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业是最重要的吗?
其实对于大学生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下面来说一下我个人的一些看法。第一点,如果你打算考研,那么学业对于你来说是最重要的。其实很多人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对自己的人生做好了规划,他们有的人想在大学里考研,那么我想对这一部分同学来说,学业对于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考研考的是文化课程,看的就是你的文化成绩,要想考研能够考得上的话,在这四年里,你必须要付出比别人很多倍的努力,要经常泡在图书馆里学习。因为考研这个东西还是比较困难的,它的竞争力非常的大,每一年考不上的人也有很多,不能说你想考研,那么你就一定考的上,还是得靠自己的努力,如果你已经做好了考研的打算,那么学业对于你来说就是最重要的,你在大学里的这四年就要把学业给学好。第二点,如果你打算找一份好的工作,那么实习经验对于你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没有考研的打算,而是想一毕业之后就找一份好的工作,那么我觉得实习经验对于你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现在大家都是大学生,所以会在其他方面有要求,像一些公司在招聘人的时候,就会优先考虑有工作经验的人,如果你有一定的实习经验,那么这对于你来说将会是很大的优势。而且我们去实习会学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就业,也有利于我们后期的发展。可能这个时候对于你来说,学业就不是特别重要的东西,只能说它占比很小。第三点,如果你想创业的话,各种尝试对于你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自己有创业这个想法的话,一定要多做一些大胆的尝试。因为创业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创业成功的话会收获很多东西。当你去尝试各种东西的时候,你的时间花在学业上就会比较少,但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只要你能坚持下去,也是会成功的。
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吗?
应该。大学是我们接触社会的一个过渡性阶段,很多同学以为上了大学就不需要再用功读书了,其实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的,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固然重要,大学成绩也同样如此。大学的绩点会影响很多方面,出国留学、考研、甚至工作等等。现在网络流行的很多说法都是都是思维误区,同学们要尽量避免,切不可被网络思维影响,因小失大。1、没挂过科等于没上过大学大学挂科对于一些同学来说是常事,还放出豪言说不挂科的大学,不算上过大学。事实并非如此,挂科会带来很多连带后果,比如无法拿到奖学金与助学金,班级里评优评先也与自己彻底无缘了,还会影响毕业、考研、出国。2、没逃过课的大学不完整大学逃课现象确实很常见,但是常见并不代表着正确,大学的课程都是有用的,认真上课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减轻期末的复习的压力,让你轻轻松松做到高分。3、大学要多做兼职,积累经验大学业余时间较多,很多同学为了能够让自己积累社会经验,就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做兼职上,但其实大学期间能做的兼职都是一些很简单,没有技术含量的兼职,比如发传单等这种类型的兼职。有些同学甚至逃课去兼职,说实话这种兼职对未来的工作没有太多的帮助,大学期间还是要以学业为重,不要去做过多的没技术含量的兼职。
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心态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不仅要完善自己的个性,全面塑造自己成熟的人格,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使其能够在处理工作及面对压力时,很好的面对!因此,大学生应该具有如下的观念和心态。 学习的心态 学习是大学生最主要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未来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就是财富。因此,掌握知识便就获得了在未来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条件。并且,通过学习,我们获得知识,便就是获得财富。所以说,大学生要在未来的社会上立足,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学习是重要并且唯一的途径。 当然,学习并不单指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思想政治体系、品格体系、方法体系、能力体系及非专业知识体系等等。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当以自己的人生观为核心,拥有自己的自己完全的学习对象和正确的学习方式。 正确的自我认识 正确的自我认识,就是指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实际的认识,能够把“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有机地统一起来。当代大学生由于所生长年代,往往有自傲,自卑,虚荣等不良心理,因此,其需要对自己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大学生只有平静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真的对待自己的优缺点,客观实际评价自己的得失,才会正确的面对现实,才能更快更好地成长。 成长的心态 从成为大学生那一刻起,便决定了其不再是小孩子,十八岁的他们已经迈入了成人阶段。但是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他们,仍然有着极强的依赖心态,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依赖,使得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并且不愿意以一个成人的身份来单独面对社会。 因此,在毕业以后,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他们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因此,在大学时,应该具有成长意识,早一点学会独立!只有如此,才能激发自己的潜力,提高学习能力,学会担负责任。 积极乐观的心态 大学生正处于学习和探索的阶段,遇到挫折和困难是难以避免的。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相当重要,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 所以说,拥有乐观的心态能把不好的事情变好,反之,会把好的事情变坏。心理学家说过,良好的情绪能够保持健康心理的稳定性,进而才能保持更好的状态,从而激发热情,增强创造力,并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大家都喜欢和乐观的人在一起,所以我们更应该有一颗乐观的心。