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事变之前日本是如何进入东北三省的?
1904年前,东北主要被俄国所占据,甚至把租借地称为“关东省”。1904年,日本发动了日俄战争,最后日俄签订了《朴次茅斯条约》,规定俄国将租自中国的旅顺口和大连湾、长春至旅顺口的铁路,以及其他各项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1905年末,日本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获得长春以南全部权利,包括驻兵护路权,在营口、安东、奉天等地划定日本租界。【摘要】
918事变之前日本是如何进入东北三省的?【提问】
你好,我正在整理答案中,请稍等片刻,不要着急喔~【回答】
是日俄战争以后。
日本战败了沙俄,获得了南满铁路和旅大租借地。1905年在旅大成立了关东都督府。下设民政部和陆军部。1919年改组陆军部为i关东军,在旅顺设立关东军司令部。【回答】
1904年前,东北主要被俄国所占据,甚至把租借地称为“关东省”。1904年,日本发动了日俄战争,最后日俄签订了《朴次茅斯条约》,规定俄国将租自中国的旅顺口和大连湾、长春至旅顺口的铁路,以及其他各项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1905年末,日本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获得长春以南全部权利,包括驻兵护路权,在营口、安东、奉天等地划定日本租界。【回答】
抗战前的东北军处于什么水平,为何屡战屡败
东北军是我国民国时期的一支重要地方武装,是由奉军改编而来。1930年,中原大战时期,东北军拥蒋入关作战,把反蒋军阀联盟打的土崩瓦解,东北军一跃成为北方最强的军事力量,东北军首领张学良也成为北方最大的军阀。不过虽然东北军在中原大战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人们对东北军的感官一直不怎么强。因为东北军除了中原大战似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从奉军时代就一直不着调,基本是打一次输一次,第一次直奉战争输给了直军,第二次不是冯玉祥反水和英国帮忙也未必能赢,平定郭松龄叛变靠的是日本人,北伐战争被北伐军打回了老家,中东路战斗被苏联打的一败涂地,九一八事变就是一个跑,长城抗战更是打的一团糟,就中原大战赢了一场,还没什么技术含量,只是下山摘桃子而已。那么抗战前的东北军处于什么水平,为什么屡战屡败? 1931年抗战前东北军的实力。从兵力来看,东北军巅峰时期兵力超过40万,编成25个步兵旅、6个骑兵旅、10个炮兵团以及大量的省防旅等部队,兵力在各大军阀中数一数二,比当时日本的全国兵力都多;武器装备方面,东北军武器装备水平全国第一,炮兵实力比抗战时整个中国军队的火力都强,一个旅就能配备一个跑团;全国一半以上的海军和空军都在奉军手里,仅仅飞机就有好几百架,坦克、装甲车一应俱全;后勤补给方面,东北军拥有全国最大的兵工厂,要枪有枪,要粮有粮,弹药可劲的造,连饼干和罐头都吃上了,如果八路军有这装备和后勤,估计连朝鲜都解放了。总体来讲,东北军硬件一流,软件二流,战斗力三流。 那么东北军条件那么好,为何战斗力那么差?首先,东北军是土匪起家,大部分军事素养不高,里面多是土匪、旧官僚和兵痞,没有什么政治信仰,国家意识不强,一直没有脱离旧式军队的影子。虽然在郭松龄等一批新式军官推动下,建立了新式军队,但新老派系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由于郭松龄不满起兵反奉,一场内战把东北军的老底子折腾光了,此后东北军一直没有恢复元气。否则,东北军不会在北伐战争中被那么轻易赶回东北。 张学良接手东北后,由于威望和资历不足,根本压不住一干老资格,手下实力派大佬全都不服。虽然张学良用非常手段解决了杨宇霆等一批元老,大肆启用少壮派军官,扶植自己的势力,但张学良的做法却引起了汤玉麟等老派的不满,造成了东北军的分裂和离心。加上东北军长期苟安一方,日子过得安逸,没人愿意打仗,士气一直不高,虽然装备好,但战斗力却不怎么样。如果东北军争点气,日军未必能够那么轻松的占领东北
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军和日军的军事实力相比如何?
