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东方市的历史渊源
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置九龙县,县治设在九龙山(今感城镇入学村西侧海滨),隶属儋耳郡。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儋耳郡并入珠崖郡,九龙县改隶属珠崖郡。西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废珠崖郡,置朱卢县,废九龙县,九龙旧地属朱卢县,隶属合浦郡。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九年(43年),废朱卢县,置珠崖县,九龙旧地隶属珠崖县,属合浦郡。三国吴大帝孙权赤乌三年(239年),复置珠崖郡,九龙旧地隶属珠崖郡。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珠崖郡并入合浦郡,九龙旧地隶属合浦郡。南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年),复置珠崖郡,九龙旧地隶属珠崖郡。梁武帝大同年间(535年至541年),置崖州在儋耳之地,九龙旧地隶属崖州。陈朝(557年至589年),九龙旧地仍隶属崖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置感恩县(县治在原九龙县治旧址上),废崖州,复置珠崖郡,感恩县隶属珠崖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感恩县隶属儋州。北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感恩县隶属儋州。五代十国南汉时期感恩县仍隶属儋州。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废儋州置昌化军,降感恩县为镇,隶属昌化军;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复置感恩县,隶属昌化军。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感恩县隶属琼州。绍兴十四年(1144年),复置昌化军,感恩县隶属昌化军。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废昌化军置南宁军,感恩县隶属南宁军。元朝(1271年至1368年),感恩县仍隶属南宁军。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改南宁军为儋州,感恩县隶属儋州。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废儋州置崖州,感恩县隶属崖州。明正统五年(1440年),感恩县治从九龙县治旧址迁中和乡(今感城),隶属琼州府。清世祖顺治十三年(1656年),感恩县隶属琼州府至清末。
亚洲历史上强盛的帝国和伟大的征服者有哪些?
在亚洲的历史上,常出现一些强盛的帝国和伟大的征服者,如纪元前的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以及后来出现的孔雀帝国和半个世纪后在东方出现的秦帝国,这都是声名赫赫、影响深远的帝国。伴随着帝国的出现,一个个伟大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也在历史的舞台上开始了他们的活动,像居鲁士、大流士,以及阿育王和秦始皇都是帝国的缔造者、都是光耀千古的人物。
海南省东方市的历史
东方于1952年建县,是将原昌感、乐东、白沙、儋县部分黎区划设的。因境内黎峒有东方、中方、西方三村,当时设治于“东方村”而得名。1958年为适应“大跃进”的需要,将昌感、东方、白沙三县合为东方县(大县),治所设在宝桥(叉河),不久迁驻八所镇。1961年分县,恢复白沙县,以昌化江为界划分昌江、东方两县,昌江居北,东方居南。1987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东方县,设立东方黎族自治县。1997年3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东方黎族自治县设立东方市(县级),其管辖范围不变。3月30日举行撤县设市挂牌仪式。
1995年底,东方黎族自治县总面积2256.27平方千米,总人口33.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54万人,非农业人口7.06万人;城镇人口5.90万人,农村人口27.70万人。少数民族6.84万人(其中黎族6.71万人)。辖9个镇、8个乡(其中少数民族乡镇8个),186个村委会,7个居委会,229个自然村,境内有3个国有农场。县城八所镇。
