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的午后(牧歌)
中西诗人在诗歌写作上有无穷无尽的探索。
我们先来看由原杭大中文系飞白教授翻译的法国诗人马拉美的象征主义代表作《牧神的午后》。有耐心地可以化点时间好好地阅读。
牧神啊,幻象从最纯净的一位水仙
“或潜入水中……”
一切都烧烤得昏昏沉沉,
看不清追求者一心渴望的那么多姻缘
让那条响亮、虚幻、单调的线就此消逝。
啊,狡诈的芦笛、逃遁的乐器,试试!
你快重新扬花,在你等待我的湖上!
我以嘈杂而自豪,要把女神久久宣扬;
还要用偶像崇拜的画笔和色彩
再次从她们的影子上除去裙带。
于是,当我把葡萄里的光明吸干,
为了把我假装排除的遗憾驱散,
一串空葡萄,往发亮的葡萄皮里吹气,
哦,林泽的仙女,让我们把变幻的回忆吹圆!
我崇拜你,处女们的怒火,啊,欢乐——
“薄情的,毫不怜悯我因之而醉的鸣咽。”
随她去吧!别人还会把我引向福气,
当这片森林染成了金色和灰色,
枯叶之间升起一片节日的狂热:
通过两者比较,我们大致可了解一些象征主义与写实主义之间诗风的面貌。
牧神午后作者是谁
《牧神的午后》小说作者是于睫。《牧神的午后》,作家于睫创作的小说。文章始终贯穿着《牧神的午后》这首飘渺柔软的歌曲。以小提琴专业学生于睫,齐歌的爱情为主线,从依赖到痛入骨髓的爱恋,从遗憾到奋身一搏的毁灭,不长的文章却写得动人心魄。犹如《牧神的午后》飘荡的水纹之下暗潮涌动。心理描写居多,人物刻画生动。齐歌性格开朗活泼,于睫性格阴郁。齐歌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和独特的音乐感悟,两人既是情感的伴侣又是音乐的知己。有两个不同版本的结局,一是齐歌追随于睫并生活在一起,二是齐歌自杀,于睫在国外居住。
法国诗人马拉美主要有哪些创作?
马拉美(1842—1898),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理论家。1861年因读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而产生了写诗的冲动。1862年开始发表作品。1866年,马拉美在《现代巴那斯诗派》上发表了《窗》等11首诗,并在诗坛上引起关注。19世纪70年代他把爱伦·坡的诗翻译介绍到法国。19世纪80年代,成为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领袖。他的《海洛狄亚德》、《一个牧神的午后》和《骰子一掷永远取消不了偶然》都是象征主义诗歌的杰作。在对诗性语言本质的认识上,马拉美认为诗与散文的区别不是性质和形式上的,而是运用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