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八大家之首是谁
韩愈宗元、宋代苏轼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韩愈是唐宋八之首。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
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概括。

扩展资料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
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唐宋八大家排名
1、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是河南安阳人。他是唐代有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同时韩愈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因为杰出的才能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是河东人士。他是唐代有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还因为最终在柳州任柳州刺史的缘故,被人们称为“柳柳州”。
柳宗元的一生留下了600多篇诗文,其中文章成就要高于他的诗句。他的散文有着比较强大的论说性,笔锋比较犀利带着辛辣讽刺之感。
3、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也被称为东坡居士。他在1080年的时候不幸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也曾任职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等职位。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着比较高的成就。他的文章文采十分不错,题材也比较广泛。
4、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他是北宋的文学家,和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起因为文学才能被人们所知,大家称之为“三苏”。
苏洵在散文方面比较擅长,尤其在政论方面比较出众,他的议论比较明畅,笔力也比较强大雄厚,留下了很多优秀作品。
5、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他是北宋的文学家和丞相。他的作品深受父亲和兄长的影响,散文方面比较优秀,比较擅长的是政论和史论。他的风格是比较朴实无华的,同时在书法方面也非常不错。
6、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比较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王安石比较擅长散文,他的作品比较简单精悍,同时也比较鲜明,逻辑性比较强可以很好的说服别人。
7、曾巩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出生于儒学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身居高位,他从小就比较聪明,记忆力也不错,在小时候就展现出惊人的才能。
8、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他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也久负盛名。他算是比较早开创文风的文学家,甚至还成功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最终在韩愈文学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