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校服越来越丑
校服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学校以防学生会有攀比心理,穿校服则可以避免着装上的攀比。学校的校服质量存在很多问题。学校最重视的是教育,是孩子考试的成绩,但是他们毕竟是孩子,他们懂得什么是好看,喜欢穿好看的衣服,毕竟现在的时代孩子们是不缺乏好看的衣服的,这些好看奇特的服装和校服对比,孩子们就会嫌弃校服的普通、难看。相比日本、韩国这些国家的学校校服,这些国家的校服都很时尚漂亮,这一点我国学校是可以学习借鉴的。攀比风不仅仅在孩子这个群体中存在,孩子的父母也追求时髦的物质和衣服,这一点也会影响着孩子。小孩对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是有限的,统一着装会断掉他们的心理,让学生有更多精力去学习文化知识,这才是最重要的。曾经有专家检测了6个学校的校服,其中有4个校服不合格,里面含有的有毒物质超标,做工质量也很差,容易撕裂,不透气,价格还略微偏高,这一点很多学校都需要改进加强。校服最早起源于欧洲。学校为了规范管理,统一的着装。一般在学校的重大活动中会要求学生统一着装,一般学校校服有该校校徽,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形象。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穿上校服能够展现学生精神抖擞、活力飞扬的一面,也是学生青春时代的专属标志。
全国最丑校服第一名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High School Attached to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东北师大附中、东师附中,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是吉林省重点中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50年,其前身可上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长春市第三中学和松北五省联中。初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后易名吉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春市第66中等,1980年7月正式恢复校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截至2021年,学校有自由、青华、明珠、净月、新城、北京朝阳、深圳七个校区,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国际部、艺术部等多个学部,总占地面积44余万平方米。全校有一线教职工1600余人,在校学生16000余名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前身可上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长春市第三中学和松北五省联中。1950年4月,东北师范大学筹建其附属中学,筹委会成员有著名学者公木、吴伯箫、陈元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