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招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08 18:30:07编辑:奇闻君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期都会需要用到教案,那你准备好你的教案了吗?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一)    【教学目标】   1、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2、能熟练地复述故事。   3、能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能在学习中正确地运用。    【教学重点】   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正确地运用。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运用“胸有成竹”。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让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掌握其用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讲成语故事:   小朋友,你们一定听说过许多的成语故事,你能给同学们讲一讲吗?   2、师小结并导入:   小朋友们刚才讲的成语故事很有趣,今天,老师要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个新成语,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38页。   二、初读成语故事   1、学生自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小组交流:   读了这个故事,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你能不能在小组内将故事复述出来?   3、班上交流,并让学生复述这个成语故事。   三、再读成语故事,理解它的内涵。   1、让学生默读成语故事,边读边思考:   ⑴ 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⑵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⑶ 你能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句话来理解?   2、小组内交流自己学习的结果,如果不理解的,就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或向老师请教。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⑴ 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因为文与可经常去观察竹子,看它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的变化,总之,文与可对竹子非常熟悉。   ⑵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第三段话中,猫把那幅当成真的了,并把它抓着玩。   ⑶ 你能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段话来理解?   最后一段。   引导学生重点阅读最后一段,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理解。   引导学生说出“胸有成竹”的意思。   (指画画时,胸中有现成的、完整的竹子,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   四、拓展运用   1、过渡:   刚才同学们理解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运用它,下面我们就看看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思。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   ⑴ 师举例:   小明平常学习很努力,再加上他在期末前认真地复习了,所以,在期末考试时,小明是胸有成竹。   ⑵ 学生举例,进一步体会”胸有成竹”的意思。   五、作业   1、让学生用这个成语说1~2句话。   2、课后将自己喜欢的成语积累下来,写在积累本上。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二)    教学目标   1、掌握影视评论的初步方法。   2、能用简洁明白的语言表述自己对影视的看法,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导入:同学们平时除了学习之外,最喜欢什么活动(看电视、看电影),你们最喜欢看哪些节目,为什么喜欢看这些节目呢?(节目精彩吸引人)。最不喜欢看什么,为什么,说主理由。   二、学生交流:刚才同学们说的影片,节目的好与不好,就是一种评论,那么怎么去评论呢?   三、例文指导:   1、示例:《哪吒闹海》的两评论。   2、讨论指导:   ⑴语言表达应清楚、明了,使人一听就明白。   如:少儿节目《大风车》同学们都看了,我觉得这个节目特别有趣,适合我们看,特别是节目主持我金桂子的语言动作,穿着常引得我们好笑,而笑中又使我们学到一些知识,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⑵评论的范围易小不易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评。   ①人物的形象方面(长象(扮相)着装、性格)   ②故事的情节方面(惊险、扣人心弦、感人泪下)   ③画面或场景、插曲等。   ⑶同学们在评论前,一定要注意想好了再说,好与不好,前后应一致,不能说到哪是哪,这样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   看图同桌练说。   四、小组交流,共同评议。   五、全班展示,巩固学法。   六、作业:练习写一评论电视的文章。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三)    教学目标   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   2、教师引导学生:低年级时,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你发现什么?——是两则文言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准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   2、指名读生字、词语。“矛、盾、锐利、坚固、祠、遂、弗”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第一则寓言的题目。教师强调“矛盾”二字书写并字面解题。   3、教师范读课文。   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一句。   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   ①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学生解释句子大意。   理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②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③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出示填空:   自主思考,集体交流,四人小组内可以演一演。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讲一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应”:回答。“弗能应”:不能够回答。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5、为什么“弗能应也”?——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触的情景。   6、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比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背诵。用现代汉语讲一讲这个故事。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优质教案设计(全册)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LqUKZi9Qy8OylvtxdBeTA提取码:3am4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同步课件资源包(全易通)|同步教案资源包(全易通)|精品课视频资源(全易通)|教学辅助资源包(全易通)|教案、课件更新公告.docx|期末评语|教育指南(学生、家长、教师)|教师课件PPT素材|教师常用表格|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教师工作计划|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docx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绝招》

