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明的个人生涯
简历:1958年8月—1964年3月在成都市戏剧学校学习川剧表演;1964年4月—1970年4月成都市文化工作队演出川剧及歌舞等;1970年5月—1987年4月成都市川剧二团,演员兼业务秘书:1987年4月—2000年10月成都市川剧院联合团,演员兼业务办公室副主任;2000年11月至今成都市川剧院工作,演员;在第二届中国戏剧节获优秀演出奖;94年获文华新剧目奖;95年获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第—名,2000年又获文华大奖,五个—工程奖。91年文艺导报十六期发表《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的论文;94年出版并发行成都市电信局珍藏电话卡《川剧脸谱》,2001年四川出版社出版并发行《中国川剧脸谱》一书。演出团副团长,兼任舞台监督,国家二级演员,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擅长特技绝活表演,把“变脸”、“吐火”两大特技集一身的决活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曾多次在全国及省内获奖并出访多个国家,深受国内外广大观众的赞誉。1990年第二届中国戏曲节,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瑞环、宋任穷、彭冲等同志观看川剧“九美狐仙”并上台祝贺,李瑞环同志握着他的手说:“你变脸变得真快,变得真好”。
张文明的荣誉
获2005年国际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优秀论文奖、2008年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SMC优秀青年教师奖、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10年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等项目,作为骨干人员参与包括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项目、国际合作、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在内的10多项国家和省、部委的研究课题。入选2011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张文明的履历
1976.03——1978.01,安徽省徽州地区休宁县岩前公社东亭村插队;1978.01——1983.03,安徽省徽州地区休宁县茶叶机械厂工作;1983.03——1984.10,安徽省徽州地区休宁县汊口乡财政所干部;1984.10——1992.10,安徽省徽州地区、黄山市休宁榆村乡、梅林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其间:1986.09—1988.07,在徽州地委党校学习);1992.10——1993.10,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新潭乡党委书记(其间:1990.08—1992.12,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政专业学习);1993.10——1994.12,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党委书记;1994.12——1998.01,中共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委常委、屯光镇党委书记(其间:1996.09—1997.07,在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98.01——1999.04,中共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1999.04——2000.01,中共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2000.01——2000.11,安徽省黄山市建委副主任,市容局局长;2000.11——2001.02,中共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代县长;2001.02——2002.01,中共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委副书记、县长;2002.01——2006.09,中共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2006.09——2007.02,中共安徽省黄山市委常委,祁门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2007.02——2008.09,中共安徽省黄山市委常委,祁门县委书记;2008.09——2008.10,中共安徽省黄山市委常委;2008.10——2015.01,中共安徽省黄山市委常委、副市长。
武汉理工大学知名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知名教授如下:1、刘泉教授女,1963年9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系,国家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汉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首席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线性系统理论与信号处理、工业及康复机器人。近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3项、国合和重大子项各1项)、“两机”重大专项、国家“863”和 “973”子项;曾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发明专利44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9篇。主持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国家级各类精品课5门;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2、张联盟教授男,1955年1月出生,1995年12月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材料物性专业。张联盟教授主要研究先进复合材料(复相陶瓷、功能梯度材料、软磁合金材料和薄膜材料,在高温结构材料和金属基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梯度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组成、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应用方面取得了若干在国内或国际上领先的学术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科研、学术奖励4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引文43篇次,被EI、ISTP收录33篇;出版教材、译著和编著共3部。张联盟教授在上述学术领域内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计委专项以及省、部级以上其他项目达12项。3、谢峻林教授女,1965年2月出生,2001年获得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教学、教学管理与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研究工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组织起草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发展战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规范”等将对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系列指导文件;已主持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所从事的研究课题及取得的研究理论成果为实现劣质低活性燃料在水泥分解炉中的燃烧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对水泥燃烧理论的重要补充与发展,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武汉理工大学的知名校友
1、丁烈云,男,1955年12月生,1982年1月本科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原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工民建专业,1987年6月硕士毕业于我校(原武汉工学院)管理工程专业。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管理专家,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 南策文,1962年生,湖北浠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专家,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3、陈全国,男,汉族,1955年11月生,河南平舆人,1976年2月入党,1973年12月参加工作,先后获得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注意:更多杰出校友请查看参考资料官网了解。扩展资料:武汉理工大学学校概况: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近60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18000余人,留学生1700余人。参考资料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校友会——杰出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