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阎宝航社会公益基金会的发展历史
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经历了爆炸式的经济发展,打破了很多原有的社会福利机制,并产生了不少社会弱势群体。面对接应不暇的救助需求,上海市民和其它城市的居民提出了建立一个非营利慈善机构,以应付福利体制捉襟见肘现状的倡议。为了响应这个倡议,一九九一年,阎宝航的儿女和生前好友们提出成立上海阎宝航教育基金会的要求。上海市政府在调研后认为确有必要,对基金会的成立给予了很大支持。上海阎宝航教育基金会于一九九一年四月一日正式成立。如今由亲朋好友所捐的3000万元人民币善款已成为受助病人和学生脸上的笑容。这其中就包括:1992年,为摆脱上海市齿科技术的落后状态、提高社会口腔医疗卫生水平,基金会资助十位上海牙科技术人员赴日本培训,学习先进技术;1994年,基金会在暑期开办音乐学习班,以此资助上海青少年音乐教育;从该年起,基金会每年向上海徐汇区捐款20-40万元人民币以资助该区贫困的中学生;1995年,基金会向辽宁省海城市中学捐资30万元人民币,建立“宝航图书馆”和“益智馆”;1995年,9月辽宁海城遭受严重水灾,基金会闻讯立即捐资、捐物达100万元;1995年, 基金会向辽宁海城市捐赠价值300万元的广播器材;1996年,基金会资助创办的“阎宝航学校”在无锡太湖边落成,以改善当地教育水平;1999年,基金会向辽宁省海城望台乡重点中学赠送配备一个计算机室、一个多媒体语音室、一个钢琴音乐教室共捐款项的30万元人民币;2001年,基金会向位于广西贫困山区马山县小学捐资11万元人民币修缮校舍;2005年,3月经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批准,阎宝航教育基金会更名为上海阎宝航社会公益基金会,随之决定增加两个救助领域:残障人士救助和传染病的预防;同年,基金会资助神经肌肉患者朱常清女士赴法国参加世界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大会,并向她提供必要参会和日常的硬件设备达七万余元;同年11月12日,基金会和上海常青基金筹委会联合上海美国商会,为上海神经肌病患者组织“不同的一天”活动,此次活动是上海市首次为神经肌病患者组织的集中互动活动。2006年,基金会与常青基金筹委会签订为神经肌肉疾病(MDA)患者筹款及宣传的合作协议,以便于协调对此特殊人群的捐助;同年10月,基金会与广西省政府合作向偏远地区的艾滋病患者捐赠价值一百五十万元的艾滋病首选中药“唐草片”和像南宁市三家甲级医院捐赠三台价值120万元的2000型自体输血机。2007年,资助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百色高中和百色民族高中的300名贫困家庭的学生生活补助费30万元人民币。在上海市社团局和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的的大力支持下,基金会由理事会领导,由基金会的十多位干部进行管理。目前,基金会的工作得到了数十位志愿者协助。基金会每年平均筹款额约二百万元人民币,为此本基金会已跻身于中国优秀慈善机构的行列。相信在阎宝航先生于一个世纪前打下的基础之上,基金会定会不断发展壮大,并在今后不断地向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救助。诞生于危难一个世纪前,中国的传统理念受到来自西方新思想的挑战,这使得一代又一代中国年轻知识分子们奋发求索,希望为身处灾难的祖国找到一条出路。这其中不乏传奇式的人物。一位来自中国东北的男青年就是这支图强大军中的一员。他出生于上世纪末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因家贫无力供其上学而为人放猪。不知多少次他被同龄人朗朗的读书声吸引到村里那间私塾教室的窗下。当私塾先生惊喜地发现这位窗外“旁听”者的成绩居然超过了正式生的时候,善良、惜才的私塾先生免费接纳了他。后来在奉天读师范的他接触到了基督教的一些教义和“五四运动”所带来的最新诉求,特别是“服务社会”和“教育救国”的思想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坚信只有教育能够让中国摆脱军阀混战和日俄殖民统治的痛苦局面。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东北仍处在封建军阀和日俄殖民者的重压之下,战争、饥饿和疾病使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挣扎在死亡的边缘,无数的儿童失学而流浪街头。出于义愤、出于同情,这位师范优秀毕业生毅然决然放弃高官厚禄的诱惑,孜身一人、赤手空拳,办起了“奉天贫儿学校”,免费接纳穷苦子弟入学。