【 #课件# 导语】课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语文教学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新天地。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绝招》,欢迎阅读与借鉴。    【 篇一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绝招   ①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什么是绝招?课文讲了谁的绝招?谁的绝招*绝?)   ②启发谈话:这篇课文讲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一种“绝招”,“镇”住那些小伙伴。结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果然出奇制胜,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绝招,太绝了!’”   ③大家想知道他们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   2.讨论:   ①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   (三胖的绝招是憋气,二福的绝招是空翻,小柱子的绝招是算数学题目。)   ②谁的绝招*有用?(小柱子的绝招*有用。)   3.小柱子的“绝招”引来了大家的赞叹,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   读书时要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建议学生动笔在课文中画出来。   2.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读课文时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同学之间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解难答疑。   3.讨论:   ①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起因是和小伙伴比本领,却样样都落后于别人,觉得自己“太丢人了”;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②他练习了什么绝招?   ③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   (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那位小朋友的绝招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小朋友的言行作出自己的评价。)   四、深入体验、深入理解   1.什么是绝招?   2.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起因是和小伙伴比本领,却样样都落后于别人,觉得自己“太丢人了”;   3.小柱子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奶奶说,二福的绝招是天天跑体育场练出来了。他认为奶奶说的话在理,明白了经找是靠苦练出来的。)   4.他练习了什么绝招?   (两个不过百的数做乘法,算得快、算得对。)   5.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   (小柱子的“绝招”出奇制胜,“镇”住那些小伙伴。大家都十分佩服,所以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   6.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   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讨论,从中体会小柱子勤学苦练的精神和争强好胜的性格。   7.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   ①你觉得小柱子的做法怎么样?你应该学习他什么特点?(自尊,好强,不服输。)   ②你*佩服谁的绝招?   ③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   8.阅读了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说明白了什么道理?   (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   五、拓展练习、增加智慧   1.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下次的比赛,会是什么情景呢?展开想象,练习写一段话。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本领可以称得上是绝招?   3.你佩服周围谁的本领或技艺,可以问问他是怎么练成的,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学一学。    【 篇二 】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因此学生在阅读时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以及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   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准备自己的绝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入:   同学们,先来欣赏图片。看后你又怎样的感受。   2、拿什么是绝招呢?   (绝招是自己*拿手的本领,如,弹钢琴、吹笛子、舞蹈、唱歌、做菜、洗衣、武术、甚至其他独特的本领。)   3、在北方的山村中,有一些小朋友也在比绝招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6课《绝招》(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3、谁来告诉大家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汇报:   (课文讲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   三、根据阅读提示,细读感悟   1、他们都比试了哪些绝招,是怎么比试绝招的呢?请大家根据阅读提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   ⑴默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用笔勾划出有关的词句。   ⑵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   ⑴我读懂了三胖的绝招是憋气。出示句子:   三胖挺着大肚子……让我们一起读读三胖表演的句子,齐读   他的绝招是怎么来的?(因为他长得胖,气量比别人大,所以他靠的是先天的禀赋,也就是生来就俱备的能力。)   ⑵我读懂了二福的绝招是空翻,他的绝招是怎么来的?   (人家二福那是练出来的,你没见他,天天跑几里地去体育场学武术。二福是靠自己的刻苦训练,坚持不懈才练成的。)   ⑶我读懂了奶奶的绝招是做饺子。   ⑷我读懂了小柱子的绝招是做乘法口算,板书:口算,出示句子:轮到小柱子了,他蹲在炕上……齐读,你从哪里体会到这个绝招很绝?抽读,读出对小柱子的赞叹。   ⑸小柱子开始不是表演了个倒立了吗?他为什么还要练乘法口算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   (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很羞愧,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一种绝招。)(分角色朗读小柱子与奶奶之间的对话)   出示句子: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柱子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暗暗在练自己的绝招。请大家想象一下:小柱子是怎么练的,在练的过程中,他是怎样克服困难、虚心请教、持之以恒的。   3、看了三个伙伴表演的绝招,你*佩服谁的绝招?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觉得绝招是怎样来的?   2、小结:   绝招有的是先天的禀赋,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领。因此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板书:刻苦练习,坚持不懈。   五、拓展   1、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的绝招,请大家把自己的绝招也在小组内向伙伴们展示展示吧,让我们来个绝招大比拼,看看谁的绝招*绝。   2、抽生上台表演展示。师采访:你这个绝招是怎么来的?   3、孩子们表演的绝招可真棒啊,希望大家在今后能刻苦训练,坚持不懈,让我们的绝招更上一层楼吧!*后把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板书设计】   16*绝招   三胖憋气   二福空翻刻苦练习   小柱子口算坚持不懈   【教学反思】   《绝招》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事。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因此学生在阅读时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能进行自主学习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读书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再围绕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学习,并建议学生动笔在课文中画出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小组合作交流:你在默读时都弄懂了哪些问题?适当的提出问题,以考查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并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从中体会小柱子勤学苦练的精神和争强好胜的性格。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绝招》中,孩子们又会练出哪些绝招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绝招》

  三胖腆着大肚皮说:“咱们看谁一口气憋的时间最长!”结果一个个先后都撒了气,唯独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能憋比别人多两倍的时间。伙伴们都竖起大拇指,连声说:“绝招,绝招!”