1996年底,东方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西南部,西濒北部湾,北、东、南与昌江县和乐东县接壤。总面积2256.27平方千米,总人口34.16万人,其中黎族7.19万人。辖17个乡镇、180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228个自然村,境内有3个国有农场。县城八所镇。
1997年底,东方市位于海南岛西南部,西濒北部湾,北和东与昌江县接壤,南靠乐东县。陆地面积2256.27平方千米。人口34.53万人,其中黎族7.34万人。辖17个乡镇、180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228个自然村,境内有3个国有农场。市政府驻地八所镇。
1998年底,东方市陆地面积2256.27平方千米。人口34.96万人,其中黎族7.45万人。辖17个乡镇(罗带乡、中沙乡、大田乡、广坝乡、江边乡、公爱乡、三家乡、天安乡、八所镇、东方镇、新街镇、墩头镇、四更镇、新龙镇、感城镇、板桥镇、抱板镇)、187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境内有3个国有农场。市政府驻地八所镇。
1999年底,东方市位于海南岛西南部,西临北部湾,北和东北隔昌化江与昌江县相望,东南与乐东县毗邻。陆地面积2256.27平方千米。人口35.41万人,其中黎族7.58万人。辖17个乡镇、11个居委会、187个村委会、228个自然村,境内有3个国有农场。市政府驻地八所镇。
2000年底,东方市陆地面积2256.27平方千米。人口36.55万人,其中黎族7.7万人。辖17个乡镇、11个居委会、184个村委会。境内有3个国有农场。市政府驻地八所镇。 (以下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东方市总人口358318人,各乡镇人口: 东河镇 17711 抱板镇 12156 板桥镇 22654 感城镇 38907 八所镇 68638 新街镇 13955 墩头镇 5647 四更镇 23889 新龙镇 16351 天安乡 6055 公爱乡 5806 广坝乡 3378 江边乡 6128 大田乡 12204 中沙乡 7598 罗带乡 32681 三家乡 31603 国营广坝农场虚拟铮 7472 国营红泉农场虚拟镇 5546 国营公爱农场虚拟镇 2735 国营东方华侨农场虚拟镇 6720 八所港务总公司虚拟镇 5825 海南铁路总公司虚拟镇 4659 www.xzqh.org
2001年底,东方市陆地面积2256.27平方千米。人口37.04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82285户、总人口37044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6114人。),其中黎族7.8万人。辖17个乡镇、11个居委会、185个村委会,境内有3个国有农场。市政府驻地八所镇。
2002年,新街镇、墩头镇、罗带镇、八所镇合并,设立八所镇;中沙乡、板桥镇合并,设立板桥镇;抱板镇、大田乡合并,设立大田镇;广坝乡、东河镇合并,设立东河镇;公爱乡、天安乡合并,设立天安乡;撤销三家乡,设立三家镇。年底,东方市陆地面积2256.27平方千米。人口37.77万人,其中黎族7.98万人。辖8个镇、2个乡(八所镇、感城镇、三家镇、板桥镇、四更镇、新龙镇、大田镇、东河镇、天安乡、江边乡),11个居委会、185个村委会,境内有3个国有农场。市政府驻八所镇。
2003年底,东方市陆地面积2256.27平方千米。人口38.17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88121户、总人口38167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9881人。),其中少数民族占21.2%。辖8个镇2个乡、7个居委会、185个村委会,境内有3个国有农场和1个华侨农场。市政府驻八所镇。(行政区划一览)
2004年底,东方市陆地面积2256.27平方千米。人口38.69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91224户、总人口38690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5005人。),其中少数民族占21.2%。辖8个镇、2个乡,7个居委会、185个村委会,境内有3个国有农场和1个华侨农场。市政府驻八所镇。
欧洲传奇英雄人物
恺撒
