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六度的正确次序
六度是有次序的,是后后超胜于前前。
比如,布施度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持戒就不容易了。持戒的人不一定能安忍,安忍的人不一定能精进,精进的人不一定有禅定,有禅定的人不一定有智慧。
越难功德越大。所以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珍宝供佛,也不如持一日夜的戒功德大。
最后,前面的五度都是为了第六度智慧度。想要生起智慧,只修智慧是不行的,没有前五度作为主要的辅助,智慧修不上去。
佛教中六度是哪六度
六波罗蜜就是修成佛的六种行持,也就是六种行为准则。第一,布施波罗蜜。第二,持戒波罗蜜。第三,忍辱波罗蜜。第四,精进波罗蜜。第五,禅定波罗蜜。第六,般若波罗蜜。“般若”什么?就是智慧。六波罗蜜就是概括了菩萨修行的方法。
六波罗蜜,又称为“六度万行”。这个“六度”就是六波罗蜜。“万行”是什么呢?就是什么都做得到,“万”并不是说只有一万,而是代表很多的意思。就是说,只要你掌握了这六度,你什么都能做到了。
首先,要用自己的布施之心去度化自己的贪婪吝啬之心;
其次,要用持戒去度淫邪;
第三个度,就是用忍辱度瞋罣;
第四度,叫精进度化懈怠;
第五度,叫禅定度化散乱;
第六度,叫智慧度化愚痴;这叫六度波罗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