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网

时间:2024-09-29 13:21:28编辑:奇闻君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发展情况   近几年,随着张北草原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作为旅游产业合理延伸的乡村旅游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发展中,我们始终坚持乡村旅游与富民强县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制定出台了《张北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规定》以及相关行业管理办法,并对乡村旅游经营服务标准做出了具体要求。2006年全县乡村旅游共计投入资金达230万元,接待游客达6万多人次,实现收入1200万元。到目前,全县已有三宝营盘、三台蒙古营、海子洼、大梁庄等7个村的500多户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来。其中,郝家营乡三宝营盘村已被评为河北省首批30处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   三宝营盘村紧邻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草场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去年该村投入资金60多万元,新建了农家宾馆楼一栋和农家小院5处。截止06年底,全村旅游接待户发展至50多户,拥有马匹85匹,草原摩托35辆,卡丁车20辆,户均收入1.6万多元。经营突出的农户,被授予“星级乡村民俗旅游接待户”标牌。农户家家吃、住设施一应俱全,娱乐项目、针绣编织等农民自制旅游纪念商品特色鲜明。乡村旅游的兴起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拉动了乡村经济的有效增长,成为实现我县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补充。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一是乡村旅游发展还处在散乱状态,缺乏科学规划来指导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二是乡村旅游特色品牌不够突出,文化内涵有待深入挖掘;三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四是乡村旅游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与规范,乡村旅游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科学规划,指导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一是成立张北县发展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合理制定工发展方案,把乡村旅游建设纳入政府的宏观调控当中。同时,在原有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桦皮岭、海子洼、马连滩生态园区、小二台农业示范区、错季蔬菜种植园区、奶牛小区、甜菜种植园区以及牡丹花山观林亭等区域内具有乡村旅游开发价值的村庄,积极确定第二批张北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建设,把乡村旅游引向健康、持续、和谐的轨道上来。   (二)深挖文化内涵,突出特色品牌。目前,我县乡村旅游还停留在粗放式格局,存在片面强调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本地乡土文化内涵挖掘利用的现象。今后,一要将传统文化优势打造成乡村旅游产业优势,走文化品牌之路。要以特色文化提升乡村旅游含金量。乡村休闲旅游作为一种体验经济,其特征是旅游者通过体验式消费获取愉悦感受。要在乡村旅游产品参与性方面大做文章,以乡土文化含量高、游客参与性强、满足个性化体验、民风淳朴的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项目来满足体验经济需求。三要避免千村一面,走饮食文、游牧文化、旅游商品文化之路。要开辟生态型农业观光园,让游客参与农作劳动,体验农事乐趣。要注重搜集饮食文化资源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等资料,让游客边听故事、边赏原料和烹饪工艺、边品尝美味佳肴,重视游客的精神享受,提升乡村餐饮的文化内涵,积极推进乡土旅游商品的开发创新,保持特色工艺品、民族服饰几传统工艺的乡土气息,从而增加乡村旅游的内涵,推动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三)多措并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出台扶农、惠农政策,积极争取省、市农口、扶贫等部门的专项资金,重点改善道路、院墙、排水排污、医疗卫生、旅游厕所、通讯等基础服务设施。二是邀请河北地理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对三宝营盘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进行专业指导,注重在开发资源、兴办旅游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三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乡村旅游建设,加快乡村旅游示范村整体上档升级。   (四)强化管理,努力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旅游派出所和执法大队的职能,定期深入农家旅游接待户,对其餐饮质量、卫生环境、服务态度进行抽查,对不合格者责令限期整改。加强管理制度化,与各乡村旅游经营户签订安全、卫生责任书,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旅游环境,同时也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安全、卫生意识。开展乡村旅游服务培训。制定乡村旅游服务规范及乡村旅游教育培训计划,结合建设,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组织人员深入农村示范点(户),送教上门,努力提高我县乡村旅游的整体服务水平。

