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暴走大事件》第四季
显然暴走大事件作为网络节目已经越来越向主流综艺节目靠近了——精致的舞台,现场的配乐以及王尼玛类似于科班主持人的语言动作。 我觉得这是不小的进步。
那我们该如何评价这种变化呢?
我感到暴走大事件的尺度在变小的同时也在变大。
变小表现在大事件的编剧们在对新闻的选择上似乎不再像第一季那么随心所欲了。那些稀奇古怪的新闻虽然有时显得没什么内涵,但它们在王尼玛犀利的点评下所爆发的喜感真的是我高三生活中为数不多的欢乐了。而现在王尼玛的目光已经基本转向社会热点话题,这本身似乎无可厚非,但我觉得这种回归主流的态度让王尼玛的调侃不再超出观众的想象了。直观的说就是观众知道他接下来要说什么。
不过这种变化同样能表现出它的大尺度,也许深内涵会更恰当一点。从之前为九零后的正言到现在对宽容同性恋的呼吁,我隐约感受到王尼玛希望暴走大事件能成为影响舆论这一想法。王尼玛已经不再只关注了观众强烈但短暂的笑声了,他想要吸引网络上的目光然后告诉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这种影响力显然不是以前几分钟的杂说所能比拟的。
请问诸位感受到暴走大事件的那些变化呢?
这些变化应该归结于政府部门的管理还是王尼玛和他那两千多名员工自身的追求?
我们作为观众又是怎么样看待这些呢?
如何评价《暴走大事件第五季》被禁
暴走大事件的不足:
1、过场配音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就是那几句“歪尔卡母王尼玛”“星座三十秒”“广告之后更加精彩”,听着感觉不舒服
2、星座三十秒真的无聊。姑且不说星座这个东西压根就是反智的,后面的星座短片还算有创意,但是一直让木子念三十秒,一次两次还算可以,再接着念显得有些无聊。
我看到反讽女权主义的那首歌曲《你个浪打浪》的歌词时,忍不住拍手叫好,而且b站弹幕在那个时候突然变得很少,因为当时韩寒的《男子汉宣言》被各种抨击(而且是在没有看过电影,没有联系电影剧情的基础上),其MV弹幕和电影微博甚至成了极端女权者的阵地。 王尼玛和团队有勇气在这种情况下调侃无脑的女权主义者是值得肯定的。再有一个,全程的背景笑声都是对周某人的嘲讽,这种细节让我觉得几年前的暴走大事件回来了
《暴走大事件》停播了?
好像是因为王尼玛说:荆轲刺秦王。而比被停播更让人感到悲伤的是,被停播2期了,好似一切正常运行——脑残师兄,暴走看啥片,暴走玩啥游戏,周更继续,主持人们逗乐继续。你打开弹幕,你看到的是催更、以及号召反抗的愤怒人群;你关掉弹幕,你看到的是“你什么也没看到”,在你觉得应该有些回应和解释的时候。如果王尼玛应该有什么回应的话,也大概如韩寒2010年说过的一段话:最后说回到所谓的影响力,我经常非常的惭愧,我只是一介书生,也许我的文章让人解气,但除此以外又有什么呢,那虚无缥缈的影响力?在中国,影响力往往就是权力,那些翻云覆雨手,那些让你死,让你活,让你不死不活的人,他们才是真正有影响力的人。但是不知道是因为他们怕搜呢还是不经搜,往往在搜索引擎上还搜不到他们。我们只是站在这个舞台上被灯光照着的小人物。但是这个剧场归他们所有,他们可以随时让这个舞台落下帷幕,熄灭灯光,切断电闸,关门放狗,最后狗过天晴,一切都无迹可寻。我只是希望这些人,真正的善待自己的影响力,而我们每一个舞台上的人,甚至能有当年建造这个剧场的人,争取把四面的高墙和灯泡都慢慢拆除,当阳光洒进来的时候,那种光明,将再也没有人能摁灭。
暴走大事件第五季什么内容?
在之前的《暴走大事件》里,已经出现了诸多短剧的案例:比如在前段时间的杨永信事件中,他们了拍摄了有着麻瘾烟瘾的成年人去接受“治疗”的相关短剧,以表达他们对此事的态度。而在《暴走大事件第五季》中,他们准备在现有的形式之外,加上更多种类的表演。 第五季还会有歌舞,说唱、流行音乐、运动、情感、户外、室内游戏、文化艺术,这些加起来做一个比较大的超级的正式网综。《暴走大事件第五季》是一档由暴走漫画出品的网络节目,属于《暴走大事件》系列。节目于2017年2月10日在腾讯视频、优酷播出。《暴走大事件第五季》不仅启用了新的酷炫舞台,在主创团队阵容上更是诚意扩容,邀请纸巾老师等小伙伴重磅回归,同时在内容上涉猎体育、综艺等更多领域。从2013年第一季开播,直到现在,它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整整四个年头,而《暴走大事件第五季》也开始播出了。而第五季,已经是两次放观众鸽子了,国庆节王尼玛带着小姨子外出旅游被堵高速,停更一期,结果回来后播出一期1013期后,1020期又放鸽子了。王尼玛这是要搞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