恺撒(前100-前44),古罗马共和国领袖和军事统帅。他带兵打仗几十年,指挥过几十个战役,大都是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他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为西方许多著名军事统帅诸如拿破仑等所效法,对西方军事学相应措施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曾与幕僚共同著书立说,主要有《高卢战记》、《内站记》、《亚历山大战记》、《阿非利加战记》等。
恺撒出身于贵族世家。公元前78年开始政治活动,起初被选为军事护民官,后历任度支官、市政官、大法官、罗马远征西班牙行省总督等职。恺撒为了竞选执政官成功,需要庞培和克拉苏这两位在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支持,于是,他决意与庞培和克拉苏建立友好关系。公元前60年,庞培、克拉苏、恺撒这三位有着巨大影响的政治家达成了相互支持的秘密协议,历史上称之为“前三头同盟”。为了巩固这一同盟,恺撒把他年仅14岁已经和别人订了婚的女儿嫁给了年近50的庞培。在庞培和克拉苏的一致支持下,恺撒于公元前59年当选为执政官。恺撒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活动,已经获得了广大平民和骑士阶层的支持,成为与庞培、克拉苏齐名的强有力的人物。
公元前58年,恺撒出任高卢总督。他统率大军,经过3年的征战,到公元前56年底,基本上并吞了整个高卢。然而他在高卢的同志并不稳固,高卢地区接连爆发反罗马人的起义。公元全52年春,高卢全境爆发了一场反对罗马统治的大起义。起义军主力在高卢北部的阿利细亚城扎下了坚固的营寨。这是一座几乎攻不破的城堡,罗马人除了进行长期的包围之外,别无其他办法。恺撒把所有的部队都调到这里,20万高卢起义军也云集阿利细亚城下,双方一场恶战不可避免。战役开始之前,马人环绕阿利细亚城筑起一道坚固的壁垒。恺撒寄希望于这些复杂而坚固的工事能够阻止高卢人的进攻,用以补充自己兵力的不足。高卢起义军首先从内外两侧同时向罗马人坚固的工事发起了进攻。在盾牌的掩护下,一队接一队的高卢人像蚂蚁一样往上冲。在战斗中,罗马各军团由于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士气开始低落。尤其在罗马人的旗手被砍倒后,罗马人的阵脚开始显得有些混乱。一位年青的罗马士兵张惶失措,突然发现恺撒刚刚站立过的塔楼上已经空无一人,同时位于营寨右边的罗马骑兵放弃了阵地,以全速急驰而去。这位年青人绝望了。突然,坚守在栅栏后面的罗马士兵发现高卢人的攻势猛然削弱了,刚才还在向罗马工事冲击的高卢人停止了冲锋,他们的队伍散开了,出现在罗马人视线中的竟是他们自己的骑兵。原来,恺撒指挥他的骑兵抄袭到高卢人的后方,给他们致命的一击,短短几个回合之后,高卢人便开始由进攻改为逃窜。尔后,高卢人全部投降。阿利细亚之战就这样出乎意料的结束了。恺撒以6万军队与高卢人将近25万人的大军相峙,竟以一支骑兵的偷袭扭转了战局,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恺撒、庞培、克拉苏的“三头同盟”是不可能持久的,他们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克拉苏在战争中阵亡,使原来成鼎足之势的三人同盟变成了恺撒、庞培两雄并立的局面。这时,恺撒的女儿去世,这就意味着恺撒与庞培的联姻关系中断,两人之间为了权力的争斗已势所难免。于是奴隶主两派发生了内战。
公元前50年,以庞培为首的贵族派元老院因担心恺撒建立独裁政权,通过决议拒绝延长恺撒担任高卢总督的任期,令其遣散军队。恺撒拒不执行这一决定。当时,他的军队绝大多数分驻在北山高卢,身边仅有一个军团和一些辅助部队。为了把握战机,经过一番周密策划之后,恺撒于公元前49年1月,果断的率领一个军团,越过意大利和高卢诸行省之间的界河比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罗马进发。没有准备的庞培反对派,匆忙率领一批元老和两名执行官离开罗马,逃往希腊。同年11月,恺撒率领7个军团出其不意地在希腊登陆,次年春又增加了4个军团和1个骑兵队。6月,恺撒与庞培在希腊的法萨卢进行决战,恺撒彻底打败了庞培,庞培逃到埃及,被埃及国王派人杀死。公元前45年,恺撒实现了他的军事独裁统治。
恺撒征战一生,多谋善断,善于抓住战机,特别是能在不利的情况下,以顽强的意志坚持自己的战略企图,扭转战局,表现出他那不同凡响的高超的军事艺术,在罗马乃至世界的历史上留下了盖世英名。
盖乌斯·屋大维,又名奥古斯都(Augustus),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统治罗马长达43年。公元14年8月,在他去世后,罗马元老院决定将他列入“神”的行列,并且将8月称为“奥古斯都”月,这也是欧洲语文中8月的来源。
一般认为屋大维是最伟大的罗马皇帝之一。虽然他保持了罗马共和的表面形式,但是却作为一位独裁者,统治罗马长达四十年以上。他结束了一个世纪的内战,使罗马帝国进入了相当长一段和平,繁荣的辉煌时期。历史学家通常以他的头衔“奥古斯都乌斯”(尊崇的意思)来称呼他。这个称号是他在公元前27年的时候获得的, 那时他36岁。