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看到它好的一面,因为它会磨练你的心智,使你变得更强。 合作的心态 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90后,并且其中的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此外,中国所已实行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得许多学生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学习生活,很少有合作的意识。 但现在团队合作是这个社会的所必需的,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只有团队合作,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才能取得成功。中国自古便有“众人拾柴火焰高”,而我们的汉子“人”的结构便是相互支撑,并且众人的“众”,便是由三个“人”组成,告诉我们很多事业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人类群居的特性也告诉我们合作是人类的天性。因此,当代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学会与老师,同学等合作,要有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树立目标并实施 大学与高中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大学,没了高中老师的监督与无微不至的关怀,没了高考的压力和学习的动力,并且很多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就完成了人生的奋斗历程,便会刻意放纵自己,无视学习。实际上,进入大学只是完成了人生奋斗历程的一次跨越,以后的台阶还有很多,路还很长,都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因此,大学生在大学初期,便对自己的目标有个清晰的认识,并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一个简单的规划并去实施,否则就会很容易把自己的四年大好时光白白浪费。 危机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数据显示,我国GDP增长了1.7倍,而社会就业人员总数仅仅增长了9%。与此同时,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却增加了3.6倍。 据专家介绍,由于中国大学的继续扩招,会使得我国应届大学生人数还将逐年增加,进而使得就业缺口继续扩大。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会向着知识密集型社会转变,一部分行业将消失,社会需要的人员将减少。 中国加入WTO后,企业界掀起了新一轮兼并热潮,对此,我们应该客观的对待,优胜劣汰是自然的法则,也是社会的法则。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其应该时刻具有危机意识,加强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才能在这个社会立足。 谦虚的心态 去掉缺点,吸取优点。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句话是:谦虚是人类最大的成就。谦虚让你得到尊重。越饱满的麦穗越弯腰。
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的好学生心态?
在进行讨论之前,“好学生”应该先打上一个引号。以上提到的“好学生心态”,指的是过于重视他人评价、恐惧失误、过度反思、高度服从、习惯性讨好等心态和思维方式。而这一系列“好学生心态”导致的负面情绪和行为,称为好学生困境。相应地,那些目标明确、勤学善思等“好学生”身上的特性显然是值得肯定的。总之,“好学生心态”,不该被看作是对好学生群体的整体否定。
回到“好学生心态”本身,在离开校园后,每个人的社会身份和角色都会发生变化,不断寻找自我期望与社会期望的平衡点,这本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事,甚至可以说是每个人完成社会化,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但是,当“好学生心态”成为一个问题,意味着它打破了个人和社会的平衡,而变成了对个体的一种困扰乃至伤害。这一方面表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敢犯错”,恐惧处于“落后”状态,于是“费尽心思,得到父母老师老板的认可,最终变成了自我pua大师”。而处于这种心态下的年轻人,实际上是活在他人评价的阴影之下,很难有真正的自我。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恐惧失误和冲突,不少年轻人无法正面对待压力和挫折,由此甚至出现一些走极端的行为。媒体报道指出,迫于外界老师同学的压力、家庭中父母给的压力,这些孩子通常以满足他人需求、获得他人正向反馈为目标,甚至有讨好型人格和完美主义倾向。这种情绪长期得不到有效宣泄与释放,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抑郁、焦虑等情感问题。
因此,一个社会的“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多起来,不能只看到个体的困境,也需要有教育上的反思。当然,一些年轻人能够参与“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小组,意识到自己是“受害者”,说明已经有了问题意识和“自救”意识。但是,可能还有不少年轻人仍处于一种“不自知”的状态,这显然更值得关注。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否还在继续培养更多的“好学生心态受害者”?
这并非杞人忧天。比如,时至今日,有多少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依然把“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挂在嘴上?学校教育中,是否仍在过度强调“听话”“服从”?不久前,一段疑似高校教职工查寝室时与学生发生口角的画面引发广泛关注。视频显示,一名年轻男子对一名戴眼镜的男生喊道:“我查寝你就老老实实配合,明不明白?”除了推搡学生,该男子还用手指向在场的男同学,问“哪个不服?”不得不说,“老老实实配合”“服不服”等话语背后的教育思维,在今天并不鲜见。而这些,实际就是在强化一些学生的“好学生心态”。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学生阶段所受到的一些教育思维的影响,“好学生心态”的形成还与社会观念的“规训”有着直接关系。比如,名牌大学毕业生就应该拿高薪;到了一定年龄没有买房就等于失败;“大龄单身”就是有问题……这些观念的存在,也成为一些年轻人“好学生心态”被强化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看到,此前“211大学毕业生自曝5年存款5000元”几乎成了一股清流。因为它意味着对于传统的社会观念的一种挣脱,这实际也是摆脱“好学生心态”的一种“自救”。
一定程度上说,“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小组,是被某种畸形教育思维塑造,又遭遇一些社会观念强力规训的当代年轻人,发出的一种“求救”信号。如何为年轻人减压,如何让年轻人敢于活出独立、自主的自我,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