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著名军机歼-7
二代著名军机歼-72023年新春之际,有两大战区的空军,再次使用二代战机,那种机头进气的歼-7拉出巨大横幅,给全国人民拜年,气氛煞是热闹。空军拉出歼-7来拜年,在互联网上搞得轰轰烈烈,传得沸沸扬扬,但新生代军迷似乎并不喜欢。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这种罕见的“平头飞机”,是陈旧落后的象征,早就成为了古董,或许服役年限比他们的年纪还要大。中国空军现役军机中,二代的歼-7、三代的歼-8,与四代的歼-10、歼-11、歼-16等以及五代的歼-20共存。犹如落后的第三世界、发达的第二世界和霸权的第一世界并存。这个比方打得不一定恰当,但现实就是这个样子。2023年2月,央视国防军事频道播出的专题节目中,借助国内专家之口报道,中国空军现有的歼-7战斗机,将在2023年底之前全部退役。此前,中文网络上突然就出现了大量的推文,声称歼-10A即将退出现役。随即央视在军事频道中播出了歼-10A在换装AESA相控阵雷达,淘汰原先的KLJ-3机械扫描平板缝隙雷达的节目。据此,网传歼-10A战斗机即将退役的推文,自然是经不起推敲的,说穿了就是谣言。只是带V的军事创作者吸引流量之作,对于读者来说,其实毫无参考价值。作为权威视听媒体的央视,报道歼-7这款二代战机,将在2023年底前全都退出现役。这个信息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至于高达200余架规模的歼-7,能否在2023年底之前,全都退役是要打个问号的。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地缘政治环境的日益恶化,中国空军用高性能的四代战机乃至五代隐形战机尽快取代落后的二代战机,当是板上钉钉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典型的二代战机歼-7,曾经是中国空军最为著名的军机之一,不仅大量装备中国空军,也是中国航空人出口创汇的主力机种,被誉为“终极米格-21”。歼-7,被中国航空人改成了数十种不同型号的机型,综合作战性能远超米格-21,改得米格-21这个“妈”,都不认识其“儿孙辈”了。但不管这么折腾,歼-7它总归还是一款二代军机,雷达等航电设备早就落后,起飞重量不足10吨,作战半径只有500-600公里,载弹量1-1.5吨,属于“短腿先生”、“机场保卫者”,不具备在东海防空识别区、钓鱼岛上空等执行战备巡航的能力。加速歼-7退役,空缺的军机,则由歼-10C、歼-16等四代战机来补缺,特别是扩大五代隐形战机歼-20的规模,能够极大地提升中国空军制空和对地/海综合作战性能,在东北亚上空力压他国装备的F-35隐形战机,堪称具备重大的战略意义。央视此前披露的歼-10战机上的KLJ-3机械扫描平板缝隙雷达将被淘汰,换装探测目标距离远、精度高的JKL-24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改造提升的歼-10A改型或许刚好就补上歼-7退役的数个战斗机航空旅。待成飞公司完成200架规模歼-10A换装雷达项目,中国空军就将拥有200架性能接近歼-10C的歼-10A改型战机,揣测性能将不输同为单发的F-16C/D战机,能够与这款经历过实战的国外著名军机在空中一决高下。当然,退役的歼-7,一部分军方将作封存处理,一部分会成为地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馆藏军机,一部分会被改造成大型无人机。歼-7改无人机,在携带导弹和航弹时,具备对地攻击性能。当然,必要时将冲在其他军机前面,能消耗对手价格不菲的远程防空导弹。保障其他先进军机的安全,在有可能实现祖国统一中,发挥自身的最大价值。歼-7,淡出军机的历史舞台,是军方先进战机大量入列的必然趋势。歼-7,“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作为二代名机,为许多军事爱好者所记住。
歼-7系列战机,
歼-7系列战机歼-7战机是我国空军装备发展中的代表之一,为维护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整个服役期间,该战机先后出口至亚非地区众多国家,累计完成500多架出口。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经过多方沟通终于从苏联获取了米格21战机及其相关技术。期间,沈阳飞机设计所从苏联方面得到13吨重的大量图纸并立即进行全面翻译。直到1964年,我国才利用上述资料和相关配件,成功组装了首架米格21战机并实现首飞目标。而到了1966年,首架米格21仿制战机实现了首飞任务,并最终获取了歼7的代号。为应对不确定的国际局势,歼-7的研发被转移至成都飞机设计所等单位实施,从而开启了传奇经历。在上世纪70年代初,132厂共量产了34架歼-7I系列战机,不过受制于多种技术改进所限,该战机滋生了不少隐患。空军本来不想接收歼-7I战机的,但由于得到重新技术标准调整,还是让其成功服役。此后,许多亚非地区的国家纷纷打起了歼-7系列战机的主意,比如埃及曾于1980年以2亿美元敲定了60架,由此打开了外销局面。这项军备交易不仅为我方带来巨额收益,而且推动设计理念的彻底改变。再比如约旦以2.2亿美元,采购了80架歼-7战机,当然这主要由伊拉克空军所用。为进一步提升该系列战机性能,国内曾同英国达成了改进的协议,期间由于外汇紧张而不想要继续购买歼-7IIA这款升级版本。还好约旦及时向我国抛出了采购战机的橄榄枝,于是我方以歼-7IIA为基础而搞出了歼-7M这款战机。据了解歼-7M战机的推出受到国外高度关注,巴基斯坦等许多国家纷纷提交了订单,从而推高了战机出口。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611所通过实施结构改进等,逐步推出了歼-7E这款新型战机。据悉,该战机更新使用大量国产装备,整体性能更加出色,引起邻国巴基斯坦的关注。2002年,611所又一次打造了歼-7G这款终极升级版机型,其与歼-8F这款机型一道被广泛出口至孟加拉国等国。2013年后,军方将歼-7系列战机生产线彻底关闭。歼-7战斗机大致可分为3大发展阶段,最终成为我国战机外销的明星。在其研发进程中,611所的技术能力被有效提升,终于设计出了歼-10和歼-20两款重要机型。
中国歼-7战斗机有哪些缺点?
