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级潜艇

时间:2024-11-21 16:44:53编辑:奇闻君

关于美国和中国潜艇属于几代

美国共发展了7代攻击核潜艇,依次为:“鳐鱼”级,“鲣鱼”级,长尾鲨级,鲟鱼级,洛杉矶级,海狼级和弗吉尼亚级;4代战略核潜艇,依次为:乔治·华盛顿级,伊桑·艾伦级,拉斐特级和俄亥俄级 !另外美国目前已经取消了常规潜艇的编制!
中国发展攻击型核潜艇两级,即091型(汉级)和093型(商级);战略核潜艇两代,即092型(夏级)和094型(晋级)!
此外“元”级潜艇作为中国最新一级的常规潜艇,无论在外形特征、降噪措施已经指挥系统,都代表了中国当前常规潜艇的最新技术。


中国元级常规潜艇的结构设计有什么特点?

元级新艇放弃了第二代常规潜艇039上使用的过渡型艇型,采用目前国际先进常规潜艇所普遍使用的水滴线型。元级艇艏部圆钝,舯部为轴对称的圆柱体,尾部为回转体锥尾,并采用了单轴单桨推进形式和十字型尾操作面结构。相对于039型艇的过渡线型,元级艇的水下航行阻力更小,快速性更好。其圆钝状的首部不仅降低了新型艇水下航行时的型状阻力,改善了潜艇的快速性。较大的艏部空间,也为布置大体积的声呐探测基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艇舯部呈轴对称的圆柱状结构很好的保证了线型的光顺度,其艇表突出物很少,水下航行摩擦阻力小,快速性好。在尾部布局上,元级依然采用了成熟的回转体锥尾和十字舵布局,并结合单轴单桨推进形式,保证了元级艇良好的推进效率,为螺旋桨提供了均匀的伴流场,解决了以往老式潜艇采用的多轴多桨水面线型尾,带来的斜流与不均匀流场导致的螺旋桨振动过大,螺旋桨噪音较高的问题。元级围壳正面投影为梯形,与日本的亲、苍龙、英国的凯旋等新型艇围壳造型相似。其高度与039型艇围壳相比较低矮,正横面积不大较为瘦窄。围壳的位置也更接近艇艏部,这些设计形式都与目前世界先进潜艇围壳设计形式的潮流较为符合。元级低矮的围壳高度和较小的正横面积有效减小了围壳体积,对于潜艇来说附体阻力占据总艇体阻力的15%,为主要阻力成分。而围壳是艇体上最大的附体结构,较小的围壳体积能够降低其附体阻力值与摩擦阻力值,这对改善元级艇的水下快速性意义重大。同时围壳也是潜艇上声反射强度最高区域,减小了围壳的湿表面积,也相当程度的改善了整艇的声隐蔽性。元级艇的围壳位置更靠近艇艏部,这让围壳舵的舵效更高,垂直面机动能力更好。根据美国的研究,围壳位置接近艏部对于改善潜艇水下回转性能有利,所以美国攻击核潜艇自688洛杉矶级开始,围壳位置越来越向艏部靠近,元级艇也紧跟这一世界潮流,显示了中国在潜艇线型研究方面,紧跟世界先进设计步伐的决心与能力。039的围壳因为其设计成熟度差,后期虽然经过批次改进有所改善,但也造成了围壳面积过大等一系列问题。元级新型围壳的出现,彻底扭转了中国在常规潜艇围壳线型设计上的滞后局面,也说明中国在潜艇总体线型设计上已经趋于成熟。总的来说,元级由于在线型设计上的较大突破,使其在水下快速性、机动性、声隐蔽性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其线形性能已经与世界先进常规潜艇的线型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是中国潜艇设计人员通过多年努力获得的成果,意义重大。中国在039型常规潜艇上,使用了整艇敷设消声瓦的措施,大大改善了039型艇的静音水平。039型艇以固定螺栓作为紧固消声瓦的工装物,而固定螺栓一般以金属材料为主,其尾部又通常以焊接形式硬性与潜艇壳体连接,所以固定螺栓也成了消声瓦上的声泄露通道。039型艇的固定螺栓较大,其表面用特殊涂料加以填充,但固定螺栓还是导致噪声外泄。相比较元级艇采用的固定螺栓就非常小,整艇工装物声泄露值的降低,对于元级艇的静音性能的提高也会有很好的帮助。在消声瓦粘合工艺上,元级艇的粘合工艺也大大改进,与039型艇上消声瓦间较大的粘合缝隙相比,元艇的消声瓦敷设工艺非常好,瓦与瓦之间的结合度紧密,粘结缝隙非常细小,整个敷设消声瓦的艇表,光洁度很高。跟日本的亲、苍龙级潜艇相比,元级艇的消声瓦敷设工艺更出色,光顺性也更好。这对元级潜艇来说,不仅能更好的提高消声瓦的工作性能,也会改善艇表面的光顺度,降低艇表粗糙度附加值,进一步降低整艇的摩擦阻力,提高潜艇的水下快速性。039型艇因为采用过渡型艇型,其首部为直立艏柱的过渡型艏,艏部在安排了六具鱼雷发射管后,上下用于安置声呐基阵的空间已不大。元级艇的水滴线型艏部圆钝,艏部空间充裕,艇艏上部用于布置六具鱼雷发射管后,艇艏下部还有较大空间安置声呐基阵。因此元级艇在艏部可以布置体积大、发射功率高、空间增益好、工作频率低、探测距离更远的新型综合声呐,大大提高了元级艇的搜索与跟踪距离。元级艇在舷侧还布置了新型舷侧测距声呐,通过布置在两舷平行于艏尾线上的三组换能器阵,利用噪声信号到达各换能器组的相位差,元级即可快速计算出目标的距离信息。这避免了以前中国没有装备舷侧测距声呐的老式潜艇,通过整艇机动数个阵位才能计算目标距离的情况。减少了中国潜艇攻击目标时用于探测、计算目标方位的时间,有效提高了中国常规潜艇的快速反应、快速打击能力。中船711所通过努力已经实现了斯特林热气机的国产化,根据最近几年公开的信息表明,该所研制的国产化斯特林热气机已经装艇实用,并于2003年左右进行了相关实艇实装测试工作。而从各科研院所与官方透露的信息来看,元级艇已经装备了711所生产的国产型斯特林热气机,其性能应该与瑞典哥特兰级装备的V4-275R系列热气机相接近。瑞典生产的单台V4-275R热气机的持续功率为65千瓦,最高输出功率达到75千瓦。哥特兰级在装备了两台热气机后,除了能保证该艇水下航行时照明、艇上电子设备等75到85千瓦耗电之需,剩余功率还能使该艇以4~6节的经济航速在水下连续航行2周。元级艇吨位较哥特兰级更大,其相对充裕的空间也具备了布置更多台热气机的能力,相应的扩充液氧储存装置的容量后,即可获得比哥特兰级更优秀的水下续航力,这对元级艇来说,意义是非凡的。以往中国常规潜艇如035艇,在水下航行依靠蓄电池供电。即使以4节左右的经济航速航行,其水下最大续航力也只能达到300海里左右。一旦蓄电池电量告罄,必须升起通气管进行长时间的充电。当通气管升出水面后潜艇爆露率就急剧增高,美日装备的P3C反潜巡逻机使用的水面搜索雷达,能在50公里外就探测到常规潜艇的通气管。不仅如此,柴油发电机工作时通过通气管辐射的噪声,以及通气管尾迹流在海面造成的红外、磁场、温度异变等,都很容易被现代发达的反潜探测技术侦察到。元级艇在装备了热气机AIP动力后,限制中国常规潜艇水下连续作战的瓶颈被打破。潜在对手国家其通过设置300-600海里的连续巡逻反潜线和探测通气管暴露特征来发现中国常规潜艇的战术彻底失效。元级艇通过水下2周左右的连续静音巡航,突破潜在敌对国家反潜封锁线的成功率也大大提升,其作战水域、攻击区域都有成倍的增长。这让中国常规潜艇部队的作战效能出现质的飞跃,并显著提高中国潜艇部队在战时,对潜在敌对国家进行破交、侦察、布雷等作战行动的有效性。

