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宁的个人经历
留意并赞许林若宁填词功力的还有资深词评人黄志华。主力研究香港早期粤语歌调文化的黄志华,在接受南都记者访问时已坦言“在1999年已与流行乐坛脱节”,对于千禧年以后的粤语流行曲已经少了一份心思去留意。但他却在个人博客中撰写了一篇词评,细致分析2010年王梓轩演唱的新歌《心足》,林若宁填词的作品。以粤语“足”谐“粥”之意,林若宁在词作中以“吃粥”题材切入,黄志华对他的细腻笔触及眼界视角表示称赞:一句“你缺少葱花的春色勾引,你缺少丁香的幽香轻渗”即换来“未必是方文山才懂玩中国文字”的高赞誉,而“世界灌醉了少年,世界变习惯计算,急于进步发展”这些嵌于情歌之中的句子也被认为带着批判现实之味。黄志华坦言,如果单以《心足》而言,林若宁的词风“仍走不出林夕和黄伟文两位大师的笼罩,有两位大师的影子”,但也看好其具有做林夕接班人的潜力。外间对于林若宁好评多读,而当事人则自评是“内敛的人”,他说:“我没有刻意追求婉约,我是个内敛的人,我很少会写一些很直接的东西。日常生活中我很少说话,别人不问便不会讲。所以我写的东西很难直接。罩着“林夕徒弟”的名分出道,对于数年前尚属新丁的林若宁而言确有帮助,比如包办邓健泓《新居入伙》的全碟歌词,但正如黄志华所指“有大师影子”的印象一样,外界对其个人词作容易有“像林夕”的印象。当年在接到许志安订单《InThe Name Of…》需与林夕各写唱片的一半歌词时,林若宁说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你很讨厌我吗?”因为他认为这明显是让人用来互相比较的案子。林夕在访谈中透露对林若宁的一份期望:“近五六年我都没有再给什么意见了,再给意见就影响很大了。我现在最希望就是他受我的影响减弱,有他自己的一套!”突破发生在2006年。林若宁初入行时会抱有“如果不写情歌便会担心没有人再找我写歌”的心态,但在为张敬轩写完一首《笑忘书》后,他开始意识到“写歌词并不是纯粹为了生存才去写,而是真的有一些题材想写”。于是他开始探索更多写词的可能性,迎来个人创作上的改变———2007年《花落谁家》、2009年《七百年后》,将爱情自然融入保育题材的两首歌在乐坛上获得不错成绩,《七百年后》更是赢了林夕和黄伟文的作品,夺下当年CA SH的“最佳歌词奖”。学者朱耀伟教授在分析林若宁词作时也表示,他慢慢建立起自己的风格。林夕说起林若宁,他很谦虚地说:“我不敢说他是徒弟。”林夕不喜欢以“师傅”自居,连“请教”这类词也会尽量规避。因为同在商台共事的关系,林夕和林若宁在歌词沟通上多了很多便利,“以前在商台共事也有10年,(当时)就会给他讲解填词的一切。我自己写过的歌词、遇到的难题、构思的过程都会说,在他最初入行有机会写歌词时会给意见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林夕与林若宁的歌词散落在不同的歌碟中,有时幸运的话,师徒两人的词作偶尔也会在某张碟中相遇,但并无刻意合作所言。直至2007年,两人在许志安《In the name of…》专辑中开始尝试包碟写词,这种师徒档“拍住上”的合作模式,以及能与林夕在一张专辑中平分产量的林若宁在短时间内受到了关注;2009年,两人围绕同个概念包办歌词的合作方式又再次在李克勤的《Threesom e》中出现,这次除了概念、词作上的师徒携手外,在专辑封面上也双双出镜,是香港乐坛中鲜少见到的合作呈现方式。林若宁在与南都的对话中回忆起这两次包碟合作的经历,他说:“做《In The Name Of…》的时候,我和林夕会有意互相配合来写,直到《Three-som e》时大家已经没有这种想法。做《Threesom e》的时候,李克勤让我们自由发挥,我和林夕便将所有郁结及对社会的不满表达出来。”
林若宁的名称由来
林若宁原名为庞健章,亦即叱咤903总监。当时因为要填词而急需一个笔名,姓“林”是因为林夕希望其徒弟与他同一姓氏,而“若”和“宁”就是随意在杂志中挑选出的字,他称名字是刻意改得较女性化。他称在商台的正职与填词人的身份有冲突,为了不想被其他歌手认得,才使用笔名填词;林若宁只是一位填词人,并不会牵涉其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