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的繁殖准备是什么?
青蛙的繁殖准备是
1、选择好场地:
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土地不能是沙地,环境安静,地势稍高不被水淹的地方建场。
2、掌握技术:
在下定决心养殖之前,应全面掌握好蛙卵孵化培育、等全面养殖技术,技术是生产的核心力量,是成功的基础。
3、场地建设:
找好场地后,应及时修建蛙池,清塘,消毒,浸泡,爆嗮。
4、准备好种源
青蛙繁殖期是每年的3-5月,所以在产卵之前,应先保证场地建设完成,充分准备好高质量种苗的投入(种苗引进需注意选择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实地考察公司实力)为高产打下基础。
美国青蛙的养殖技术
美国青蛙是我国近年来引进的一种大型食用肉蛙良种,每亩水面年产蛙1500千克以上,纯收人2万一3万元。由于常规的水泥 池养殖法,基础设施投资大,限制了农村养蛙业的发展,而土池简单养殖技术容易掌握,很受广大农户欢迎。土池养蛙的优点:①养殖设备投资每亩200元左右,不到水泥池的10%;②养殖地点灵活,只要是无污染的塘、坝、沟渠,有水源的稻田,空闲地均可;③土池条件与美国青蛙的生态环境相似,水体含氧量高,自然食物仁富,蛙生长比水泥池增快10%以上,尤其蝌蚪生长健壮,很少发病,成活率提高20%以上;④土池不但可以养殖高品蛙,还能养种蛙(产卵、孵化和培育蝌蚪)。土池养蛙的饲养技术与常规水泥池养蛙基本相同,只是养殖池 的建造不同,现介绍如下。(1)商品蛙池的修建①建养殖池的地点要有水源,无污染,环境比较安静。②在稻田或空闲地面建池a.按1000平方米养殖池(即1. 5 亩)计算,应挖600—700平方米的池,池深1米左右,池的坡度1:3左右,便于蛙上岸;b.余下的300—400平方米栽果树、蔬菜或任其长草,造成荫蔽环境,供蛙休息和取食;c.养殖池的周围用幅宽1. 5米的尼龙布或塑料纱窗布围好,埋人地面下20厘米,防蛙外逃和鼠蛇人内侵袭蛙类。池修好后,每1000平方米撒施生石灰150千克消毒,5天后即可放水养蛙。如果利用塘、坝、沟渠养蛙,不必另行挖池,只要搞好防逃设 施,池旁留出空地,清除池内杂物,灭除鼠蛇,经消毒处理后即可养蛙。(2)如果饲养的种蛙数量大,可以利用商品蛙池养殖如果数量少,可以按每平方米养种蛙,修建种蛙池,最小应不少于10平方米,建池要求同商品蛙池。繁殖季节,让种蛙在养殖池内产卵。由于种蛙数量大、活动频繁,容易将卵快撞击深入水底,造成缺氧死亡。所以,必须每日坚持退池数次,发现卵块立即捞起入孵化箱中。(3)蛙卵孵化采用网箱孵化,用尼龙布做成长2米、宽1米的船形网箱,放人商品蛙池中,网箱入水30-40厘米,周围用竹竿固定。箱顶用竹片或草帘搭好荫棚,防日晒、雨淋。箱内放有漂浮能力的水草,将捞起的卵块放人水草丛中进行孵化。每平方米可放卵6000粒左右,每箱放同日卵1-2窝,在适温下2-3天即可孵出蝌蚪,孵化率高达80%-90%。(4)蝌蚪培育刚孵化的蝌蚪可以留在孵化网箱内饲养,也可移入蝌蚪培育网箱内(网箱做法应同孵化箱)饲养。网箱人水深度要求在50厘米以上,以利蝌蚪的运动。每个网箱内设投食盆1— 2个,盆要沉入水下10厘米,便于蝌蚪取食。蝌蚪刚孵出4-5天内靠卵囊营养生活,不需投食,以后投喂熟蛋黄。每万尾用1/3个蛋黄调成浆水洒入网箱食盆内,任其摄食,每日2次。10日龄蝌蚪可以投喂生豆浆、豆渣、猪血等食物,也可结合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随着蝌蚪的长大,应逐步分箱,降低包头密度。蝌蚪长至1-2个月后即可放入商品蛙池饲养,每700平方米水面可放养蝌蚪1.5万尾,直至养成商品蛙。
青蛙是怎么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是什么