一时间,这位年轻办学者的名字传遍了奉天城,著名的郭松龄将军夫妇就是此时成了该校校董的。大名鼎鼎的少帅张学良也被他的善举感动,不但他本人慷慨解囊,还让奉军中的高级将领带头捐资。从此,这位年轻校长的一生就与“慈善”联系在了一起,他,就是阎宝航。1936年当日本军队占领沈阳时,“奉天贫儿学校”已发展成为拥有四个分校和一个试验工厂的完善的教育机构。当时约上千名在校生目睹了学校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被关闭的情景。至此该校培养出了上万名毕业生,很多人日后成为了杰出人士。1935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阎宝航成为第一位由中国人担任的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日军占领奉天后。他追随张学良在关内组织抗日救亡运动。在南昌举行的一次会议上,阎宝航给蒋介石夫妇留下深刻印象。看重他是张学良的高级幕僚和他的基督教背景,阎宝航受到蒋介石和蒋夫人宋美龄的钦点,邀他出任新生活运动总干事。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里,阎宝航充分利用他的地位救助和营救了不计其数的人,这其中有年轻的学生、流亡者、落难的文人志士以及含冤入狱的人们。从南昌到上海,从南京到武汉,他把大撤退变成了大营救。在重庆,他还担任防空救援组的成员,每当日机轰炸重庆,他都要负责善后救济,亲临现场指挥运尸。而他在重庆的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无数难民的避难所。阎宝航夫妇倾其所有维持这个家的开销。薪水不够用,就上街变卖家当。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用“阎家老店”这个称谓来赞誉阎家的善举。1943年的重庆已成为了东方卡萨布兰卡。就在有些人为金钱、权力和名誉而战的时候,阎宝航已敏锐地察觉到中国战场和世界其它战场已到了相互可牵动全局的程度。他以高超的社会活动力于1941年5月获取了德国进攻苏联的秘密情报——巴巴罗萨计划,并成功转交斯大林,为苏联军队迎击德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此后不久,他再次获取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军事部署的详细情报,这加速了苏联红军对东北的解放和日本的投降。再次使成百万的生灵免于涂炭。这是改变世界命运的壮举,书写了世界战争史和人道主义史的新篇章。1995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命令授予阎宝航“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勋章,以表彰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所做的贡献。抗战胜利后,阎宝航于1947年被选为辽北省政府主席。从1949年起在北京历任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条约委员会主任和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面对求助者,功成名就,已至暮年的阎宝航仍然有求必应。他不但用自己的薪水接济他们生活,还为那些冤假错案的受害者们鸣不平。对于阎老的仗义执言,就连周恩来总理都不无褒扬地请他不要再当“老牧师”了!阎宝航的一生跨越了不同的历史时期,见证过日本人的不可一世、美国人的短见、国民党的瓦解和共产党人的崛起。他一生建树颇丰,但让我们最难以忘怀的还是他那颗悲天悯人的心。他那“待人至诚,助人为乐”的精神使他这样一个通过自我奋斗而成功的人与无数人的命运联系到了一起。阎宝航的慈善事业1918年4月18日阎宝航创办了奉天贫儿学校,办学宗旨是:“专收无力就学之贫苦儿童,授以生活必需之知识技能并注重道德教育,已完全其人格”,对学生不收学费,还免费供给书籍、文具。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贫儿学校已经发展为四个分校和一个工厂,培养学生一万多人。当时在奉天城里有很多贫苦的家庭妇女,迫于生活不得已外出工作,但他们的幼儿无人照顾,1927年阎宝航和郭松龄的夫人韩淑秀发起创办了奉天工儿院,由韩淑秀、阎宝航分为正副院长。工儿院设有院医、保姆、看护妇、厨役、女役、院丁等,对工儿除组织游戏外,还进行幼稚识字和儿童礼法教育。