关于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2017年度重点民主协商活动计划安排,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将围绕“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县乡村经济发展”这一课题开展重点民主协商。为此,县政协及时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调研组,围绕课题内容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外出考察等形式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组关于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客观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泾县地处安徽东南部,南依黄山,西临九华山,襟抱太平湖,位于安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中心位置和黄山、池州、芜湖、宣城四市交界区域,205 国道、322 省道纵横贯穿全境,纵线的京福高铁每日停靠近20对列车。   2.旅游资源丰富。泾县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之说,森林覆盖率达65.33%。目前,全县共有对外开放景区15家(其中4A级景区6家,3A级景区5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   3.民俗物产多样。泾县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厚重,每年都会举办舞龙舞狮、庙会灯会、开河捕鱼、龙舟竞渡等活动。同时,泾县也是著名的“中国宣纸之乡”,拥有的宣纸、宣笔、茶叶、木梳、琴鱼、糕点、酱菜等具有泾县地方特色的物产远销各地。   二、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县始终以丰富的生态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整合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要素,大力推动全县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建设和经营美丽乡村有机结合。2014年,查济景区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15年,我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水墨汀溪景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月亮湾村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查济村、月亮湾村获“宣城市十大美好乡村”称号。2016年,省旅游局公布的安徽省十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我县独占其二(云岭村、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的皖南红色之旅,查济、月亮湾的田园休闲之旅)。今年,泾县黄田景区、桃花潭景区、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水墨汀溪和马头祥养生观光园等5个景区荣获“华东人气推荐景区”称号,马头祥养生观光园荣获“华东人气景区一等奖”。据统计,2016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为324.35万,同比增长19.52%,旅游总收入29.32亿元,同比增长21.81%;2017年上半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为181.51万,同比增长16.59%,旅游总收入为12.03亿元,同比增长28.66%。   1.坚持规划先行,强化政策保障。编制了《泾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2-2020)》,确定全县乡村旅游的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创新策划重点项目,构建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休闲、观光、度假产品体系。2012年,出台了《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财政扶持、投融资政策、土地、税费和创建奖励政策。2014年,出台了《关于实施全域旅游战略 加快建设旅游强县的意见》,提出“全域旅游”战略,决定把全县作为一个5A级景区来打造,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于一体的全国著名旅游目的地。   2.坚持项目建设,夯实基础促升级。注重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不断完善重点景区和旅游乡镇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开展了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精致建设、活力营销、温馨服务”要求,大力实施老旧景区“四项推进”,优化景区产品和服务供给,全县景区服务设施进一步提档升级。注重大地景观营造。从2014开始,在国省道沿线和重点景区周边种植油菜花、荷花、向日葵等景观农作物,并分不同景观植物给予农户每亩200-1000元的补助,在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的同时,也给种植农户带来实惠。2017年种植景观作物共计3500余亩,实现了“春赏油菜夏赏荷”。发挥茶叶基地、蚕桑基地优势,通过大力宣传,发展汀溪兰香采茶游、新民桑椹采摘游,琴溪蔬果采摘游,丰富了乡村旅游的活动项目。   3.坚持品牌战略,宣传营销促突破。充分利用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民风民俗,顺应节假日调整、近郊游、自驾游游消费增长的趋势,做足休闲、避暑、观光、体验型乡村旅游的文章。开展老电影、民俗戏曲进景区活动;查济景区将传统民俗舞蹈莲枪舞与现代广场舞相结合,进行完美演绎;黄田景区为增添游览内容、丰富文化内涵,先后推出“寻找消逝的年味”等系列民俗体验活动。成功举办了4届自行车邀请赛、桃花潭龙舟赛和2届全国摄影大展、2届马拉松赛等多项赛事活动。制作完成旅游宣传片《意象泾县》、旅游微电影《宣纸上的故乡》,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及新浪、腾讯视频上播出并被微信平台广泛转播。成功开展“游泾县不得不”系列(“游泾县不得不购的特产”、“游泾县不得不吃的早点”、“游泾县不得不住的民宿(农家乐)”和“游泾县不得不去的景点”)评选活动。实施“互联网+”计划,推进旅游企业与OTA平台(如携程)合作,鼓励旅游企业开设“微信、微博、微店、网站”,开展智慧旅游营销。   4.坚持服务至上,提升旅游接待水平。