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抚仙湖

时间:2024-09-19 14:43:53编辑:奇闻君

抚仙湖探奇,寻访水下古城埋藏2000多年的秘密

在云南省澄江县城的凤山公园,有一座名为抚仙的雕塑,雕塑上有这样的记载, "传说天上有石、肖二仙,因慕'澄江海'的清澈明净,驾云来到湖边,被这瑰丽的湖光山色所陶醉,以至流连忘返。久之,二仙搭手抚肩化为山石,抚仙湖也因此得名"。

抚仙湖是高原断线湖泊,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之间,距昆明60多公里,湖容积为206.18亿立方米,为云南省第三大湖,湖水最深处为155米,是我国除天池外的第二深水湖泊。

抚仙湖三面环山,湖面北部宽而深,南部狭而浅,中部细长,似如葫芦,湖底多是岩石暗礁,起伏很大。

对于抚仙湖的探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

1992年,生活在抚仙湖当地的职业潜水员耿卫,在水下发现了成堆的石块,为弄清原因,后来他又携带水下摄像机,对水下景观进行了拍摄。

拍摄录像引起了有关专家的极大兴趣,认为这些水底建筑有明显的人为加工过的痕迹。

鉴于此发现的重大意义,2001年,考古人员在抚仙湖进行了我国首次湖泊水下考古。

抚仙湖的水下遗址主要集中在湖的东北部区域,这是考古探测的重点。

在水深15米处,发现了一堵长约60米,高约2米,呈正南北向的石墙,石墙下有散落的石块,石料多为大青石和石灰石,这片区域还有石块堆砌的石道,石料大小不一,大的约60~70厘米,小的约20~30厘米,每个石块上都有一两面是平整的,有明显的人工加工痕迹。

历史 地理学家于希贤教授认为,这种建筑特点带有当地彝族的古代建筑风格,类似城市里的居民居住区。

通过大约40米的开阔平地以后,还发现了一座带有台阶的高台式建筑,这片区域较之前的区域要小,但是这里的石料明显大而厚,其中还有20-30米长的石墙,2-3米宽的石板等,石料三面都有加工的痕迹,修造的十分平整精细,有的还凿有圆洞或石槽,所有散落的石块也都排列有序。

这个区域内还有数米宽的南北向石板大道,两旁则建有大型的建筑物,于教授推测,这里可能是古城的富人区,或者是寺庙及祭坛。

绕过一道长200多米,宽9米的石质城墙后,又是一片建筑区域,该片区域建筑物的规模、数量、体积和石块的加工程度,都远不如前两个区域,大概就是平民区了。

到2005年年底,近几年的水下考古工作,已经探明抚仙湖古城遗址面积达2.4平方公里,分布在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2公里的水域中,主要建筑共有八个,其中两座高大阶梯状建筑和一座圆形建筑最为重要。

两座阶梯状建筑中,一座高为16米,分3层,底层宽60米,中层宽32米,顶层宽18米,这座建筑的台阶非常整齐对称。

另一座阶梯状建筑,则分为上下五层,每层大的台阶之间都有小台阶相连。第一级大台阶则从底部有一条笔直的小台阶直通而上,整座建筑高21米,第一层底部宽63米,第二层宽48米,逐层递减,第五层宽27米,三、四层倒塌严重,无法计算。

这种构造非常类似于中美洲玛雅人的金字塔。

此外,在这两座建筑中间,还有一条长300多米,宽5-7米的石板路面,用不同形状的石板铺成,石板上面有各种几何图案。

在另外一个建筑区发现了一座圆形建筑,其底部直径为37米,北面倒塌的比较严重,东北面有个缺口,南面偏高,依稀还可以辨别出台阶,类似于古罗马的斗兽场。

这种台阶式建筑的图案曾在一些青铜器上出现过,有这种图案的青铜器是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属于古滇国时期的物品,更令人惊奇的是,一些刻画在青铜扣饰上的环形台阶式建筑图案,几乎与水下发现的圆形建筑形式一模一样。青铜器上的环形台青石建筑分上下两层,第一层有十余人,第二层有三、四个人,坐在台阶上观看斗牛或者其他表演,因此有专家认为该圆形建筑是古代的 娱乐 设施或 体育 场,但也有人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如果这种建筑作为古代的 娱乐 设施,未免过于奢华,不切实际。

在抚仙湖水比较浅的地方,露出的石板上还可以看到直径约8~15厘米的孔洞,与在水下建筑上发现的一些孔洞类似,如果把这些孔洞插上木桩,再用绳子连接起来,会形成一个规则的长方形,这非常符合干栏式建筑的基础,所谓干栏式建筑,就是先用竹木搭成房架,底层悬空,然后在修墙而形成的建筑,这是古滇国建筑的主要形式。