在十五年的流亡生活中,阎宝航对流亡关内的东北难民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九一八之初他为难民解决吃住穿衣问题,到南京后当同乡和熟人找上门来,他总是设法解决他们的困难。 到武汉、重庆后,他筹设东北难民救济委员会。他呼吁当局重视难民的救济,1939年行政长孔祥熙拨款30万元建立难民纺织厂,安置难民200余人。在重庆期间,阎宝航除任国民军委会政治部战地党政设计委员外,还曾任国民政府中央赈济委员会顾问、重庆市动员委员会设计委员、陪都劝募公债运动主任干事、重庆市空袭救护委员会抚济组组长等职。1941年6月5日,日军对重庆进行夜间空袭,造成了数千人在防空隧道里窒息而死的大惨案。时值盛夏,臭气逼人。负责善后的阎宝航亲自在现场指挥运尸,一连几昼夜不曾合眼,竟昏倒在泥水中。从事民众福利服务,这符合他的思想感情。他在这些岗位上,竭尽全力,做了许多有益于穷苦民众的事。阎宝航的一位老友曾这样评论:那时男男女女诸色人等,各路英雄好汉,没饭吃的落魄豪杰、流浪街头的志士,全到阎家吃一碗饭,喝一口水。老阎是万家生佛。他有孟尝君的风度雅量,却没有孟尝君的资财。1942年为了支撑这个家不断增加的开销,阎宝航开始在大明公司兼职。月薪为五千元,约为当时机关待遇的十倍。但这似乎也没能改变阎家日趋捉襟见肘的财务状况。阎夫人时常还要变卖家里的器物才能渡过月末。对于阎家的仗义疏财,早在南京的时候,周恩来就开始把阎家尊称为“阎家老店”了。在此暂住和长住过的众多名人志士中有沈钧儒、范长江一家,陶行知一家、杜重远一家以及李公朴的夫人和孩子,高崇民、卢广绩、于毅夫、韩乐然等等。至于为来此落脚的人们养伤、找工作、治病、甚至娶妻之类的事情就更是不胜枚举。阎宝航与张学良将军早在1916年,时任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干事的阎宝航结识了少帅张学良后,两人经常一起参加青年会各项活动。当阎宝航于1918年在奉天开办贫儿学校时张学良闻讯慷慨解囊,并发动军政各界友人资助阎宝航的慈善事业。当东北名将郭松龄起兵反奉失败后,郭本人和妻子韩淑秀双双牺牲在小河沿。阎宝航和张学良营救未果悲愤万分,阎宝航决定出国留学张学良慷慨资助,张学良在阎宝航离开时痛苦道:你们都可以走,我去哪啊?1929年在英国留学的阎宝航得知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被炸死后,阎宝航毅然决然终止学业,提前归国,以助张学良一臂之力。抗战全面爆发后,阎宝航紧密配合张学良秘密活动组成了东北抗日义勇军;1936年当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身陷囹圄,阎宝航全力营救张学良四赴奉化面见蒋介石,营救未果,成为他毕生的遗憾。1991年当阎宝航之女阎明光受邓颖超女士委托赴美国夏威夷看望张学良时,张将军深情地询问有关阎宝航的消息,并建议成立阎宝航教育基金会以纪念阎宝航先生助人为乐、待人至诚的精神。百年老店,后继有人为了纪念阎宝航先生,继承和发扬他的“待人至诚,助人为乐”的精神,1991年在阎宝航的子女和生前好友的倡议下,上海阎宝航教育基金会宣告成立。年已九十的张学良将军为基金会题写会名。自成立以来,基金会已向急需救助的人群给与了现金和实物捐助,金额总数已达3000多万元人民币,善款全部来源于阎宝航先生的亲属、朋友的无私捐赠,且全部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东北军将领王以哲有儿女吗?
有,儿子不幸去世,女儿为政协委员王以哲(1896—1937),原名蓬峤,字鼎芳,吉林宾县(现属黑龙江)人。王以哲是东北军的高级将领,也是张学良的亲信部属。历任东北陆军步兵第十九师中将师长兼第七旅旅长、六十七军军长等职务。在铲除亲日派“杨常事件”中,王以哲是参与者之一,并领导了“夜袭挑马渡”、“榆关之战”等著名战役。1936年,周恩来与张学良的肤施会谈就是王以哲一手促成的。西安事变前,王以哲在张学良向中共提出入党的要求之后,于1936年7月由周恩来介绍,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民国24年(1935年)夏,王以哲的朋友杜重远办《新生》杂志,宣传抗日救国思想,被当局逮捕判刑。同年,爆发“一二·九”运动,全国兴起救亡新高潮。在时局推动下,王以哲接受进步朋友和中共地下党员孙达生等劝告,认识到只有停止内战、全国全民总动员、联合各派共同抗日,中国才有出路。是年底,红军不究既往,释放了被俘的高福源团长。高返回东北军即向王以哲晓以抗日大计。王密送高去见张学良,陈述共产党抗日主张,使张有所接受,张对王以哲与共产党的交往有所默允,从而开始了东北军与红军的秘密交往。在西安事变中,他也是主要参与策划和实施人。此外,他还曾支援红军大量枪支弹药,并与红军达成互不侵犯、共同抗日的协议。1937年2月2日,在东北军“少壮派”应德田、孙铭九等发动的变乱中,王以哲遇害牺牲。
《裸婚时代》童佳倩和杜毅结婚了吗?刘易阳最后为什么没有找到童佳倩?
