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科璋的事迹是什么?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科璋。2015年5月29日,广西玉林一民房起火,27岁消防指挥员杨科璋抱住被困女童转移,浓烟中不慎踩空电梯井,从五楼坠落。战友找到他时,女童被他紧护胸前,仅头部擦伤,可杨科璋却伤重不治。“大姐我救你女儿出去,你放心”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杨科璋(1988.3.18-2015.5.30),男,汉族,2011年6月入伍,中共党员。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名山中队政治指导员。2015年5月30日1点13分,火灾中救援抱住2岁女童转移,因烟雾太大,踩空坠楼, 怀中2岁女童得救,杨科璋壮烈牺牲。2017年7月24日,杨科璋被评为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2018年3月1日,荣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科璋的事迹是什么?
事迹:2015年5月29日,玉林市新民社区泉源街一栋9层正在改建的民宅突然发生火灾。有人被困在5楼,情况十分危急。玉林支队调派16辆消防车65名官兵赶赴现场。杨科璋主动请缨,带领搜救组逐层搜索至5楼。找到了受困的母子3人。3人被有毒浓烟熏得瘫软在地,2岁女童一直大哭。浓烟滚滚不断涌来,情势非常危急,众人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杨科璋果断行动,抱起女孩开始撤离。浓烟中能见度极低,女童又哭又闹、使劲挣扎,杨科璋抱着她边哄边在黑暗中摸索寻找转移通道。突然,他一脚踏空,掉进了尚未安装电梯的电梯井里,瞬间失去踪影……凌晨5时,大火被扑灭,搜救人员打开一楼的卷闸门发现,杨科璋仰面朝上,口鼻处都是血迹,双臂成环状,紧抱着女童……经紧急抢救,女童得以生还,杨科璋壮烈牺牲。《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由新闻中心社会专题部活动直播组承办,每年元宵节前后推出,已经连续举办多年,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主持人自开播以来由白岩松&敬一丹担任。节目于2003年2月14日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扩展资料杨科璋(1988年3月18日—2015年5月30日),男,汉族,2011年6月入伍,中共党员,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名山中队政治指导员。2017年7月24日,杨科璋被评为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2017年11月,当选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见义勇为类)。2018年3月1日,杨科璋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2015年5月30日1点13分,火灾中救援抱住2岁女童转移,因烟雾太大,踩空坠楼, 怀中2岁女童得救,杨科璋壮烈牺牲。参与抢救的医生说:“从本能应急反应来说,意外跌跤都会自然张开双手,寻找支撑保护,但他始终没有松手。如果不是他紧紧抱住,并当‘保护垫’缓冲,女童绝无生还可能。”杨科璋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用忠肝义胆诠释了军人的忠诚与光荣。杨科璋出生于一个武术世家,受家风家教影响,具有强烈的正义感。有一次,杨科璋和同事一起到农贸市场采购伙食。走到一处僻静的街道,他发现有人抢劫,当即出手勇斗歹徒,救下被劫持者。还有一次,杨科璋休假期间去拜访同学。刚到楼下,突然听到楼上传来一阵急促的呼救声。他抬头看,只见8楼一名男孩身体悬空,卡在防盗网格上,危在旦夕。他一边迅速请求支援一边跑上楼,指挥众人上拉下托做好安全防护,对孩子进行安抚。消防队一到,他从战友手中接过液压剪切钳,小心翼翼地剪断防护网,救下了孩子。杨科璋入伍以来共参加灭火救援战斗200多次,抢救疏散被困群众160多人。参考资料:杨科璋-百度百科
新时代青年楷模例子有哪些?
1、秦玥飞:君子通大道2011年,秦玥飞到衡山县贺家乡任大学生村官,为当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统,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配备平板电脑开展信息化教学……2013年被评为央视“最美村官”,2016年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2、杨科璋:舍己救人,大义永存2015年5月30日,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抱孩子,最终保住了孩子,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事后,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宗旨是:发现青年人才,树立时代楷模,宣传“杰青”精神。他成功揭示了当代青年的成长成才轨迹,充分展示了杰出青年们在为全民族共同理想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的奋斗历程。“十杰”青年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丰满形象和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成长经历极大地激励了广大青少年脚踏实地,锐意创新,立志成才。
新时代新青年楷模人物事迹有哪些?
如下:1、岳飞岳飞(1103——1142),字鹏举,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2、郑成功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3、钱学森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4、文天祥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到土牢里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将军,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就死,还说什么鬼话!”于是,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慨就义了。文天祥生前,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5、詹天佑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后来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知道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提供。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但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终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来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