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宣学

时间:2024-11-17 11:35:41编辑:奇闻君

中国地质大学院士名单

在校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   
赵鹏大 金振民 殷鸿福 翟裕生
於崇文 张本仁 莫宣学

  在校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4人)   
杨遵仪 赵鹏大 汤凤林 桑隆康 鄢泰宁
  在校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1人)  
 赵鹏大
  在校俄罗斯工程院院士(2人)  
 汤凤林  李砚耕
  兼职院士(12人)  
 袁道先 张宗祜 金庆焕
常印佛 刘光鼎 刘广润
张国伟 郑绵平 汤中立
苏义脑 欧阳自远 杨文采
  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生中的“两院”院士(26人)   
李廷栋 区域地质学家 张彭熹 盐湖地球化学家
刘宝珺 沉积学家 孙大中 前寒武纪地质学家
马宗晋 构造、地震地质学家及减灾专家 秦蕴珊 海洋地质学家
傅家谟 有机地球化学家及沉积学家 马 瑾 构造地质学家
张本仁 地球化学家 殷鸿福 地质古生物学家
欧阳自远 地球化学家天体化学家 汪集旸 地热学家
张弥漫 古生物地层学家及古脊椎动物学家 叶大年 矿物学家
戎嘉余 地层古生物学家 程国栋 冰川冻土学家
陈 旭 古生物与地层学家 钟大赉 构造地质学家
金振民 构造地质学家 杨文采 地球物理学家
卢耀如 水文地质学家及工程地质学家 胡见义 石油地质学家
汤中立 矿产勘察专家及矿床地质学家 郑绵平 矿床地质学家及盐湖学家
金翔龙 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学家 马永生 石油地质学家
莫宣学 岩石学家


  曾在我校任教的“两院”院士(17人)   
冯景兰 矿床学家及工程地质学家 尹赞勋 古生物学家及地质学家
袁见齐 矿床学家 傅承义 地球物理学家及地震学家
秦馨菱 地球物理学家及地震学家 池际尚 岩石学家
马杏垣 构造地质学家及地震学家 张炳熹 矿床学家
涂光炽 矿床学家及地球化学家 郝诒纯 地层古生物学家
曾融生 地球物理学家及地震学家 刘光鼎 海洋地质学家及地球物理学家
丁国瑜 第四纪地质学家及地震地质学家 刘宝珺 沉积学家
马宗晋 构造、地震地质学家及减灾专家 金翔龙 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学家
胡见义 石油地质学家 杨遵仪 古生物学家
王鸿祯 地层古生物学家


莫宣学的科研项目

主持关于青藏高原的科研项目:1.参加珠穆朗玛地区科学考察(1974)及罗布莎铬铁矿外围与雅鲁藏布蛇绿岩填图(1975-1978)2.青藏高原构造演化、隆升与岩浆热事件若干问题研究(地矿部重点基础项目,1992-1995)3.西藏冈底斯带碰撞造山过程的岩石探针研究(博士点基金项目,1995-1997)4.冈底斯带中段晚白垩世以来构造-岩浆作用、深部过程与高原隆升关系的研究(地矿部重大基础项目课题,1996-2000)5.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8-2000)6.滇西若干地区新生代火山岩中深源岩石包体及其构造意义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2004)7.青藏高原碰撞过程及资源效应(国家973项目课题,1999-2003)8.主碰撞带壳/幔物质交换作用与成矿效应(国家973项目课题,2003-2007)9.“三江”地区火山岩与成矿研究(地矿部重点攻关项目课题,1986-1990)10.“三江”中南段火山岩、蛇绿岩及成矿研究(地矿部重点攻关项目课题,1991-1995)11.西南“三江”中南段铜金等矿产快速勘查评价示范研究(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专题,1996-2000)12.“三江”区域岩石地球化学分区研究(地矿部重点攻关项目课题,1996-2000)13.青海东昆仑中段成矿地质背景与找矿方向研究(地矿部项目,1995-1997)14.东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及地壳生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项目,2001-2003)

中国西安地质大学院士

7月9日下午,地大赴西安实践团来到长安大学地学大厦,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汤中立院士进行了亲切交谈,汤院士热情接待并填写了校友寄语卡,随后为母校六十年校庆送上了诚挚的祝福。汤中立院士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他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学习生活。1952年9月,他进入了北京地质学院,开始了他对地质学的学习、认识和理解。其间,他曾聆听过李四光、孙云铸、谢家荣、尹赞勋、袁复礼、冯景兰等学者的演讲或教诲,他们献身地质科学的精神,以及在地质实践中所表现的科学态度,成为汤院士一生的榜样。尤其是著名的地质学家、我们的前校长李四光先生在一次讲演时,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应当成为新中国的“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李四光先生希望同学们成为新中国优秀的地质学家,像神话中的“土地神”一样,熟悉和掌握脚下的地球。汤中立对这次讲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至今日,汤院士每当提起这段时光,脸上还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说,李四光先生是他一生的榜样。随后,汤院士向我们介绍了他参加工作后的情况。汤中立院士长期从事矿产勘查和地质矿产研究工作,是中国镍矿工业和甘肃省金矿工业的开拓者之一,其重大贡献是对金川镍矿的发现和二矿区深部隐伏矿体的勘探和突破,使该镍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镍矿。据汤院士回忆,当时正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汤院士保守地估计了当地镍的储量为2.5万吨,但是后来的专家却给出了5.0万吨的储量预测,而县里的领导却向上报了20万吨的储量预测。汤院士告诉我们:当时储量在5.0吨以上的镍矿已经是属于我国的大矿。上报了如此大数目的预测汤院士心里也十分忐忑,但是经过后期的勘察,当地探明储量为140万吨!其中包括90万吨镍和50万吨铜!如今,金川矿业已经年产值达到了1100亿元,探明储量在550万吨以上。汤院士一生致力于镍矿的研究,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因为这样杰出的贡献,汤院士先后荣获甘肃省委、省政府科技先进工作者;地矿部全国地矿系统劳动模范;甘肃省政府、地矿部联合授予“祖国镍都开拓者”荣誉称号;甘肃省优秀专家;国家出版局著作出版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家荣誉奖;金川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谈到这些荣誉,汤院士只是莞尔一笑,并且谦虚的说:“能够取得这些荣誉,是三分靠实力、七分靠运气”,他还说地质学者要发扬“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的地大校训,在地质工作上要一丝不苟,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在随后的时间里,我们向汤院士赠送了地质大学的书签,汤院士十分高兴。汤院士还热情的为我们填写了校庆六十周年校友寄语卡,并与实践团成员一一合影留念。在采访的最后,我们通过手中的摄像机为汤院士录制了杰出校友献礼校庆的视频,汤院士在视频中表达了对母校的热爱以及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整个访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采访活动,每位实践团的成员都很激动,通过与汤院士的交流,我们欣赏到了院士的风采,增长了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南京市第三中学的知名校友