屋大维是凯撒大帝的甥孙和养子,亦被正式指定为凯撒的继承人。前43年,他与马克·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打败了刺杀凯撒大帝的共和派贵族。
前36年他剥夺雷必达的军权,后在阿克图海战打败安东尼,消灭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回罗马后开始掌握一切国家大权。前30年,被确认为“终身保民官”,前29年获得“大元帅”称号;前28年获得“奥古斯都”(神圣、至尊的意思)称号,建立起了专制的元首政治,开创了罗马帝国。
查理大帝
法兰克国王(768~814),罗马人皇帝(800~814)。又称查理曼。加洛林王朝第一代国王矮子丕平之子。768年与其弟共即王位,三年后独掌王权。
在平定阿基坦叛乱并统一法兰克王国后开始向外扩张。772年起多次东渡莱茵河进攻萨克森部落,最终于804年完成对萨克森地区的兼并。
773~774年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攻占意大利北部伦巴德王国,自兼国王。接着进军罗马,被教皇封为“罗马人长老”。
777年率军越过比利牛斯山,进攻西班牙的阿拉伯国家,但未能攻占萨拉戈萨城。次年回师,在比利牛斯山遭巴斯克人伏击。
后又多次出征,于801年攻占巴塞罗那,占领埃布罗河以北地区。
787年率军进入意大利南部,迫使本尼文托公国臣服。788年兼并巴伐利亚公国,尔后越过易北河征服斯拉夫人部落。
791~796年派兵在多瑙河中游地区与阿瓦尔人多次交战,迫其臣服。
800年以保护罗马教皇为名进军罗马,被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皇帝”,建立起包括中欧和西欧大部地区的庞大帝国。
此后,又与拜占庭帝国进行争夺亚得里亚海地区的战争,在地中海沿岸抵御阿拉伯人的袭击,在北海沿岸击退北欧海盗。
814年病逝于帝国首都亚琛。生前积极推行军事改革,建立严密的军队组织与指挥系统;根据地产数量规定服役人数和提供武器装备的数量;发展重装骑兵,组建攻坚队和后勤队,统一军队组织和作战原则;严明军纪;建立边防特区,构筑堡垒,驻兵屯粮;维修道路桥梁,保持边境与内地之间的交通联系等。其军事思想及改革措施在当时的欧洲颇有影响。
亚历山大
“让我们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这是希腊最著名的雄辩家的雄心,只可惜当时的希腊已失去了当年的气势,处于日暮西山的时候了。但事隔几年,马其顿的国王亚历山大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踏上了征服亚洲的征途。
马其顿是希腊北部一个贫瘠落后,默默无闻的城邦,到腓力二世时,这个城邦走向强盛。公元前338年,腓力二世击败反对他的希腊联邦,真正确立起他在全希腊的霸主地位。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被波斯派来的刺客杀死在他女儿的婚礼上。亚历山大,腓力二世的儿子,当年年仅20岁就继位了。
亚历山大从小兴趣广泛又聪明勇敢,12岁时曾驯服过别的骑手不能驾驭的烈马。13岁到16岁,他的父亲为他聘请了当时希腊“最博学的人”亚里斯多德作家庭教师,他向老师学习了哲学、医学、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他最喜欢的书是《伊利亚特》,他一心想向阿喀琉斯学习,创下辉煌的伟绩。腓力二世被害后,希腊被征服的城邦认为这是摆脱马其顿帝国控制与奴役的天赐良机,他们纷纷起义暴动,但年轻的亚历山大在短短的两年里就平息了骚动。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以镇压希腊各城邦的反马其顿运动,为了实现自己征服世界的野心,亚历山大把目光放向了领土辽阔、资料丰富、财富滚滚的波斯。
公元前334年的春天,亚历山大率领35000人的大军和160艘战舰,开始了远征东方的行动。行前,他把自己的所有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分赠给人。一位大将迷惑地问道:“请问陛下,您把财产分光,给自己留下什么?”
“希望”。亚历山大说:“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无穷的财富!”
将士们被亚历山大的雄心所激励,他们决心随他到东方去掠夺更多的财富。
亚历山大率领部队首先占领了小亚细亚,消灭了那里少量的波斯军队;然后他又挥师北上,向叙利亚进军在伊苏城,他打败波斯王大流世三世,并俘获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看着大流士豪华的宫殿,亚历山大赞不绝口:“这样才象个国王!”