童佳倩爱刘易阳的。童佳倩给了刘易阳2分钟的时间,刘易阳没有提出来复婚,童佳倩最后问他想不想,刘易阳犹豫了半天才说出来童佳倩很生气,但是她还是爱刘易阳的。和杜毅办结婚证的时候诚心吧户口本放在车里,杜毅拿的时候看到童佳倩带离婚证了,证明童佳倩在等刘易阳来复婚。还有刘易阳到了民政局别人都在念宣誓的时候而没有看到童佳倩,证明童佳倩和杜毅没有结婚。
具体两人复婚没复婚就不知道了
《裸婚时代》杜毅的扮演者是谁啊。
彭冠英
生日:2月18日
星座:水瓶座
民族:汉族
血型:O 型
身高:189cm
体重:75kg
学历:北京电影学院 06级表演系本科班
粉丝名:蒲公英
爱好:潜水
最喜欢的歌手:萧敬腾
最喜欢的动物:狗
最喜欢的食物:麻辣火锅
最喜欢的颜色:黑 白 灰
《裸婚时代》大结局里刘易阳和童佳倩复婚了吗?
《裸婚时代》大结局里没有交代刘易阳和童佳倩复婚了没有。在《裸婚时代》大结局里,刘易阳接到田淑云打来的电话,她告诉刘易阳,童佳倩和杜毅去民政局领结婚证了,刘易阳再也绷不住了,从床上跳起来,直奔民政局。到了民政局,他看到很多正在宣誓的新人,他以为自己来晚了,童佳倩肯定和杜毅已经领完证了,刘易阳绝望地坐在了地上。一扭头,刘易阳发现童佳倩正坐在自己旁边的椅子上,他沮丧地地问童佳倩,现在是不是应该叫她杜太太?童佳倩笑着对刘易阳说:你猜。刘易阳想了想明白了,随即泪流满面地笑了,至此大结局,并没有交代童佳倩和刘易阳是否复婚。剧集评价:《裸婚时代》展现了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在双方父母都不同意,一切所谓的物质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裸婚成功,然而“裸婚”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双方父母的反对以及二人之间逐渐升温的矛盾,都让“裸婚”这个刺激又新鲜的动词在现实面前变得有些力不从心。反映80后婚姻与现实问题的电视剧《裸婚时代》在播出时好评如潮,落下帷幕后仍余热不减。伴随电视剧的影响力,万茜饰演的“拜金女”陈娇娇走进网友心中,她的纯熟演技和靓丽容颜令人印象深刻。
裸婚时代结局 刘易阳和童佳倩在一起了
1、《裸婚时代》结局是刘易阳和童佳倩在一起了,崔彬也原谅了陈娇娇,可以说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刘易阳深爱着童佳倩,却因杜毅的存在导致他无法顺利跟童佳倩长相厮守,好在最后童佳倩放弃成为杜太太,回头寻回真爱刘易阳。
2、童佳倩与刘易阳相恋近十年,本以终结合应当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真正实施起来发现,婚姻这件东西,还真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尤其是像他们这样没房没车没存款没钻戒没婚礼的“裸婚一族”。
3、刘易阳家没有能力给他们准备结婚的新房,只能和刘家父母还有奶奶住在一起,童妈妈田淑云不仅坚决反对婚事,更流露出对刘家和刘易阳的轻视,伤害了刘易阳的自尊。童佳倩坚信感情能够战胜一切,不惜与母亲反目,花九块钱领了一张结婚证,住进了刘家三室一厅中的小北房。
4、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对于这对裸婚的“有情人”来说,成为眷属并不意味着过上幸福的生活。童佳倩以前在娘家虽不说是锦衣玉食,但也是从小娇生惯养的小公主。进入刘易阳这个三代同堂的平民之家后,在生活习惯上产生了许多矛盾。
5、童佳倩买回家的鲜花,在公公眼里远不如两把芹菜有用;婆婆早起买的油饼,童佳倩嫌脏一口都不吃;童佳倩做个面膜,把奶奶吓得犯了高血压,急救车送进医院才没酿成大祸。更不用说和父母住在一起,小夫妻的隐私全无;公公和奶奶重男轻女,催逼童佳倩去看胎儿的性别。在重重重压下,小两口决定开源节流攒钱买房,早日独立,过自己的小日子。
6、为了攒钱,童佳倩实施了财政统管,两人每月花费有限,加上童佳倩怀孕,比正常生活多出很多额外支出,爱玩的他们不得不在各种欲望面前约束自己,为了省钱骑电动车上班,在办公室给电瓶充电……渐渐沦落过上他们曾经不屑的、一地鸡毛的琐碎生活。
7、小夫妻渐渐改变了本来面目,难以忍受对方,走向了分手。离婚后两人开始了新生活,却在各种事件中相互理解包容,也学会了处理和对方家庭的关系。两个人变得成熟,也更加明确他们仍然爱着对方,终于重新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