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虫子?
衣蛾幼虫是一个小型白色的毛毛虫,藏在一个丝质的袋状物或网状物(称为筒巢)内,在墙壁上可见到一个黏着水泥的纺锤形丝袋,内有一深褐色头的幼虫。成虫为浅黄色的虫,惧光。如将其按死,会发出难闻气味。成年衣蛾的身体带有光亮的金色的鳞片,头呈金红色,触角比身体的其余部分颜色偏暗。雌蛾比雄蛾略大一些。成年的雌蛾可存活3-4个星期,交配期间会在衣料表面产35-50粒卵。卵呈白色,柔软圆形,5天之内孵化成幼虫,由于温度原因也可能延长到20-25天。幼虫呈白色奶油状,有光泽,完全成熟的幼虫,长度约10-12mm。幼虫期共为35-40天,也可能延长到2-3年,取决于温度和粮食供应。幼虫一般在丝绸内化蛹。
衣蛾(学名:Tineapellionella),谷蛾科衣蛾属动物。
衣蛾幼虫是一个小型白色的毛毛虫,藏在一个丝质的袋状物或网状物内,在墙壁上可见到一个黏着水泥的纺锤形丝袋,内有一深褐色头的幼虫;成虫为浅黄色的虫,惧光,成年衣蛾的身体带有光亮的金色的鳞片,头呈金红色,触角比身体的其余部分颜色偏暗;雌蛾比雄蛾略大一些。以羊毛、毛发、毛皮、羽毛为食,幼虫行动缓慢。
衣蛾会吃衣物;但它们真正的目标并不是衣服本身,而是构成某些衣物的材料——羊毛、蚕丝、羽毛、棉花等等,博物馆标本和干燥的食物碎屑例如饼干也在衣蛾的菜单里。它们主要吃动植物遗骸,只是我们人类碰巧用了某些遗骸来做衣服罢了。衣蛾生性胆小怕光,黑暗的衣橱又意外地给它们提供了理想的栖身之处。不过,对于尼龙等合成材料制作的衣物,衣蛾才不屑于染指呢——除非里面混纺了羊毛等天然材料脏衣服、被人的皮肤油脂等沾污的织物、地毯等等,都是衣蛾中意的栖身之所。所以如果想要预防衣蛾的话,保持衣物清洁是个好办法,把衣服封装起来也能防止衣蛾的入侵。樟脑丸可以起到一定驱赶作用。
这是什么虫子?
1、这是鞍背虫,一种常见的刺毛虫,它浑身布满的毛刺有剧毒,好在具有极强分辨度的形状和颜色让它难以隐藏。2、鞍背虫它只有1英寸长,两头呈凸起的深棕色部分,中间是陷下去的绿色部分,形状看起来就像个马鞍。鳞翅目的一科。俗称痒辣子、火辣子或刺毛虫。世界记载有1000种,中国记录约90种。由于这类幼虫体上有枝刺和毒毛,触及皮肤立即发生红肿,疼痛异常。刺蛾成虫中等大小,身体和前翅密生绒毛和厚鳞,大多黄褐色、暗灰色和绿色,间有红色,少数底色洁白,具斑纹。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口器退化,下唇须短小,少数较长。雄蛾触角一般为双栉形,翅较短阔。幼虫体扁,蛞蝓形,其上生有枝刺和毒毛,有些种类较光滑无毛或具瘤。头小可收缩。有些种类茧上具花纹,形似雀蛋。羽化时茧的一端裂开圆盖飞出。刺蛾幼虫大多取食阔叶树叶,少数为害竹竿和水稻,是森林、园林、行道树、果园和多种经济植物(如咖啡、茶和桑等)的常见害虫。3、形态特征:黄刺蛾属村官的互动交流平台鳞翅目刺蛾科。幼虫又叫刺毛虫、洋辣子、八角子,是主要食叶害虫之一,食性杂,为害120多种林木、果树。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形态特征:成虫:雌蛾体长15至17毫米,翅展35至39毫米;雄蛾体长13至15毫米,翅展30至32毫米。体橙黄色,触角丝状,棕褐色。前翅内半部黄色,外半部褐色,有两条暗褐色细斜线纹汇合于顶角,呈八形,里面一条伸到后缘近中部,成为两部分颜色的分界线,外面一条伸达近臀角处;后翅灰黄色,近翅基和中室处各有一黄褐色圆斑。 