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贝母和黄芪能混吃吗?
你好!土贝母与黄芪可以混吃。但有些苦!
土贝母又叫土贝或者是大贝母,还有地苦胆和草贝的叫法,属于葫芦科土贝母,入药部位与另外两种贝母的也不同,不是鳞茎而是块茎。土贝母的味道是苦的,性寒凉,归肺经和脾经。土贝母不仅可以内服,还能外用,比如治疗乳痈初期的病症,取白芷梢、天花粉、乳香、土贝母,炒过以后研磨成末,用酒调以后,外用。(纯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地苦胆的功效?怎么吃最好?
《百草镜》中称土贝母为“土贝”,《纲目拾遗》中称这位植物为“大贝母”,民间根据土贝母的味道和形态,称呼这味中药为“地苦胆”,这恐怕是所有为土贝母取得名字之间最符合土贝母特点的了,因此知道“地苦胆”的人不少,知道大贝母的人却并不多。土贝母长相极为怪异,矮小的植株却又长着五角星型的叶片儿,夏季时候开出白花,娇俏玲珑的,显得极为可爱。待到金秋九月,繁华落尽,这时候该是收获土贝母的季节了。土贝母的药用部分选择的是土贝母的干燥块根,我们挖川贝、浙贝这些贝母时候会发现这些贝母都是光洁而呈卵圆形,这从土里刨出来的土贝母长相却不怎么喜人,一个个大小不一,坑坑洼洼,颜色也不是如同一般的贝母一般洁白,倒是皱缩的土黄色,难道这就是土贝母得名的原因?谚语“人不可貌相”可能就是真理,这些看似长相丑陋的土贝母却是用来治疗乳腺炎、瘰疬、痰结核等疾病最有效的药物。土贝母苦而微寒,能够入肺经、脾经,最主要的作用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我们上面所提到的乳腺炎、瘰疬、痰结核疾病性质几乎一般,都是肿结难消之物。乳腺炎疾病的发生多与胃经郁热,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瘰疬病多是由于痰热雍盛,气血不化,肝郁不舒所造成,瘰疬、痰结核疾病相当于现今的淋巴结结核与大脖子病,虽然与环境因素相关,但是多与饮食多生痰热,气血不舒,肝气瘀滞等症候相关,治疗这类疾病最重要的原则便是消肿散结。《百草镜》认为土贝母“能散痈毒,化脓行滞”,而《全国中草药编》已经将土贝母“清热燥湿,治疗淋巴结肿大”放在中草药特效治疗用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