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拍26磅什么感觉
羽毛球拍26磅是一种相对较重的羽毛球拍。这种重量的拍子通常适合体型较大,力量较强的选手。使用这样的拍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打球时的力量和稳定性,但也需要更大的力气来操作。对于许多具有一定经验水平的选手,过重的羽毛球拍可能会带来额外的负担,特别是在长时间打球后可能会导致手臂疲劳。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羽毛球拍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考虑到自己的体型、力量、技术水平以及个人喜好等因素。在比赛或者训练的过程中,使用26磅的羽毛球拍需要更多的努力来挥舞,但如果能够合理运用力量,也能够获得更好的控制和更强的击球力度,达到更好的比赛成绩。值得注意的是,仅仅是使用较重的羽毛球拍并不能够保证成功。因此,在打球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自己的技巧和策略,以及适时地进行训练和调整,从而提高自己的比赛水平。总之,使用26磅的羽毛球拍需要更多的力气和技巧,但配合合适的训练和战术,能够帮助选手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实力,获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羽毛球拍22磅和26磅,作为业余打羽毛球的人能感觉出来吗?
羽毛球拍线22磅和26磅数下线的张力相差还是很大的。1lb=0.45359kg,相差4磅约1.8公斤,如果是业余球友应该也是可以感觉出来的,击球的感觉一个软一个硬,从击球的声音也能感觉出来,低磅数击球声音发闷,高磅数击球击球声音清脆悦耳对于打球的体验更好。
低磅数线的张力小比较软击球球在拍面停留时间长出球不干脆,相对容易把球打到对面后场,但不好控制球的落点。高磅数线张力大出球干脆,容易控制球的落点,但是对于发力技巧和力量都有一定的要求。
如果是初学者不建议一开始选用高磅数可以先从23-24磅左右开始,等学会发力技巧后一点一点往上加,一上来就选用高磅数,由于拍面的弹性小,震手对于力量小的球友很容易造成手臂的损伤,比如容易肩膀酸痛,网球肘等,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我自己也喜欢打羽毛球,平时有羽球方面的问题可以多交流。
事实上,22磅和26磅区别还是挺大的,业余选手如果用心的话,是可以感觉出来的,基本上18~22磅算是低磅,23~27中磅,28以上算高磅了(大致可以这样模糊的分)。
那么磅数大小意味着什么呢?
磅数越大,拍线的张力越大,拍面弹性越小,可以理解为拍线更“紧”,拍面反馈给球的力更加准确,即控制力增加,反弹力降低。
低磅则拍线张力小,拍面弹性大,可以理解为拍线更“松”,拍面触球时变形大,回弹力大,但反弹时间变长,即弹性增加,控制力降低。
业余球友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感受区别:
1、听,听声音(同型号拍子,同型号的球线)
球友们可以通过轻轻颠球来听不同磅数的声音,22磅,声音偏低沉,俗称发“闷”,应该是“嘭,嘭“的声音,26磅,声音会脆很多,类似出现金属清脆的“叮,叮“的声音。这个跟吉他弦的粗细一样,粗弦弹着低沉,细弦弹着嘹亮。
拿拍面拍击自己的手掌,也能得到类似的效果。
2、捏,捏相邻2跟拍线(同型号拍子,同型号的球线)
一般选中间的两条竖线,能捏到靠拢的,基本上是22磅以下,很难捏到靠拢的,基本上26磅以上了(这个因人力量和感知而异)
3、打,大力发正手底线球(同型号拍子,同型号的球线)
用你最大的力,多次发底线高远球,用最大的力基本可以弥补每次力量的差异,小力量则容易受发力影响,反而反馈不准确。
22磅,发高远球,球速度偏慢,但能发得较远,同时手臂没有特强烈的震感。
26磅,发高远球,球速会变快,可能发得较近,偶尔会感觉肩部震感强烈。
4、放,网前放小球(同型号拍子,同型号的球线)
试着网前放小球,来感受一下,22磅放网,想要放到自己要求的准确的点,成功率不高,或者说稳定性不够,26磅则相对来说稳定成功率高。
这些差别,需要球友们不断去尝试和积累才能区别开,也跟自己的技术动作有关,等到技术动作准确了,打球多了,就能体会到磅数不同带来的体验不同了。
各位球友,加油!
