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坚持什么原则
消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具体如下:1、“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谁主管哪项工作,谁就对哪项工作中的消防安全负责,具体可简述为:一个地区、一个系统、一个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要由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负责;单位的法人代表要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是当然的防火责任人;分管其他工作的领导和各业务部门,要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车间、班组领导,要对本车间、班组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2、依靠群众的原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做好群众工作,要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向群众普及消防知识,提高群众的消防意识和防灾抗灾能力;要组织群众中的骨干,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开展群众性的防火、灭火工作;3、依法管理的原则。依法管理就是单位的领导和主管或职能部门依照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颁发的法律、法令、条例、规定等法规,对消防安全事务进行管理。我国将逐步形成以消防法为基本法律,由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与地方性法规相结合的消防法规体系。这是任何单位建立消防安全秩序的重要依据,不仅具有引导、教育、评价、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应当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并督促、指导、协助有关单位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新闻、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团体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消防宣传教育
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原则是什么
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原则如下:1、政府统一领导;2、部门依法监管;3、单位全面负责;4、公民积极参与;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如下: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2、将消防工作与本部门的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3、为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消防安全管理人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和组织落实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如下:1、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2、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3、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4、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由应急管理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一)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二)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三)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四)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第十九条 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应当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
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内容。消防安全常识十二条具体内容如下:1、119电话要记清,及时准确报火警;2、安全使用液化气,经常检查多警惕;3、燃气泄漏不要慌,快关阀门速开窗。当燃气达到一定浓度的时候,您拨打电话,会产生小电流,这个和在加油站禁止拨打电话一样,很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正确做法是跑出去找人,或者拨打求救电话;4、家中不要存放危险品和易燃易爆品;5、装修材料要慎选,刷漆远离着火源;6、家中最好准备一个小小的灭火器,学会楼道灭火栓的使用,在关键时候可以快速的去灭火;7、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8、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9、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10、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11、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等堵塞门缝,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12、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3—8层捂住口鼻,只能防3—5分钟,没有条件可以在衣服上洒上小便进行防烟。《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1,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2,安全疏散设施管理;3,消防(控制室)值班;4,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5,用火、用电安全管理;6,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7,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8,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9,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10,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等内容制度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 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准则,目的都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所以我们应该按制度做事,提高工作效率。资料扩展: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全社会成员的关心、重视、支持、参与下才能搞好。消防工作具的社会性;消防管理应渗透到人类生丰收的一切领域之中,从而决定了消防工作的社会性;消防安全管理涉及到各行各业,乃至千家万户,在生产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人们对消防安全管理稍有疏漏,对生产一时失神、失控、失误,就有可能酿成火灾,这就决定了消防工作的经常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十八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公布执行。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内容。
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是什么?
《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0月29日公开发布。《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首次对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实施作出全面、具体规定,进一步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首次对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实施作出全面、具体规定,进一步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办法》解读《办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依规做好本行业、本系统的消防安全工作。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实际控制人是本单位、本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本场所消防安全全面负责。
我国消防工作实行什么责任制?
我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应急管理部门及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并督促、指导、协助有关单位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