一是强化行业培训。通过举办农家乐培训班、外出考察学习以及远程教育学习等多种途径,对农家乐从业人员进行农业科技、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有效提升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今年先后在蔡村、汀溪举办农家乐培训班。二是强化行业自律。引导经营者成立协会,逐步实现自主培训、自律管理、诚信经营、文明服务。2012年,我县出台了《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采取“村支两委+农户”、“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独立经营”等模式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以自办、购买、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2016年,出台《关于推动农家乐行业协会发展的工作意见》,要求桃花潭、榔桥、汀溪、蔡村等乡镇成立乡镇农家乐协会,并在农家乐聚集区完成农家乐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目前,桃花潭镇查济村于2012年成立旅馆协会,蔡村镇月亮湾村、汀溪乡分别于2014年、2017年成立农家乐协会。   5.坚持旅游富民,实施乡村旅游 脱贫攻坚 行动。制订《泾县乡村旅游脱贫行动工作方案》,实施涉旅企业结对帮扶工程和后备箱工程。采取项目补助、专项奖励等方式,支持贫困村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对参与和发展农家乐经营、景观农田种植、农副产品销售的贫困户进行补助。去年10月,我县投入190万元用于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旅游扶贫到户项目106户,其中参与景观农作物(油菜)种植的贫困户达52户,为贫困户提供了28个就业岗位和11个销售摊位,2家企业长期收购7户贫困户农产品,8户贫困户开办或参与了农家乐经营。   三、我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但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与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相比,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特色不明显。我县现有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即将到期,目前实施的规划虽然确定了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但实施到现在,我县大部分乡村旅游还都处于起步阶段,基本都是依靠现有成熟景区在打造。目前我县大部分成熟景区基本都是“游览观光+导游讲解”模式,特色化和互动体验性项目较少,没有将地方特色和乡村气息结合起来开发旅游内容和项目,甚至很多的经营者还停留在乡村旅游就是“住农家乐、吃农家饭、看田园风光”的初级阶段。对地方特色、民俗风情、人文内涵等要素不够重视,服务项目大同小异,特色不明显,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缺乏趣味性和参与性,无法满足游客对多种多样的农业景观、形形色色的乡土文化和旅游购物、休闲娱乐、学习体验等多种需求。   2.发展活力不强。一是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涉及乡村旅游管理的部门有文旅委、农委、发改委、交运局、扶贫局、环保局等,项目管理的要求和侧重点不一致,没有完全形成合力。二是投入不足。全县乡村旅游没有形成导向性投入机制,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进展缓慢,琴溪的水果采摘体验项目和黄田的民俗体验项目都依托季节和时节,不能全年开展。旅游餐饮、住宿、游乐、购物等配套功能建设难以满足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三是优惠政策落实不够。2012年我县出台的《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虽然从财政、投融资、土地、水费、创建奖励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但是存在起点较高、局限性较强、引导性不够等问题,没有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3.基础和配套设施不完善。目前我县县域内交通网络还不完善,通往各乡镇的公路大多等级较低、路况较差,特别是生态环境较好的汀溪、蔡村,但由于地处偏辟,公路建设标准低,安全隐患多,可进入性差,旅游中巴都不能通畅进入,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发展。配套设施方面,不少乡村旅游点上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停车场等接待服务设施,浏览步道、观赏休憩设施、旅游厕所、垃圾收集等卫生设施的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配套。一些“农家乐”一直停留在初始阶段的休闲和简单的娱乐状态,布局分散、规模小、品位低,配套建设乏力。   4.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管理方面,以蔡村和汀溪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区域范围内管理混乱,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部分村民因急于“搭上一班车,分得一杯羹”,因为没有一个规划作指导,农家乐新建房都是由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起来的,违章建筑多、不按审批要求建房多,导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有的甚至造成了浪费,也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无序开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每年夏季,蔡村月亮湾景区人山人海,为更方便的体验青山绿水带来的畅快,很多自驾游游客直接将车开进河滩,不仅破坏了景区的和谐,更是污染和破坏了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服务方面,目前相当数量的民营资本进入乡村旅游,旅游经营者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更缺乏专业旅游管理人才,部分乡村旅游仍处于一种“小而散”的自发性发展状态,经营比较粗放,管理不够规范。   