明级常规潜艇

明级常规潜艇该艇第一次采用了尖尾线型,合理布置了上层建筑的管路和阀件,缩小了甲板的空间,改进了流水孔,设计了高效率螺旋桨等。采用了航向自动操舵仪和深度自动操舵仪,在所有航速范围内潜艇保证有正常的操纵性。武器性能——中文名:明级常规潜艇尺度:长76米;宽7.6米;吃水5.1米排水量:水上1584吨;水下2110吨航速:水面15节;水下18节背景介绍——中国在完成了33型潜艇仿制国产化后,一直很重视改进提高,把成熟的预研成果及时应用于实艇。十多年里对33型潜艇先后进行过十多次重要的改装。例如,加装飞航式反舰导弹、多种型号声纳设备的改装、螺旋桨降噪、水声对抗设备改装、通信天线系列改装以及流水孔改装和其它减振降噪改装等等。所有这些以33型为母体的改装均属于现代化改装,不仅提高了潜艇的作战使用性能,而且提高了研究设计、生产建造和使用水平。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产品(035型)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实际上是针对母型艇水下航速低而瞄准了国外高速潜艇,以大幅度提高水下航速和续航力为重点的型号研制。到70年代末,中国已逐步形成了从科研设计到生产,从总体到材料设备,从试验到使用维修的完整体系和全国范围的配套协作网,基本完成了第一代潜艇的自行研制任务。1983年该型艇通过了国家鉴定,达到了预期目标。第一代常规潜艇(035)的总体综合作战性能并不高,但对中国自行研制潜艇是一个重要的开端。80年代中期,根据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转变及装备体制的调整及时地将33型现代化改装调整到对035型的现代化改装上来,凡是已研制成功并试验可靠的项目,也可研究应用于035潜艇。经过以提高作战能力为中心的现代化改装的035潜艇已成为中国海军的一型主力潜艇。参数一览——尺度:长76米;宽7.6米;吃水5.1米。排水量:水上1584吨;水下2110吨。航速:水面15节;水下18节。主机:GE390-ZC-1型中速柴油机,5200马力。续航力:330/4节。武备:8具鱼雷发射管,16枚鱼雷或32枚水雷。潜深:300米。编制:57人(军官10人)。研制历程——1967年由中央军委批准,自行研制的中国第一代常规动力鱼雷攻击潜艇,研制的中心任务是尽最大努力提高水下航速。为实现这一目标,在降低阻力、提高推进效率和增大推进功率三个主要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试验。035型潜艇首制艇于1969年10月开工,1974年4月交付海军使用。1979一1989年与1992一1994年间曾两度停建,进行现代化改装型艇铤的设计,要求在保持原035型潜艇总体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在武器系统、水声设备、通信设备、导航设备、水声对抗、噪声控制、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改进,使艇的作战能力、生存能力以及机动性、隐蔽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改进艇于1988年8月开工,1990年底交艇,1993年定型,至今已建造了一小批交付海军使用。共建造了14艘,第14艘的舷号为363。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

上一篇:上海维丽娅美容学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