回顾这段历史,认真探究当时双方的实力,不得不说日本关东军在进行一场在外人看来毫无胜算的豪赌。
据日本国财务省资料显示,当时日本关东军总计有11069人。另外有在乡军人和警察等辅助部队约1万余人。日军以沈阳为中心,部署于南满铁路沿线,以便于机动兵力。
而中国东北军方面,“九一八”事变前夕,在东北的正规军16.5万人、非正规军4万人,总计约20万人。
从兵力上看,中国是日军近10倍之多。日军虽然训练比中国军队优秀,但远不足以弥补人数上的巨大劣势。
最初进攻北大营的是日军驻扎在文官屯一带的是第三中队,这支部队隶属于驻守沈阳的日本独立守备队的第二大队,中队相当于中国军制中的“连”,标配一百八十人,大队相当于营标配一千一百人,不过独立守备队的总兵员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多一点大概在七百人上下,其中第二大队担当了攻取北大营的任务。
而中国方面,驻守北大营的东北军是王以哲的独立第七旅。七旅下属三个团,此外还有旅部直属的四个连,战斗人员总计七千余人,每个连配备了捷克式轻机枪12挺,捷克式步枪120支。该旅军官基本都是军校毕业,甚至还有少部分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
王以哲是少帅张学良一手提拨的少壮派骨干,他的部队可称得上是御林军,但也正因为一直充当亲兵卫队的角色,平时真刀真枪拉出来开练的机会很少,大多是检阅的时候,把他们拉出来充面子,实际作战经验却是一片空白。这些部队,本事不大脾气不小,所以当时有一个绰号,叫做:少爷师。
1931年,从春至夏,这片土地上的局势平静而又诡谲。有日本第一兵家之称的石原莞尔中佐正等着时机的到来。因为他发现,东北军在中东路事件当中,非常惧怕俄军的大炮轰击,所以特地从日本运来了两门日俄战争时期的240毫米口径野战重炮和为数不多的炮弹。石原莞尔并没有十足把握和底气,但他认为小张比老张差几个段位,值得去冒一次险。
事变前的那几个晚上,日本人每天都演习到很晚。除了把关东军调来满铁附属地,他们给在乡军人也发了武器。旅长王以哲也看出了端倪,也做了防备,连续三夜向东山嘴子东大营大操场作转移演习,目的是一旦日军进犯,以便有秩序地退走,不致临阵措手不及。
9月18日当天,日军在南满火车站的墙上贴了布告,说是奉天日本驻军近日举行秋操,满铁附近居民不要惊慌。南站日本兵和在乡军人挤得满满的,还牵出来很多大炮,情况不妙。
当夜十点多,日军动手了。而此时,张学良远在北京看戏。东北边防军代理长官张作相在老家锦州给父亲办理丧事。旅长王以哲到沈阳城里参加社会活动。三个团长都回家了,只有旅参谋长赵镇藩住在营区。
赵镇藩在《日军进攻北大营和我军的撤退》中明确记述,东北军中有纪律规定,官兵是不准归宿的,但是身为旅长的王以哲却经常不在军中,九一八那天晚上,打了一夜,王以哲始终未回军中,也未来电话指示部队如何抵抗。倒是部队已经脱出重围到东陵的时候,他才让人传来命令,说是要部队将枪都放在库房里去。赵镇藩觉得这命令糊涂之至,因为日军那时候还在后面追着呢,所以根本没执行。
事发后团长王铁汉临时赶回的,还指挥得乱七八糟。据赵镇藩记述,在部队突围时,有部分军官被打懵了,站着不动,竟然是由士兵硬架着才突围出去的,要不然都得被日军俘虏。
日军虽然挑起了战争,但是在进攻北大营的时候还是心虚的,他们一开始都用刺刀,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因为身上根本就没有带几发子弹。
当时担任连长的姜明文在《九一八事变亲历记》当中回忆,日军发射的炮弹虽然落在北大营的很多,但是都没有爆炸,实际上炮弹头上是没有引信的,全是哑弹,而日军的枪弹一听便知多是“空包”。