1960年末至1961年春,为了缓解与美国对峙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赫鲁晓夫向中国表达了缓和两国关系的意愿,自1959年来一度剑拔弩张的中苏关系稍见好转,虽然两国在1961年秋苏共召开22大时便因中国反对批判斯大林而再度闹翻并彻底决裂。但对中国空军而言,这段为时不到一年的“二次蜜月”却给他们送来了一个极为珍贵的礼物――米格21战斗机。1962年,直接从苏联引进的12架米格21战斗机开始以“歼击7型”战斗机的编号加入中国空军服役。而当时它最主要的作战对象便是凭借着自己过人的高空性能时常游弋于中国上空的美制U―2型高空侦察机。应该说,在60年代初期,不要说在中国空军中,就是以当时的国际标准来衡量,歼7也堪称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战斗机。但是,从1963年冬季至1964年初,歼7飞机在其参加的一系列高空作战中陆续暴露出其升限留空时间短、高空高速性能差、没有雷达和高空机动性差等缺陷。另外,在作战火力和起飞着陆性能上也有待加强和改善。实际的作战需要压倒一切!刚刚开始尝试完全独立自主的中国航空工业立即以米格21为基础开始着手进行新一代战机的开发工作。
中国歼-7战斗机的型号有哪些?
歼-7战斗机型号众多,主要有:I型、Ⅱ型、Ⅲ型、ⅢA型、B型、M型、E型、G型、P型、PG型和教练型歼教7等。其中Ⅱ型是I型基础上改良弹射坐椅和减速伞,还有加大推力的涡喷7乙型发动机、Ⅲ型米格-21MF型的仿制版,装备P-13F-300型发动机的仿制版涡喷13发动机,由于跟巴基斯坦合作的C/CP型没有原型机,后来Ⅲ型又改称C型、ⅢA型又称D型,为Ⅲ型的基础上改良航电和装上增加推力的涡喷13F1型发动机的改良型、B型跟M型都是Ⅱ型装上西方航电的改良型。B型最初是出口约旦的M型机,因时间紧迫而出现的中介改良型,后来也有以此标准出口,B型跟M型最主要的分别是只有一对翼下挂架,巴基斯坦采购版本称为P型,主要是以意大利多功能雷达换装M/P型的测距雷达,也适用于后来的PG型。C型则是M型为基础改机头两则进气道,是中巴合作的CP型的中国航电版,没有生产原型机,后来又把歼-7Ⅲ型称作C型、Ⅵ型又称E型,主要改进是机翼。将过去米格-21的大后掠三角翼改成了双三角翼、及增加机翼结构油箱,能够在不加配重的情况下挂载霹雳8型导弹、MG型为E型出口型,巴基斯坦采购版本称为PG型,可选用英国马可尼公司或意大利多功能雷达。G型为E型的基础上研制的改进型号,采用了头盔瞄准器、仿制的以色列EL/M2001多普勒雷达和Ⅲ型敌我识别器,能较好地发挥霹雳8乙型导弹的离轴锁定能力,外观上最大的差别是整片式风档、EB型跟GB型皆为中国八一飞行表演队表演专用机。FS型跟MF型都是以歼七机身制作的实验机,主要方向是改良机头进气不能安装大型雷达的缺点,FS型使用Ⅱ型的机身并改良为下颌进气道,只改造了一架测试用飞机,另一个机头部件供静存试验用、而MF型则使用E型的机身,并改为机腹进气道,也修改了机翼的形状,没有制造出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