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阅读地质勘察报告
以下是一些应该重点看的内容和数据:1、 直接看结束语和中的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地基类型以及基础砌筑标高。从持力层土质提供的承载力特征值大小可以初步判断该土质的好坏。一般认为不小于180Kpa 的为好土,低于180Kpa 的土可认为土质不好。天然地基无法满足要求时,可采用一些地基处理方式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2、 结合钻探点号看地质剖面图,并一次确定基础埋置标高。以报告中建议的最高埋深为起点,画一条水平线从左向右贯穿剖面图,看此水平线是否绝大部分落在了报告所建议的持力层土质标高层范围内,以此确定基础埋深。对于局部未进入持力层的小部分回填土,可在验槽时与勘察单位共同协商,采取局部清除,用级配砂石替换等方法处理。3、 看结束语或建议中对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地基,是否有液化判别。这条很重要,没有的话要让勘察单位重新补充且明确液化判别。4、 重点看两个水位――历年来地下水的最高水位和抗浮水位。历年来地下水的最高水位,在设计地下构件如地下砼外墙配筋时要用到,来计算外墙受到的水压力。当估计建筑物有可能抗浮不满足要求时,一般要用到抗浮水位。5、 对于结束语或建议中定性的预警语句,必要时将其转写进基础的一般说明中。如: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基槽边界条件较为复杂,应妥善选择降水及基坑边坡支护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观测,降水开始后需经设计人员同意方可停止,等。6、 了解结束语或建议中场地类别、场地类型、覆盖层厚度和地面下15m范围内平均剪切波速,尤其是建筑场地类别,在电算时要用到。7、 了解持力层土质下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
地质勘查报告包含哪些内容
主要是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地下水对桩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判定水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其对基础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等,为该楼宇的地基基础设计提供建议及相关参数。地质勘查报告包含的内容如下:1、对基坑工程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岩土层埋藏条件、分布和特性作出综合分析评价。2、阐明地下水的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与地表水间的联系以及土层的渗流条件。3、提供基坑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各岩土层物理、力学试验指标的统计值和计算参数的建议值。4、阐明填土、暗浜、地下障碍物等浅层不良地质现象分布情况,评价对基坑工程的影响,并对设计、施工提出建议。5、分析评价地下水位变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形成的流土、管涌、坑底突涌等现象,并对设计、施工提出建议。6、对支护方案选型、地下水控制方法、环境保护和监测提出建议。7、勘察成果文件应附下列图件:(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2)工程地质柱状图。(3)工程地质剖面图。(4)室内土(水)试验成果图表。(5)原位测试成果图表。(6)其他所需的成果图表,如暗浜分布、地下障碍物分布图等。法律依据:《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五条地质勘探单位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第六条从事钻探和坑探工程作业的地质勘探单位应当具备钻(坑)探地质勘查资质,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