青蛙通过在水中受精的方式来繁殖后代,具体的繁殖方式是卵生。每年的四月中旬它们会进入到繁殖阶段,雌雄青蛙会抱在一起,把卵子和精子排到水中,然后让精子和卵子在水中结合,等待自由孵化。大约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受精卵会进化成蝌蚪,然后再发育一段时间蝌蚪会进化为青蛙,到时候就可以在岸上生活了。一、青蛙是怎么繁殖后代的一般情况下青蛙大约三四个月左右的时候就会进入到繁殖期,当然不同的青蛙个体它们的繁殖时间也是不同的,不过繁殖过程是大同小异的。每年的四月中旬青蛙就会进入到繁殖期,它们在繁殖前会自由选择合适的交配对象,然后雌雄青蛙会进行抱对,促使雌蛙把卵细胞产到水中。这一步骤完成后,雄蛙会紧接着把精子排入水中,让精子和卵子在水中自由结合,等待它们自由孵化。这个孵化的过程不会很漫长,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进化成蝌蚪,随着它们不断的生长发育,很快就会进化成幼蛙,那时候它们就可以自由到岸上生活觅食。二、青蛙的繁殖方式是什么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繁殖方式大多都是卵生,青蛙作为其中的代表动物自然也不例外。它们是通过体外受精的方式来繁殖后代,到了每年四月份的时候,就能看到很多青蛙在进行繁殖。
青蛙有什么生活习性呢?
青蛙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动物,它们是水陆两栖动物,种类也非常的多。生活习性也非常的多。下面就讲讲青蛙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列举: 1:青蛙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同时也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青蛙平时是用肺来进行呼吸的,同时也会利用它们的皮肤来进行吸取氧气的。当到冬天的时候它们的活动能力降低,就会进入所谓的冬眠状态,到来年的春天气温回升青蛙就会结束冬眠。它们通常栖息在池塘,河流和稻田里面,它们一般在夜间进行活动。 2:捕食习性:它们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以昆虫之类的为主食,这些昆虫往往以害虫为主,也取食小鱼,虾米之类的食物。它们的捕食能力也比较强,几乎被它们盯上的昆虫基本上跑不了。一天内几乎可以捕捉到70只昆虫或者其他吃食。 3:繁殖习性: 青蛙是属于雌雄异体,在水中完成繁殖,是属于卵生动物。它们的繁殖时间一般都在4月中旬或者下旬左右。这些青蛙的卵最后会变成小蝌蚪。经过两个月左右的生长发育之后再由这些小蝌蚪慢慢变成青蛙,在变成青蛙的过程中尾巴会慢慢消失,身体的长度会缩短。然后会在陆地上进行活动了。一般青蛙在长达3年左右就可以拥有繁殖能力了。4:鸣叫习性:青蛙由于嘴边拥有鼓鼓的一种东西,所以它们嘴巴可以发出一些声音。在夏天鸣叫是最多的,在炎热的白天它们躲在阴凉的地方偶尔叫几声,而到晚上或者是下雨天它们的鸣叫次数和时间就会增加,尤其是在下过大雨之后它们往往会叫的特别大声,叫得特别欢快,往往这些声音叫得远距离之外都可以听见。
青蛙的习性
青蛙的习性为:适宜的温度、环境湿度要求高、怕阳光直射等。1、适宜的温度青蛙是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改变。在自然条件下,青蛙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28℃。当冬季温度降至10℃以下时,摄食与活动逐步减弱;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洞穴或池底淤泥中冬眠。次年早春温度回升时结束冬眠。2、环境湿度要求高湿度是青蛙生存、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蛙类的皮肤没有保护体内水蒸发的组织结构,只靠皮肤腺体分泌的黏液来包吃体表的湿度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蛙的栖息环境既要有水的池塘,还要有杂草丛生、温暖潮湿的环境。3、怕阳光直射青蛙昼伏夜出,怕阳光直射,但趋弱光,平时喜欢在向阳、有阴的草丛中栖息。光照对蛙体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均有促进作用,如长期在黑暗处生活,其生殖腺难以发育成熟,甚至停止产卵和排精。青蛙的特征1、青蛙睁着眼睛睡觉,青蛙的夜视能力很强,青蛙不能生活在海里或任何咸水里。2、青蛙的平均寿命在10-14岁之间,并不是所有的青蛙都有蹼状的脚趾。青蛙的耳朵叫作鼓室,就在眼睛后面。3、青蛙除南极洲以外,在地球随处可见。每一种青蛙都会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