日本人谋本舍三,在《关东军史》中也有这样的描写,他说日军因为顾虑北大营之中中国军队设伏,做激烈的对抗,因此前线士兵不敢十分挺进,只以极猛烈之炮火相吓。
或许是由于日军守备队发动的是夜袭,东北军并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或者有多少实力,未战自己先慌了。
由于其他军官主官都不在,赵镇藩只得临时出来负责,但参谋长的权威还没团长大,他指挥不了部队,他向东北军参谋长荣臻请示,希望荣臻能赶紧出面交涉,让日军退兵。
据姜明文说,到晚上十二点的时候,日军才开始实弹射击。然后枪声稀落下来,当时北大营的东北军还一高兴,以为是交涉成功了,其实是日军运动到土围子外面去,要包围北大营守军了。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的四点,他们才意识到要突围,往土围子北面突。这时日军已经包围住那里了,但东北军一打,仍然可以压住对方火力,转而冲出来,可见日军当时可以运用的火力真的不咋的。
赵镇藩是到锦州后才遇到王以哲的。王以哲一见到赵镇藩,就行了个九十度的鞠躬礼,不为别的,就因为赵镇藩把部队给他带了出来,旅长的乌纱帽总算是保住了。
日军打下沈阳后,清点战利品时,简直不敢相信:飞机262架(918事件期间东北军飞行员全体休假),各种炮3091门 ,机枪5864挺,步枪、手枪11万余支。足见当时东北军实力之雄厚,后来这些物资装备统统被关东军用来镇压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联等抗日武装。
区区700多士兵俘获了这么多重武器,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战争奇迹。
日军在东北军仓库中缴获的化学航空炸弹。根据史料记载,东北军的确有储存和使用毒气弹这类化学武器的记录。九一八以后,未闻东北军再有使用化学武器的消息,推测其全部储备都在沈阳陷落时为日军所获。
东北军仓库中的大型毒气炸弹。
被日军夺取的东北军空军机群,连蒙在飞机上的帆布都没有来得及取下。
被俘重型轰炸机。
保贞式战斗机,后来被日军用于在锦州轰炸东北军,而没了飞机的东北军对其除了用步枪机枪打束手无策。
被俘大型轰炸/运输机。
东北军丢失的野炮和弹药车。
东北军丢失的野炮和弹药车。
被俘野炮。
炮弹之一。
炮弹之二。
迫击炮弹之一。
迫击炮弹之二。
沈阳奉天兵工厂,堪称当时中国最先进和规模最大的兵工企业。这一工厂的建立,凝聚了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人的心血。
二百四十毫米大炮试制生产线。占领该兵工厂后,很多日军看到在厂内加工台上正在制作的24公分大口径榴弹炮炮身后都惊讶不已,认为该厂在规模和技术上,并不比大阪炮兵工厂差。
不少日军即以此种火炮生产车间为背景摄影留念。
兵工厂车间。奉系在沈阳兵工厂曾先后投入了折合法币二亿八千多万元的奉票和大洋,使东北军成为全国各路军阀中装备最好的军队。可惜,这样一个大型兵工企业,却拱手让给了日本,其中已经造备完毕的大批武器,也落入日军之手。
沈阳兵工厂在事变前已经开始了自我研发工作,而且成绩显著,这是其新造的机枪和冲锋枪。
在日军缴获的装备中,甚至还有折叠式冲锋舟,这种武器为张学良从法国进口,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的装备中,尚没有可与其媲美者。
装甲牵引车。
武器仓库。
资料来源:
以上图片和文字出自《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和日军的军事实力对比》第101-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