对于业余新手来说,推荐20磅,超过以后,由于新手击球从力度,击球点,击球姿势上都不老练,根本就是用一块木板在打球,打不远,打不动。当然了,业余的也有高手,就当别论了。
只要能流畅打出鞭打的发力,我觉得26、7磅是最基本的磅数,26磅以下击球停滞感明显,对羽毛球的控制也不好。当然如果发力不集中,只靠本身力量大而盲目上高磅的话,只会让挥拍更加费力,也可能会造成手腕伤和正手网球肘。
能,真的能。即使是刚学羽毛球不久的也能感觉出来。特别是打几个好远就知道了,磅数高的球拍因动作等原因根本打不远
打多了,拿到手上拉两个高远球就能感觉出磅数,
我现在主拍李宁24磅,单双打,前后场,都可以打,进阶时为避免受伤,主拍用的高神22磅,但是打不出理想的点,现在已经适应,向26磅进阶,偶尔拿出波力26磅来练。
能感觉出来的。这里我就跨界回答一下关于羽毛球拍的问题。首先,羽毛球拍呢初学者不建议使用高磅数超过25磅,其实就算高磅数。我的客户有的就打乒乓球也打羽毛球,他曾经就为他的朋友搭配过一套新手用的羽毛球拍,当时我们这边的搭配师建议呢就是低磅数24。23都可以,但不建议超过这个磅数。当然我不会像专业的人一样去回答这些磅数之间的关系,但可以肯定新手完全可以打出差别来。高磅数呢还有一个弱点,就是线绷的比较紧。特别容易损坏,对于新手来讲,如果坏了不好找地方穿线,这也是一个问题。
还有题主最关心的手感的问题。低磅数呢?应该说像乒乓球一样比较持球。把旋转跟弧线容易制造出来,也就是会比较顶。落点会比较远。高磅数呢出球会干脆一点。落点比较容易控制。但是要想打出形变形成持球的效果,要再发力跟发力技巧上下很大的功夫,这对于新手来说是比较难的。所以建议一些新手选择低磅数的。
先说一下业余的圈子有多大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看官方对业余的解释:凡是非在册的羽毛球选手都是业余选手。也就是说只有在国家体委注册了运动员的才是专业球员除此之外通通都是业余。
这就意味着除省队以上级别的运动员才是专业运动员其它都是业余的,所以退役后的林丹目前也是业余运动员。
由此业余运动员的成分就比较复杂了。1、从未参加过任何训练的,通过爱好者群成长的爱好者。2、并未受过系统训练,自学成才的羽毛球爱好者。3、经过野鸡教练(曾经接受过正规训练的爱好者)培训的爱好者。4、与专业人士有交往受过高手指点或者经常能与高手对阵的爱好者。5、经过退役球员训练的爱好者。6、体院羽毛球专业毕业的学生出身。7经过少体校培训的学生出身。8、市队现役或退役球员。9、省队退役球员。10、国家队退役球员。
如果按照官方的分类,业余这个水平的差距可以扩大到0 国家队水平。所以,国家体委组织的东南西北中这类业余比赛的决赛水平,说是专业水平一点儿都不过分。
因此,题目中所谓的业余水平,应该是特指那些球龄不满一年的1 3类的业余爱好者或4类中的一部分。
其标准就是尚不具备后场打到位能力的业余爱好者。后场打到位是羽毛球比赛最基础的能力,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种非常关键能力。
对于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业余爱好者来说,后场球打到位的能力就是决定比赛名次的标准。在没有具备这项能力之前,18磅与30磅对业余爱好者来说没有任何区别。凡是不能从本方底线回击到对方底线附近的爱好者,通常是被虐或者在菜鸡互啄中取胜。
当有能力控制对方底线以后,22和26磅的区别通常是26磅控制对方底线会比较累,搓球更容易产生旋转,劈吊也会相应的更贴网,但是放网就需要有更柔和的手感。
22弹性很好,不用力或发力不准确都可以打后场,26还能打后场高远球就是高手了。
这差别也太明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