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中对比度的含义是什么?怎么理解?
简单的说,灰度是个绝对值,8位色的灰度就是从黑(0)到白(255)共有256个等级。这256个等级画在白纸条上很好理解,一边是涂黑的,一边是纸的原白,但在显示器上就有问题了。在显示器上,黑就是显示器完全不亮,这个简单。但白就不好定义了(究竟多亮算白?),这在不同的显示器上(或者显示器亮度调节的不同)有不同的结果。假设有这样一台显示器,它最亮时(就是输入255时)能够达到1000W灯泡那么亮(这也是它的最高亮度了),那么它的动态范围就比最亮时只能达到500W灯泡亮度的显示器要大。所以对显示器来说,动态范围就是它能达到的最高亮度与全黑的比值(当然在这个范围内的亮度变化应该完全随信号线性变化)。动态范围主要是用来衡量受光者(如相机里的感光器件)与发光者(如显示器)的,并不用于已数字化的图片。因为无论感光器件有多高级,动态范围有多大,即使它接收的图像有足够大的亮度差(例如蓝天中的一片白云与近处岩石后面的阴影被摄入同一幅图像),只要它被数字化为8位图像,那么这幅图像仍然只有256级灰度。这也就是说,感光器件的质量水平不同(就是动态范围不同),它们提供的256级灰度反映的 “实际的亮度差“ 是不一样的。从这一点而言,当然感光(发光)器件的动态范围越大,就越能更真实的记录(显示)自然界的亮度变化。对比度是一个相对值。就一幅图片而言,它反映了图片上最亮处与最黑处的比值。假设这幅图片上最亮与最黑之间的变化是均匀的,如果这个比值没有超过显示这幅图片的显示器的动态范围,那么我们看这幅图时会说它有充分的层次。如果这幅图片上最亮处与最黑处的比值超过了显示这幅图片的显示器的动态范围,那毫无疑问,偏亮的部分就已经达到了显示器的亮度极限,那更亮的部分也不会更亮,这部分的层次就会丢失。
遥感影像处理总体技术路线
本项目所使用到的 79 景 SPOT 5_2.5 m 卫星影像数据是由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提供的 1A 级数据,只经过了探测器的均衡化处理。为了进行多元数据的复合,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必须对影像进行正射校正、建立地理坐标。针对单景全色与多光谱数据是同步接收到的,其图形的几何相关性较好,影像处理采用先配准融合、后纠正的顺序,主要包括影像的配准、融合、正射纠正和镶嵌、裁切等。影像处理总体技术流程如图 4-1 所示:图 4-1 影像处理工作流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