5.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效应不明显。我县虽然从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贫困户发展农家乐、贫困户参与景观农田项目和参加技能培训等四个方面制定了乡村旅游扶贫政策,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奖补金额低、次数少、门槛高等原因,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政策落地效果不明显,如:贫困户本身经济条件差,很难通过开办或参与农家乐来获得奖补资金。    四、推动我县乡村旅游更好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乡村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性大、附加值高的产业综合体,发展潜力巨大。为进一步推动我县乡村旅游更好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新编乡村旅游规划,引导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依据我县乡村旅游的资源禀赋、发展优势等实际,制定全县及重点乡镇乡村旅游中长期发展总规和详规。规划要立意高、眼光远、体系全、合实际、宜操作。规划要彰显本土自然人文特色,根据资源和文化分布,各乡镇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有重点的突出泾县乡村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的特色,尤其要彰显我县孝道文化、友情文化、佛教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的鲜活个性。同时,规划要体现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思想,既要保护修复好乡村旅游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更要保护传承好弥足珍贵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章渡吊栋阁、西阳花戏楼等,走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与建设互融的良性循环道路。   2.理顺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内生动力。一是逐步建立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村级集体或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管理体制。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针对乡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共商解决办法,根据职责主动作为,积极化解矛盾和问题。二是要在现有旅游发展的财政盘子里,增加乡村旅游导向性投入比例,结合不同区域资源和文化特点,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内容,如:琴溪水果采摘旅游项目可以尝试开发水果罐头制作,让游客体验自己做水果罐头;黄田“寻找消失的年俗”活动可以常态化开展,让游客随时都可以感受和了解泾县年俗文化等等。三是进一步修改完善《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让优惠政策更好的调动企业和村民经营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支撑乡村旅游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和7月份由国家发改委等14个部门联合下发的《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对发展乡村旅游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行动计划,县、乡人民政府要认真研究相关文件精神,积极主动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要结合泾县实际制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扶持政策,在土地使用、资金扶持、景区外围硬件配套、人才培训、氛围营造等方面对乡村旅游业给予支持。协调引导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旅游、文物、住建、环保、商务、电信等部门的专项资金向乡村旅游景区倾斜。重点解决景区道路不通不畅、停车难等突出问题,确保规定流量内的游客进得来、出得去。   4.加强管理和引导,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档次和质量。管理方面,县政府要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县各乡镇,特别是重点景区范围内的违章建房进行地毯式排查,及时拆除或整治,该处罚的要处罚到位,对因工作不力、监管不到位的相关人员要按规定问责,要及时扭转和改变景区周边因无序建房而破坏生态环境和美感的现状。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对在月亮湾景区将车开进河滩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积极引导农家乐经营者转换经营理念、规范经营行为。摒弃盲目贪大求新、薄待游客、固守脏乱差粗陋习等短视经营理念,树立特色招客、诚信留客、洁净悦客的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制订乡村旅游景区规范化、标准化、长效化管理制度,对景区质量、环境、安全、卫生、价格、标识等进行全方位管理。   5.多措并举,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在带动贫困户脱贫上出实效。加大乡村旅游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技能培训、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对贫困户进行扶持。乡镇、村要结合贫困户致贫实际,帮助有能力、身体条件许可、客观条件成熟的贫困户承包规定位置的农田、塘区种植景观作物,增加收入。有条件的村集体可以采取“先入股、后分红、再偿还”的方式带领贫困户共同经营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

上一篇:电眼美少女2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