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鸿沟

时间:2024-10-13 00:37:35编辑:奇闻君

跨越鸿沟的内容简介

高科技市场是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市场之一,而对于任何参与到当中的人来说,本书都是一本必读书。“鸿沟理论”指的就是高科技产品在市场营销过程中遭遇的最大障碍:高科技企业的早期市场和主流市场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能否顺利跨越鸿沟并进入主流市场,成功赢得实用主义者的支持,就决定了一项高科技产品的成败。实际上每项新技术都会经历鸿沟。关键在予采取适当的策略令高科技企业成功地“跨越鸿沟”,摩尔在这本书中就告诉了人们一些欠经考验的制胜秘诀。

如何越过现实和理想的鸿沟?

有的人懵懵懂懂,一不小心就撞上了和理想吻合的生活。 

有的人安于现状,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安分守己,从不遐想其他可能性。 

可偏偏有一种人,一头奔向梦想,缺点勇气;忍耐过平庸的生活又不甘心。

于是,古典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的开篇给这群人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个人在很小的时候,无意从神仙那里得到了一本书。 

这本书仔仔细细地告诉他关于完美爱情的一切。 里面说,他会遇到一个穿着绿鞋子的女孩,两人会牵着手在雨中漫步,会在巴黎度蜜月,会生两个可爱的孩子,会一起度过美好的晚年。 

他出发去环游世界,决心找到自己的完美爱人。他盯着每一个人女孩子的脚,希望有一天能遇到一个穿绿鞋子的人。

有那么几次,他曾遇到过让自己动心的喜欢的女孩,或者是有人喜欢他。可他低下头看看她们的鞋子,没有一个人穿绿鞋子。

他拒绝了所有人。

他低头找得那么认真,连背都开始驼了。一开始这显得有点奇怪,直到后来他成了老头儿,他还是孤身一人,一直到孤独终老,他都没有获得过真爱。

你看明白了吗?

现实是他单身一人,理想是找到完美的爱情。 可是如何从现实到理想呢?

有人给你设定了前方的路,按照什么人的指示,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吗?

你一直心心念念的自己想要的,确定是对的,真的东西,它真的是正确的吗?

你是否也会经历这样的现状,“这个不是,那个不是,这个也不是,都不是……”

对的人,对的事在哪里呢? 

在这个故事的结尾,古典老师给出2条建议:

1. 你的人生不应该全信一本书,哪怕是神仙写的。

2. 你可以送给你喜欢的人一双绿鞋子。

天呀,故事的人如果听到这个答案,不知作何感想? 

原来,还可以送给心爱的女孩一双绿鞋子,还能有这个神操作吗?

看看以下这三种人生,你选的是哪一种? 

遇见人生 : 有缘必会相见,是我的逃不掉,不是我的得不到。 这种人随遇而安,等待着遇见自己的缘分。 这样表面看上去是潇洒自由,可人生却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万一遇不到怎么办呢? 

也许只能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样,抱憾终身。

定位人生 :有的人对自己的发展方向特别清晰,做好了计划,一步步的努力达成目标。 这样的方式在30年前比较奏效,但生活在快速变化,需要人不断改变适应新趋势的情形下,也会遇到麻烦。

创造人生 :拥有创造能力的人,无论去哪儿,做什么,和什么人在一起,都具有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能力。这种人注重追寻的过程胜过结果。 过程中自我能力的提升,结果也就水到渠成了。

遇见人生、定位人生、创造人生, 你的人生是怎样的?


难以跨越的鸿沟

  小的时候,我总感觉自己和母亲有一道似乎永远也难以跨越的鸿沟,我觉得自己根本无法靠近母亲,走入母亲内心的最深处,更不懂得母爱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对于母爱这个词语简直毫无概念。

  母亲在我出生了第五个月的时候,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把我寄养在外婆家,毅然决然地离开这个出生不久。极为需要母爱的我,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小的时候,我恨她,我埋怨她为什么如此狠心,把一个就像小狼般嗷嗷待哺的孩子弃之不顾,去投入她那所谓的工作,这简直就是一个借口罢了。从此,一颗仇恨的种子在我的心里渐渐地生根。发芽。成长,我和母亲日益疏远了起来。每当母亲回到外婆家,准备探望我的时候,无论母亲千方百计地想努力弥补自己的孩子,可是我都会给她一个不好的脸色,并不予理睬。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我该上小学的时候。

  在我准备上学的时候,有一份更好的工作出现在母亲面前,收入可以更稳定,但是母亲工作必然更为繁忙,自然而然,她陪伴我的时间将会更少了。我从外婆的口中得知这一个信息的时候,心里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想法:这一位不称职的母亲一定会像多年前一样,选择工作,何况这还是一个大好的升职机会,母亲又岂会放过呢?过了几天,我发现母亲好像有一些不对劲:平常时候的母亲,要五天才能从外地工作归来,可是这几天不知道是怎么的,母亲每晚下班都能回来家中,陪外婆聊聊家常,陪我玩玩游戏,三代人共享天伦之乐,而这也是我多年来一直所热切盼望的。可是,这种现象是为什么呢?带着满脑子的疑问,我终于开始向外婆询问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什么回事。外婆的回答让我一辈子也难以遗忘,她说:“孩子,你就要读书啦,而外婆已经力不从心,很难再一个人担起照顾你的担子了。你的母亲为了更好的照顾和教导你,向公司申请留在了这里,永远也不离开你啦!你知道吗,你的母亲为了能够留在这里,不辞劳苦地报读了计算机课程,每晚下了班,还要到夜校充电,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啊!小的时候,你的母亲离开了你,而选择了工作,这是因为工作的竞争十分激烈。要不是你的母亲未休完产假就投入工作,她的工作岗位早就让人夺去了,哪还能给你良好的物质保障呢?”年纪轻轻的我听到了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尽管没有太大的感触,但是心里对母亲仇恨的小树似乎被外婆的话语连根拔起,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从此,我的心里便有了一个念头:原来,母亲是爱我的,心里面是有我的,我的母爱并不是空白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尝试着和母亲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希望能从和母亲的交谈中,了解她更多的往事。在与她的交谈中,我渐渐地发现她的童年生活是不幸的。原来,外公在一场意外中不幸逝世,外婆一个人承担着照顾母亲和舅舅的责任。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在初中毕业后,母亲跟外婆商量着结束学业,外出工作,两人一起共同承担着家庭的经济支出。在17岁的时候,母亲找到一份在酒楼里当服务员的工作。每天都是夙兴夜寐地生活着和工作着。可是,母亲却从未有过一丝的抱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工作着,用她稚嫩的肩膀撑起家里的一片天。很快,母亲就进入铁路公司工作,得到了一份安稳的工作,从此,生活才逐渐地安定下来。

  我在一本书中曾经看过一件真实的事——乌鸦是一种通体潦黑、面貌丑陋的小鸟,因为人们觉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类普遍厌恶,正是这种遭人嫌恶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鸟,却拥有一种真正的值得我们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中的楷模。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像乌鸦这样没有感情的小鸟都知道报答母亲的恩情,更何况是有情有义的高级动物——人类呢? 有一句古话: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还有一句俄罗斯谚语:“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和母爱的恩情,是我们用一辈子也难以补偿的。那就从现在开始吧,从现实生活的一点一滴开始“还债”吧,天下间所有身为子女的人类们!


上一篇:成都灭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