从水下建筑群的建筑风格和石料雕凿工艺来看,湖底的建筑群与滇中发现的古长城颇为相似,应与其处于同一年代,即距今大约2000年前。

这为古滇王国的存在提供了有利佐证,并且据史料记载,公元110年的东汉时期,这片区域曾经发生过一次大地震,那么水下古城有可能就是在这次地震时沉没的。

这座水底古城,是否就是一直没被发现的古滇国都?它的陷落是由于灾变还是因湖水上涨而导致的?陷落的确切年代是什么时候?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考古证实。

“庄蹻入滇”,这是一个关于古滇国 历史 的故事,战国时代,群雄逐鹿,楚国作为南方大国也不甘示弱,他在逐鹿中原的同时,还把霸业大旗伸向了西南。

楚威王时期,大将军庄蹻,开始带兵出征西南各地,庄蹻是苗人的后羿,勇武善战,在一个黄昏,楚国的大军跋涉千里来到滇池,一场场激烈的厮杀以后,滇池之畔的大小部落尽归楚国,将军庄蹻的威名也响彻了云南,但是,就在他准备凯旋而归的时候,秦国也开始南倾,恰好切断了他的归途。无奈之下,庄蹻只好带领将士重又返回滇池,在那里生活下来。

他们逐渐适应了当地的风俗,还与当地人民一起从事农、牧、渔、纺织,并经营采矿,庄蹻,史称滇王。

到了汉武帝时代,中央王朝把滇国所在区域设为益州郡,下辖24个县,滇王成了名义上的统治者。

古滇文明逐渐衰弱,融入中原文明,但由于 历史 记载的不足,古滇国的消失,至今还是个不解之谜。

注: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抚仙湖水底的水下古城

抚仙湖水底的水下古城? 云南澄江抚仙湖下发现的水下古城面积有2.4平方公里,最近通过进一步的探测发现,古城中有8座建筑组成的古建筑群,其中一座高20多米、相于十层楼高的类似金字塔的建筑最引人注目。 抚仙湖 抚仙湖,湖水晶莹剔透、清澈见底,古人称为“琉璃万顷”,位于距 昆明52公里的 澄江县境内,距离澄江县城5公里,抚仙湖是中国最大蓄水量湖泊、最大高原深水湖、第2深淡水湖泊,属南盘江水系,湖平面呈南北向的葫芦形,流域径流面积1053km2 (含星云湖378km2 )。抚仙湖湖面海拔高程为1722.5m时,水域面积约216.6km2 ,湖长约31.4km,湖最宽处约11.8km;湖岸线总长约100.8km,最大水深约158.9m,平均水深约95.2m,相应湖容约206.2亿m3 ,目前水质为Ⅰ类。 入湖河道梁王河、东大河、马料河等52条,间断性河流和农灌沟53条,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16723万m3 ,其唯一出口海口河多年平均出流水量约9572万m3 。 抚仙湖流域植被以草丛、灌丛、针叶林等次生植被为主,森林覆盖率27.03%。 抚仙湖的形成,大约起始于地质年代第三纪末,是云贵高原抬升过程中形成的断陷型深水湖泊。约300万年前,因地壳大变动,喜马拉雅山脉的突起,引起了一系列断层贮水及岩石熔蚀,造成了云南高原群山中众多的湖泊,抚仙湖就是那时形成的湖泊。在历史上,抚仙湖早有记载,称“大池”,唐宋之际因罗部落居澄江,称“罗伽湖”。 抚仙湖的名字还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相传玉皇大帝派了天上的肖、石二仙到人间巡查,来到滇中,只见一池碧水、波光粼粼,两仙人被湖光山色所迷,忘了返回,日久天长变为两块并肩搭手的巨石,永远站立湖边。过去湖东南方有两石在湖中并肩搭手倚立,据说就是肖石二仙,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在湖上驾舟遥望,还能若隐若现地看到两仙人在观赏,为留其迹,故名“抚仙湖”。相传抚仙湖没有现在这么大,紧挨湖边有一座繁华的县城。后来因为蛟龙和仙人决斗,把澄江城的地柱撞到了,澄江城就陷落下去,成了一片汪洋。 由于 抚仙湖 周围名胜较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景区(点):以热水塘温泉为中心的东岸景区。以湖畔圣水(月亮湾湿地公园、抚仙湖悦椿酒店)、樱花谷、太阳山(抚仙湖希尔顿度假酒店)、玉溪庄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抚仙湖北岸湿地为中心的北岸高端度假景区;以禄充国家AAAA级景区为中心的西岸景区。

上一篇:南郑中学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