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雁塔相关的历史人物
大雁塔本身就是为了保存经卷修建的,是玄奘法师天竺取经之后存放经卷的地方。玄奘法师大家应该都熟悉,这个法号虽然大家有些陌生,但是一说《西游记》里的唐僧、唐三藏就没有人不知道的。《西游记》虽然是演绎的性质,但是历史上确实有玄奘,他从印度带回了大小乘佛法。一、玄奘其人玄奘俗家姓陈,名祎,他是洛阳人。他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在玄奘年轻时曾经游历过很多地方,拜访了当时不少高僧,然后学习了不少的佛法典籍。而学习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各个法师关于典籍的解读都不一样,而且各种典籍也不太一样。为了解开心中的迷惑,他决定到佛法的发源地去求法。贞观三年,玄奘从长安出发,经姑臧出敦煌,经今新疆及中亚等地,辗转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进入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在这里学习了很多佛学典籍,之后游历印度等地弘扬佛法。贞观十九年,他回到长安,带回大小乘佛教经书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 二、大雁塔和玄奘的关系大雁塔位于长安大慈恩寺中,唐永徽三年,玄奘为了保存带回长安的经卷等主持修建了大雁塔。大雁塔最初为五层,用于贮藏天竺带回的大正藏图像册经像。之后大雁塔经过多次修整,最后一次是在明朝万历年间。这次的修整外表砌上了60厘米的包层,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雁塔基本就是这次修整后的样貌。大雁塔最初为五层,之后加盖到九层,再之后数次修整高度和层数都有变化,直到最后才固定为我们今天看到的七层塔身。它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大雁塔是现存的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古印度佛寺建筑传入中国的典型代表。我国目前现存的唐代建筑物少之又少,大雁塔是非常难得的文物。 大雁塔本身的建造就与著名的佛教高僧有关,可以说它是历史的一个见证。后世将唐三藏取经的故事神化了,所以才会出现《西游记》。据说,唐僧师徒几个人的名字都是真实存在的,悟空、八戒之类都是唐僧带着去印度取经的小徒弟,但是可惜都死在了取经的途中,这也可见当时取经路是多么凶险。
大雁塔特点介绍
大雁塔特点有:舍利、贝叶经。 大雁塔特点介绍: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大慈恩寺是唐代长安城内最宏丽的皇家寺院,建于唐太宗时期,是太子李治为了追念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并由西行取经归来的玄奘法师担任“首任主持”。期间,法师督造了大雁塔。 玄奘法师在大慈恩寺翻译佛经、弘扬佛法11年,并创立了佛教的“相唯识宗”,使大慈恩寺成为唯识宗(又称“法相宗”)祖庭。期间,为供奉从印度请回的经像和舍利,法师亲自督造修建了大雁塔。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大雁塔位于西安市雁塔区雁塔路,去玩1小时 - 2小时就足够了。 大雁塔最佳时间 春秋两季是最佳旅游时间,但因西安的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又比较寒冷干燥,建议您到大雁塔旅游选择春秋两季。若夏季到大雁塔参观,早晚会比较凉爽一些,而冬天参观大雁塔则是中午时分为宜,冬日暖阳照在身上,真是好不惬意!喜欢音乐喷泉的游客可以按照喷泉表演的时间前来。
大雁塔的修建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大雁塔的修建与唐朝僧人玄奘有关。大雁塔的修建与唐朝僧人玄奘有关,玄奘在贞观三年由长安出发,途径敦煌、新疆、中亚等辗转多地,历尽艰难险阻,最终到达印度。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