卵:扁圆形,淡黄色,长约1.4毫米,宽约0.9毫米。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6至25毫米,近长方形,前端略大。体色鲜艳,基色为黄绿色。头部黑褐色,常缩在前胸下。体背面有紫褐色大斑,呈哑铃状,外缘常带蓝色。自胴部第二节起,在亚背线上各有1对刺突,其中以第三、四、十、十二节刺突最大,体两侧下方还有9对刺突,刺突上生有毒毛。腹足退化为吸盘。 蛹:黄褐色,体长12毫米。茧椭圆形,质地坚硬,表面光滑,灰白色茧壳上有黑褐色纵纹,形似雀蛋。
红色木蠹蛾幼虫有毒吗
红色木蠹蛾幼虫没有毒。刚孵化的幼虫颜色为粉红色,大龄的幼虫体背颜色为紫红色,侧面颜色为黄红色,头部颜色为黑色,前胸背板淡黄色,有两块黑斑,还有胸足和腹足,体表的刚毛比较稀少粗短。芳香木蠹蛾在2-3年1代,主要以幼龄幼虫在树干内和末龄幼虫在附近土壤内结茧越冬。成虫产卵在树皮或者树的伤口内,每处产卵十几粒,幼虫在孵化后,蛀入树皮下取食,然后蛀入木质部分取食。防治方法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以黑光灯诱杀成虫。利用人工合成性诱剂诱捕蒙古木蠹蛾,能获较好效果。也可用久效磷、哒嗪硫磷及磷化铝等杀虫剂,于4~9月分别将药液注射虫孔以毒杀已蛀入干部的幼虫;在干基钻孔,灌药毒杀干内幼虫;用磷化铝片剂堵塞虫孔熏杀根、干部的幼虫等。同时要注意保护啄木鸟及其他天敌。
请问柳干木蠹蛾是什么?
仔细查证对比了下,应该是木蠹蛾。具体是哪一种不大清楚,以柳干木蠹蛾幼虫的描述介绍一下,你可以自己对比看看是否一致。【部分】幼虫体长70~80毫米,肥大略扁,似成年男子食指粗细,头黑色,体背鲜红,老熟时体长70~90毫米,头黑色,体背红褐色,腹面色稍淡,各节有瘤状小突起,上有短毛。寄主于苹果、梨、山楂、杏、樱桃、核桃、栗、杨等。在中国内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其北缘靠近北部边境线,南至台湾及浙江、江西、湖南、云南,东接前苏联东境、朝鲜北境,西达新疆,再由青海、甘肃折入四川、云南,止于两省西侧。总而言之就是种常见害虫。对比图如下
这是什么虫子的幼虫?
这是皮蠹幼虫。一、属性:皮蠹(pí dù)属于鞘翅目、皮蠹科。小型暗色;棒状触角常藏体下;跗5节;前足基节圆锥形斜位,基节窝开放;后足基节板状,有沟槽可容纳腿节;幼虫密生刚毛。 触角短,3节。单眼着生于头两侧,每侧6个。一些种类腹部末端具长尾毛;有黑、褐、红等颜色。本科昆虫通称皮蠹。包括6亚科34属,约900种,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已知8属约40余种,遍布全国各省区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许多种为重要的检疫仓储害虫, 食性杂、 危害重, 常对储藏货品造成严重损害。二、清理方法:(1)清除仓底杂物,保持清洁。(2)清除仓库四周的蜜源植物和杂草,防止引旧成虫。(3)采用气调防治法或磷化铝熏蒸法。三、被皮蠹咬了怎么办?如果被皮蠹幼虫咬了可以用清水冲洗,过氧化氢消毒。皮蠹成虫形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