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周期率
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著名民主爱国人士黄炎培应中共中央毛泽东的邀请,前往延安进行考察。 与毛泽东对话时提出的。 介绍 时间 历史周期率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著名民主爱国人士黄炎培应中共中央毛泽东的邀请,前往延安进行考察。 与毛泽东对话时提出的。 中国“历史周期律”是黄炎培在延安时期第一次提出来的。中国历史上朝代不断更替,过多少年就会出现一次新的轮回,犹如魔咒,很难打破。这个观念几乎深入人心,《三国演义》开篇即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黄炎培的“历史周期律”:一是周期性也就是说,“历史周期律”是一条周而复始的历史定律,“鹿亡秦,蛇兴汉”,兴衰治乱,循环不已。二是普遍性从夏商周秦汉,到唐宋元明清,无论哪一个朝代,无论哪一个政权,无论哪一个执政者,没有谁能真正跳出这个周期律。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说:“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三是迅疾性即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短命王朝,如秦朝和隋朝,分别只有15年和29年,可谓其兴也骤,其亡也速。南朝170年间,就像走马灯一样换了四个朝代:宋、齐、梁、陈。与南北朝同病相怜的是所谓五代时期,前后短短50余年,天下五易其主,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前仆后继。近代国民党统治中国大陆也只有短短22年。
历史周期率还是历史周期律
周期率与周期律两种表述均可讲通。周期律与周期率的区别:周期率是指世界上任何自然规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周而复始。 而周期律即元素周期律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外电子数或核电荷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从字面上看,似乎“周期律”更为准确。“周期律”是一种规律,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些特点反复出现,不是两个数值的比率。——一直扮演“当代语文裁判员”角色的《咬文嚼字》杂志社,在2009年曾做出了如此评论。但是,“黄炎培谈话中提到的‘历史周期率’,除了包含有‘规律’的意思,更多的是概括了历史上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政权兴亡更替现象的‘概率’。”支持“周期率”一说的,还有研究黄炎培多年、主持整理《黄炎培日记》的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朱宗震,“黄炎培是严谨之人,即使是他口述、别人代笔的文章,也必定是经过他亲自审阅的。”
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
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第一个是历史重演。通过自我革命找到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跳出历史周期率是党的自我革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跳出历史周期率,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关键要把党自身建设好。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解决的是我们党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根本性问题。第二个答案”是由我们党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一百年来,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一次次解决自身问题、革除自身病症,永葆青春活力,避免了政怠宦成、人亡政息,才领导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党的性质宗旨决定我们党能够持久推进自我革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我革命勇气和自觉是与生俱来的,是由其性质宗旨所决定的。“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是中国共产党人给出的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科学答案。这一答案,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民创造历史的基本观点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对包括“臧文仲之叹”等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治理经验的科学传承和弘扬。
党找到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什么
第二个答案是:自我革命自我革命的简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非凡奋斗史,展现出一代一代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动人画卷,支撑和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创造了东方古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伟大崛起的人间奇迹,蕴含着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雄厚底气。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共产党在奋斗中清除病症、实现净化、日臻完善,经受住各种重大现实考验,靠的就是敢于纠正自身错误的巨大魄力,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生动展现出共产党人“自我批评要一日三省”“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巨大政治勇气,体现出党积极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高超水平,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科学规律。党员、干部要从学习党的百年历史中,全面领悟中国共产党敢于正视问题、刀刃向内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智慧,深刻理解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的伟大品格,扛稳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持续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证党的肌体健康和队伍纯洁,使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为新时代奋斗前行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和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