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战斗机
苏-27战斗机苏-27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主要任务是国土防空、护航、海上巡逻等。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是"侧卫"(Flanker).该机于1969年开始研制,1977年5月20日首飞,1979年投入批生产,1985年进入部队股役。苏-27系列战机家族中成员众多,主要型号为苏-27(早期空军型)、苏-30(在苏-27基础上升级的对地攻击型)、苏-33(航母舰载型)、苏-35(多功能战机)等。主要数据成员:1至2人;全长:21.935m;翼展:14.70m;全高:5.932m;机翼面积:62 m²;空机重量:17450kg;最大起飞重量:33000kg;最大载油量:9400kg(内部);最大外挂武器载荷:8000kg;2台俄制AL-31系列涡轮风扇发动机;10个外挂点:2个翼尖挂点、4个下翼挂点、4个机腹挂点。研发历史苏-27战机的研发开始于1970年代,首架苏-27原型机T-10-1于1977年初出厂,当年5月20日在接近Ramenskoe市的儒可夫斯基飞行试验中心由试飞员伊留申完成试飞。1978年初美国侦察卫星首次拍到T-10-1的照片,由于误将儒可夫斯基当作拉明斯科基地,美国人将这架从未见过的飞机称作RAM-K。 1978年T-10-2出现,但不久因电传操纵系统故障坠毁。T-10型总共制造了10架,在操控方面使用线传飞控系统,这点和以前的苏制飞机不同。装备情况苏联以及俄罗斯约制造了680架苏-27,这只是指苏-27,并不包括之后的衍生型号。 除苏-27外,俄罗斯还装备有19架苏-30,28架苏-33,30架苏-34和11架苏-35。乌克兰拥有从前苏联空军继承的80架苏-27,印度经过数年的磋商,印度为40架苏-30MKI更换了性能更为强大的AL-31FP发动机、航电设备、鸭翼、以及推力矢量喷管。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也取得在2020年前再生产140架次的生产许可。
如何评价苏-27战斗机?苏-27真的很强或者很差劲吗?
苏27是很好的战斗机,与F15一个档次。苏27的机动性好,航程远,携弹量大,能把这三点同时做到极为不易,而苏27做到了,足见总设计师西蒙诺夫的本事。苏27一开始的目标并没有瞄准F15、F16之类的,只是苏联军方下达了一系列的战技术指标,当时已经搞出样机来,也满足了军方的这些要求。事情就“坏”在西蒙诺夫接手了总设计师,然后他又很不巧地从西方的航展消息中得到了F16的机动性数据。然后苏霍伊设计局就被他给掀了个底朝天。大家被他逼着推翻原先的设计,反对他的人被他统统拿下或打入冷宫,剩下的人要想过日子就得跟着他重新打鼓另开张,瞄准世界领先水平再走长征路。你可以说西蒙诺夫这老东西沽名钓誉,也可以说他视责任重于一切,我觉得他是个真正热爱自己事业的倔帮子加赌徒,为此可以不择手段。反正他最后成功了,也成就了苏27的传奇。苏27是苏联在航空电子、发动机、材料的总体水平都稍逊于美国的情况下推出的一件赶超之作。由于卓有成效的利用了边条翼、前缘襟翼和翼身融合的升力体设计,苏27的水平机动性和垂直机动性与F15旗鼓相当,低速段和超音速段略优,跨音速段因结构强度差而有所不及,航程则大大超出。说起来也是歪打正着:航空电子水平较低的苏联研制的PD火控雷达又大又沉,装到机首搞得全机头重脚轻,不得已把机身拉长,翼展加大,加之翼身融合的升力体设计便一起造就了苏27硕大无朋的机内油空间,所以苏27很少像F15似的带什么机外副油箱,人家的副油箱都在机身里。这样的外挂空间就更好安排了。而新一代战斗机由于强调隐身性能,也采用了大内油设计,苏27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无意中引领了新潮流。苏27的弱项在于航空电子水平以及跨音速过载限制,前者是苏联电子工业水平较低,后者是苏联飞机结构设计思想落后于美国所致。由于苏联解体,这两个缺陷一直到最近才弥补上,就是俄罗斯的苏35了。此时的美国已经把重点放在隐形战斗机上了。不过苏35凭着功能强大的相控阵雷达和矢量推力发动机,对阵F15的后期改进型还是问题不大的,对于21世纪初很多与美国关系不睦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言,也还是他们能够买到的最好的空战装备了。
苏27怎么卖给中国的?
在沙波什尼科夫的“提点”下,中国代表团表示对米格-29不感兴趣,要看苏-27。可以想见,苏联一度明确地拒绝了这个要求——这种远程战斗机一旦出口,毫无疑问是双刃剑。但经济上的困局是压倒一切的大事,苏联无论如何不能放过中国的订单。就在代表团结束访问即将回国的时候,苏联主管军事工业和经济工作的领导人别洛乌索夫又和刘华清进行了一次小规模会谈,表示苏联政府原则上同意向中国出口苏-27战斗机。俄国向中国出口当时最先进的苏-27战斗机,表明了俄方恢复对华关系的巨大诚意。这一方面即是出于对华贸易所能获得的实际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地缘政治平衡的考虑。而装备了苏-27的中国空军飞行员们迅速掌握了这种新的机型并迅速形成了战斗力,受到了中央军委的表彰,以师的建制荣立集体一等功。1990年12月,中苏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军售合同。中国首批购买26架苏-27(其中2架为教练型),总价30亿元人民币。当时的中国还缺乏外汇,合同金额的大部分以“以货易货”的方式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