原南京六中部分杰出校友简况●戴安澜将军,被周恩来总理称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张逢铿博士,第一个登上南极的中国人,并以其姓氏命名山峰;●金庆民博士,女科学家,著名地质学家,世界上第一位深入南极腹地、探索南极第一高峰——“文森峰”的女性,三次赴南极考察,为我国地质事业和提高我国对南极研究的国际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事迹编入《世界名人录》和《中国名人字典》。;●冯理达教授,被美国总统誉称为当代居里夫人的冯玉祥将军的女儿;●王元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自1958年始,王元和华罗庚合作,研究了数论方法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特别是高维空间数值积分的近似计算方法,现称华-王方法),其成果获陈嘉庚物质科学奖(1990年)。;●戴皓院士,著名军事科学家,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自动化网专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国宝,原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书记。现任国家能源委员会委员,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吴慧芳,上世纪五十年代学习英雄,为抢救国家财产而奋不顾身以致严重烧伤的女大学生;●黄永山,恢复高考的南京市文科状元(进入北大,曾为国家经济政策智囊团成员);●陈维亚,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副总导演 2014南京青奥会开幕式总导演;●武忠弼,著名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德国自然科学院院士,与裘法祖院士一起被人称为“同济双璧”;●侯为贵,现任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殷维翰,著名地质学家,科普编辑;●冯成湜,化工专家,曾任上海震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其事迹收入《中国当代自然科学人物总传》;●胡玉章,留美硕士,南京大学教授。1954年,放弃美国的高薪工作,回国效力。当时中美尚未建交,经周恩来总理帮助,从英国大使馆办成手续回国;●程良骏,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水利专家、我国第一位水力发电、水力机械专业博士生导师。其主要事迹载入英国剑桥大学的《世界名人录》;●吴鸿适,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伊利诺大学博士,我国著名微波电子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评议委员会成员;●周庆祥,1926年在南京安徽公学任教。1934年秋,江西省教育厅考送公费留学生,周庆祥以优异的成绩成为该年江西省5名留学生中唯一的一名化学留学生,同年8月赴美,在密西根大学专攻化学工程,1936年获硕士学位。1937年1月,入麻省理工大学化学系当研究生,选修该系所特有的高级课程。10月,转学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化工系高压物化反应研究室当研究生,1939年12月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接着任助理研究员,致力于高压高温下纯蒸汽和混合蒸汽的压缩性研究和低温条件下热力学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周庆祥博士是我国化工方面,特别是化工热力学方面的权威;●侯学煜,著名植物生态学家、地植物学家;●沈世猷,南京市政协原驻会常委。抗战胜利后,身为国防部一厅中校参谋,秘密参加中共地下军事情报工作。1949年1月,打入国民党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作战部门,获取了敌军从芜湖到安庆之间的江防部署图等重要情报,为我军渡江选择登陆突破口做出了贡献。南京解放后,毅然随敌撤退至上海,为解放上海继续及时提供重要情报。被评为“2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南京英雄模范人物”;●吴象,1922年1月生。原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仁峰,著名影视明星王祖贤的曾爷爷,是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者,参加了同盟会,金陵举事前,为制弹药失左臂,人称“王一手”,后来致力于教育事业,在故乡安徽舒城创办舒城中学,为乡人所敬。民国2年(1913年),仁峰出任南京安徽公学校长,不久全国掀起讨伐袁世凯斗争高潮,辞去校务参加讨袁;●许永璋,著名学者、唐诗研究专家、诗人,安徽桐城人且桐城文派方姚传人。先生年生,1936年毕业于无锡国立专科学校。曾先后在桐城中学、安徽师范学院、南京安徽中学、南京六中任教;●许可久,1944年任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青木关附属中学初中部训导主任,次年任该校部主任。抗战胜利后,回武昌任市政府秘书。1946年兼任武昌救济院长。同年加入辛亥首义同志会。 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北文物整理保管委员会保管员。1953年6月,被聘为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成中英,美籍华人学者,哲学史家。1946 -1948年在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就读,这所学校后来改名为南京市第六中学;  ●方菊芬,话剧女演员。儿童剧表演艺术家,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开创成年演员表演儿童形象之先河。抗战爆发后,逃难到四川,进入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师范部。

上一篇:战龙之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