞机使用。不过,真要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小型战斗机,还有待于航空材料、动力装置、武器设备和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重大革新。

上一篇:石川佳纯纠正裁判

下一篇:伤不起dj王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