接着,亚历山大向南进军叙利亚和腓尼基,又派手下大将攻占了大马士革,从大流士的军械库里获得大量战利品。他亲自率领部队南下,经过7个月的艰苦战斗,攻下了推罗城,把推罗城的3万居民卖为奴隶。
亚历山大围攻推罗城时,大流士三世曾派使者求见亚历山大,愿意出巨款赎回他的母亲、妻子和女儿。还要割让半个波斯帝国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的一员大将帕曼纽心满意足地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就接受这个条件。”亚历山大则毫不动心,他说:“我不是帕曼纽,我是亚历山大。”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切断波斯陆军与海上舰队的联系后,长驱直入埃及,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他亲自勘查设计,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亚历山大城,他要它永存人世,做为他伟大战绩的纪念碑。埃及的法老为亚历山大加上了“法老”的称号。在庆功的宴会上,亚历山大分外兴奋,他说:“英雄的伟大就在于不断开拓疆土,不断增加权力,尽情享受美味佳肴和少女美色。”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率军穿过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在高加米拉平原和波斯进行生死决战。大流士三世败退,被自己的部下杀死。亚历山大在巴比伦、苏萨、波斯波利斯和埃克巴坦各波斯王宫,掠夺了金银财富达15万塔兰特。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彻底击败了大流士的继位人,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领军队离开中亚,南下侵入印度,在印度河谷建立了两座亚历山大城,迅速占领了西北印度的广大地区。他想进一步征服印度的心脏地带,向恒河流域进发。但此时亚历山大的士兵已厌倦了长期的紧张战争,再加上印度的炎热、暴雨和疾病,他们拒绝前进,要求回家。他们纷纷举行集会,发生哗变,印度的土著居民也群起反击。亚历山大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公元前325年,将大部队撤出印度。
亚历山大的部队分两路撤回。一路在海军将领涅阿霍斯的率领下取海道由伊朗海湾入波斯湾;一路由亚历山大亲自率领,从陆路经卡曼尼亚沙漠而归。公元前324年初,两路大军会师在巴比伦境内的奥皮斯城。由于长途跋涉,亚历山大的部队损伤极大。将近10年的亚历山大远征,终于结束了。亚历山大将巴比伦作为首都。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它的版图西起希腊、马斯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
在远征以前,亚历山大认为希腊民族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民族,只有这个民族才真正具有开化的文明,而其他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的民族。随着东征,亚历山大逐渐认识到波斯人和希腊人一样具有杰出的智慧和才能,他们也应该受到尊敬。因而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他认为各民族应该是公平平、等和睦相处。他因此产生了一个伟大的计划,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为了促进马其顿人和波斯人、东方人的融合,亚历山大和大夏贵族罗克珊娜结婚,并鼓励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在苏萨城,亚历山大举行了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他亲自和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女儿斯塔提拉结婚。同一天举行婚礼的马其顿将士有1万对之多。在婚礼上,亚历山大宣布: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还给新婚夫妇馈赠了许多礼物。
在巴比伦,亚历山大还整编一只庞大的军队,将3万波斯青年编入马其顿部队。并准备继续进行远征。他计划侵入阿拉伯与波斯帝国北面的土地,还想再次入侵印度征服罗马,迦太基和地中海西岸地区。但不幸的是公元前323年6月,亚历山大突然患恶性疟疾,从发病到生命结束仅10天时间。他匆匆离开了世界。
由于死亡的突然降临,亚历山大未明确他的接班人,导致争夺王权的激烈斗争。在斗争中,他的母亲、妻子与儿女都被反对党杀死。将领们纷纷拥兵自立为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马其顿王国从此分裂为若干个希腊化的国家。亚历山大庞大的帝国只存在了短短的13年。
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东方的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希腊、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亚历山大的东征,还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通路。他在东方建立的几十座城市,都逐渐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至今仍是埃及著名的大海港。
欧洲传奇英雄
马其顿 能征善战的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
意大利 宽容的独裁者凯撒大帝(西元前102~前44年)
意大利 罗马帝国元首屋大维(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
意大利 君士坦丁大帝(约280~337)
法兰西 查理曼大帝(742-814)
德 国 “红胡子”腓特烈一世(1050年~1105年)
法兰西 专制君主路易十四(1638-1715)
苏格兰 敢于为自由而战的威廉姆.华莱士(1272-1304)
法兰西 巾帼英雄圣女贞德(1412年—1431年)
英格兰 狮心王理查一世(1157年-1199年)
法兰西 腓力二世(1165年—1223年)
荷马史诗上的人物都可称之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