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是哪个朝代创立的?
陈式太极拳,始于清朝道光年间。
陈家沟的陈氏家谱记述,明末清初的陈王廷会用大刀。后来,不知谁汇编了《陈家沟拳械录》,内容为通背缠拳。
陈庚首先提出的修谱建祠,勒碑纪事。1711 年以前陈氏家史无文字记裁,仅有囗传 。直至1711年,陈氏十世祖陈庚为陈卜立碑,记述陈卜“诗书传家”,陈王廷亦无创拳之说。
不管怎样,陈家沟流传的通背缠拳,就传到了清朝道光年间---陈长兴、陈有本这一辈。
陈长兴学到了蒋发的拳法,传授给了杨露禅,同时融合蒋发拳术与通背缠拳等,创编出了一路、二路拳。自此,陈式太极拳始于陈长兴(1771-1853)。
因忙于走镖奔波,儿子陈耕耘只好跟陈有本学拳。陈有本教拳,也得先看看他会什么,同时也看看陈长兴的拳法。于是,陈耕耘的“绵拳”引起了陈有本的注意,之后,陈清平也来学拳,展示了一套相似的“十三式”拳法。于是,陈有本打开了思路,以他为主,三人共同改编出了一趟拳架(如今称为“陈式太极拳小架”)。
陈耕耘学了陈有本的拳术风格,这就形成了后来陈式太极拳的风格。
1860年前后,回到北方的杨露禅、武禹襄,所教“太极拳”名震武林。
1908年(光绪戊申抄本),在家乡蒙馆教书的陈鑫“恐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又恐门户分别,失我家传”,决定编撰《太极拳图画讲义》,他以通背缠拳的“缠”字诀为基础理论,以陈有本留下的那一趟太极拳架为蓝本,进行拳理的编撰,一直写到1919年(民国己未年),前后历时共十二个年头,这本书的撰写才完成。
1928年,陈照丕、陈发科到北京教拳。
1933年,陈鑫遗著经过后人修编,出版了《陈氏太极拳图说》,成为陈式太极拳的理论支撑。
八十年代,陈家沟请陈发科的弟子冯志强到陈家沟传拳。顾留馨力推洪均生,鼓励陈立清、陈小旺、丁金友、万文德等继承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
陈式 太极拳 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代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将阴阳、动静、正反、有无、形神等对立统一的哲理和宗教、哲学、伦理、医学、武学、艺术等精神资源融入 武术 之中,集技击、强体、健身、益智和修性为一体,是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优秀拳种,属于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 遗产。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 陈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公元1600~1680年),字奏庭,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家沟第九世。其父名抚民,祖名思贵,均好拳习武,《陈氏家谱》说王廷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在山东称名手……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也。”但族谱、墓碑、《温县志》都作“王廷”,故应作陈王廷。 陈王廷出身地主家庭,据《温县志》记载,在明思宗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任温县“乡兵守备”,曾在山东扫荡群匪,甲申年(公元1644年)明皇朝覆亡的前后,陈王廷已年老,隐居消极,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据《陈氏拳械谱》,陈王廷所造拳套,有太极拳(一名13势)五路,长拳108势一路,炮捶一路。戚继光《拳经》32势,被吸取了29势。在他年老隐居期间,依据祖传之拳术,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参考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创造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太极拳。陈王廷传统授下来的有一至五路太极拳、炮捶一路、长拳108势,双人推手和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其中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更具有前所未有的独特风格。陈王廷所创太极拳的主要传人有堂侄陈汝信、陈所乐等。 陈王廷在整理武术套路上,受戚继光的影响很大。戚继光《拳经》32势,综合民间古今16家拳法,取精去粗,以32个姿势编成拳套,作为士兵活动身手的“武艺之源”;陈王廷吸取了其中29势编入太极拳套路。陈王廷结合了导引、吐纳,使练拳时汗流而不气喘,加强柔化刚发的爆发力量;缠绕运转的缠丝劲练法则是结合了经络学说;阴阳、虚实、柔刚俱备的拳理则是采取了阴阳学说。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的 方法 ,以沾连粘随、不丢不顶、柔中寓刚、无过不及为基本原则,成为太极拳学派独有的竞技方法。陈王廷《拳经总歌》开头两句话:“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诸靠”是指的两人以手臂互靠,运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方法和劲别),概括地说明了太极拳推手的特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