  福音站起身,空翻刚来一个,伙伴们的拇指早伸出来了。

  杨苗子伸出两只手,大伙知道他这一手也是独一份,每次当他把手指倒着踒到手腕上,连村里的大人都围上去看,觉得新鲜。

  三个人表演完,都把目光投向瘦小的小咩子。小咩子的鼻尖出了汗,不知是谁说了句“鼻子尖出汗,一辈子白干”,他听了更觉得自己窝囊,忙低下头在鼻子上抹了一把。表演什么呢?他想起在家翻过眼皮,能把妹妹吓得直捂眼,就用双手掰了半天,把眼皮翻了过来,两个红包包一动一动的。

  “嘿,那叫什么玩意儿,看我的!”杨苗子用手在眼上一抹,两个眼皮就翻过来了。果然比咩子的利索。

  小咩子又想了想,站起身,面对大树,两只胳膊一撑,双脚靠树来了个倒立。不料,福音给他来了个不靠树的倒立!

  小咩子觉得自己太丢人现眼了,偷偷地把眼泪咽到肚里,跑了。

  小咩子蔫蔫地进了屋,见爸爸正在算帐。他坐在炕上,愣愣地看着爸爸。忽然他发现爸爸打算盘从来不用眼睛看,两眼只是盯在左手翻的帐本上。这也够绝的了,自己在学校学珠算时,眼睛盯着,手指拨着,嘴巴念叼着还出错哩。难怪爸爸是全区会计中帐目最清的一个!如果自己有这么个绝招,今天也不会丢人呀!

  他感到肚子有点饿,进了厨房,从厨柜里掰了半个馒头啃着,见奶奶在包饺子。呀!奶奶这一手也够绝的,她一只手拿着小竹板专管铲馅儿,另一只手拿面皮专管攥饺子,不但攥得快,而且饺子圆鼓鼓的十分好看。要是自己会这一招,也能震他们一气!于是,他夺过奶奶的小竹板,照奶奶的样子攥,谁想到馅全跑出来了!

  他问奶奶:“您这招是怎么会的?”

  奶奶要过竹板,说:“什么招啊?”

  “您一只手攥饺子,还这么快?”

  “嘿,”奶奶边攥饺子边说,“这是硬逼出来的。过去你奶奶是伺(cì)候人的,一个人要做二十来个人的饭,人家还要求调(diào)换花样吃,这么着,天天就得往快里练……”

  小咩子不等奶奶说完,就说:“我爸爸为什么打算盘那么快?”

  奶奶说:“那也是练出来的。你爸爸刚从学校出来那阵儿,也算不好,天天练到半夜,慢慢熟了,就快了。”

  “那……”只要他听明白了,不管奶奶想不想往下说,就接着问另一个问题。他问奶奶:“三胖、福音、杨苗子的绝招是怎么得来的?”

  奶奶说:“有的人,生来就特别,别人比不上。三胖长得胖,气量比别人足;杨苗子从小骨头就软,长大了手骨还软乎乎的;人家福音那是练出来的,你没见他,见天跑几里地去体育场学体操?”

  咩子觉得奶奶说得在理,看来自己想得到绝招,只有练。练点儿什么?晚上他躺在炕上还在想,想着呼呼地睡着了。

  第二天上学,想起昨天大树下的丑事,小咩子还是那么不好意思,好像全班同学都知道了似的。他低着头,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数学老师举出一张“12×15”的口算卡片,他也没看见。

  老师把他叫了起来。他的脸“唰”地红了,一直红到脖子根儿。他在脑里里列开了竖式,结结巴巴地说:“得150。”同学们笑了。老师让他坐下,并且说了两条,第一批评了他听讲不专心,第二批评他口算不过硬。小咩子听了一愣——我为什不可以练这一招呢?

  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小咩子没有一天忘记大树下不光彩的表演,暗暗地在练自己的绝招。

  学期结束了,出奇的事情发生了:期末数学考试,小咩子交了第一卷,而且没出一点儿错。

  暖屋里,炕头上,四个小伙伴又想起比绝招了。虽然只有福音来了个双臂倒立外加“蝎(xiē)子爬”,别人都没拿出新鲜招儿,但一个人表演后,别人还是学不来,也只好承认是绝招。又轮到小咩子了,三胖挤着肉泡眼说:“小咩子,今儿个你不会给我们学个羊叫吧?咩——”他自己先学了起来,逗得几个人都笑了。


上一篇:一叶障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