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严以用权 围绕体会什么 把握什么 努力做到什么 的发言提纲
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三严三实严以用权专题发言材料汇总
【篇一】
领导干部和普通职工的最大不同莫过于手中有权、肩上有责。如何对待权力,怎样使用权力,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也是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做忠诚、干净、干事的“清白人”。
严以用权,要做到为民用权。古人云:“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强调的就是用权为公。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清醒认识到,权为民所赋,利必为民所谋,要始终秉持为民情怀,把职工置于心中最高位置,把职工关切作为指向,一心一意将手中权力用于服务职工,以职工满意与否作为权力行使是否得当的重要标准,决不可为一己私利滥用权力,这是权力姓“公”的政治属性使然,也是职工对党员干部的期望所在。
严以用权,要做到依法用权。权力与责任相连、与制度相关。“法无授权不可为”,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要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即使身居高位头上仍有戒尺,越是位高权重,为人民服务的担子也就越重。要心怀“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敬畏,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制,养成按法律和规章说话办事的习惯,恪守权力的边界,坚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底线。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只有不踩“黄线”、不越“红线”,才能担负起执政为民的重担。
严以用权,要做到秉公用权。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思想根源在于扭曲的权力观。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抵制诱惑,克服“任人唯亲”,摒弃权力“过期作废论”,始终以平常之心,淡泊名利,筑牢慎权慎行防火线。要自觉接受监督,只有牢固树立自觉接受职工群众批评意见的意识,并坚持在工作中不断改正错误,才不会让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滋生蔓延。
权力是把“双刃剑”,用权为公,可以赢得职工的赞誉和尊重;用权谋私,难以避免身败名裂的下场。“修身”和“律己”主要是为用好权。领导干部只有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才能真正让权力为企业谋发展、为职工谋福祉。
【篇二】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力地推进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严以用权是“三严三实”中的核心内容,它要求干部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用权,首先必须心中有“公”。
公即公心,就是为官做事要出于公心,树立立党为公、用权为民的职业理想和为官动机。干部是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拥护者,群众意志的体现者和执行者。古人云:“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公道达而私门塞”,“公义明而私事息。”公心是公平、公道、公正的基础,也是严以用权的前提和保证。
公即公道,《傅子·通志篇》曰:“有公心必有公道。”公心是前提,公道是结果。干部公道待人,则民心存,各项工作目标就能顺利实现;公道办事,则民心服,各项政策就能顺利实施。有办事公道之心,才有严以用权之行;一个拿人情和原则做交易、对公理缺乏敬畏之心的干部,是不可能做到严以用权的。
公即公平,就是干部面对不同的对象,亲与疏一个样,贫与富一个样,官与民一个样,坚持原则,以法律和政策为准绳,公平地用权处事。干部在权力行使中,要严格遵循法律这条底线,严格按政策办事,自觉接受规则和制度的约束。“临官莫如平”,人心的向背在于公平,待人处事不公,即使本事再大,能力再强,干部的影响力、感召力、说服力也会大打折扣。人心是靠公平来维护的,一个干部如果不讲原则、讲人情,不讲政策、讲关系,用权不严、处事不公,一个单位的风气就好不起来,人心也凝聚不起来。
公即公正,就是干部要以身正求得公正,以公正赢得民心。孔子说:“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正”就是端正自己的品行。品行不端的干部,又怎能做到严以用权?只有干部以身作则,让自己的思想和品行符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才能确保权力行使严格遵循制度和规则,才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如何严以用权
在“三严三实”中,严以用权是关键。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用权就能为人民造福,滥用权力就会损害群众权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各级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或大或小权力,“修身”和“律己”主要是为用好权,谋事实不实、创业实不实、做人实不实也主要看怎样用权。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用权不逾矩。对一般市场主体来讲,法无禁止即可入。对各级干部来讲,只能是法律规定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法定授权不能干。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为民所赋。做到严以用权不逾矩,更应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严以用权不逾矩,要从“不打招呼、不批条子、不要白票”做起,确保办成勤廉青奥。市委主要领导在听取青奥勤廉工作汇报时要求:对青奥事务,所有领导干部都要做到“不打招呼、不批条子”,而且“不要白票”。在政府采购、项目设计、中介服务、工程投标和动迁拆违等方面“打招呼、批条子”是违规违纪用权,在赛会或演出中“要白票”也是违规违纪用权,各级领导干部务必管住自己。办成勤廉青奥是政治要求。做不到勤廉,办赛工作就不可能高效和规范。
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
首先,要解决权力主体问题。这是权力观的首要问题,它决定了行使权力的目的和对待权力的态度。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代表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见,人民是权力的主体,是权力的委托者,党员、干部是权力的受托者。如果把人民的权力归为己有,用人民给予的权力去损害人民利益,人民完全可以取消他使用人民权力的资格。
其次,要解决权力的目的问题。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员行使权力的目的。为公奉献还是为私索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使用权力的目的。共产党员掌权的目的是借用权力这个工具,完成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为民造福是行使权力的根本目的。表现在实践中,一要重责,二要慎权。权力是一种责任。权力越多,责任越大。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而不是对人民的恩赐。要谨慎地行使权力,以一个勤务员的姿态,千方百计为人民办好事。正确行使权力的标志是让人民满意。
最后,要解决权力态度问题。服从人民的选择和党组织的安排,是共产党员对待权力的基本态度。对于执政的共产党党员干部来说,剥削阶级的权势欲、升官欲是十分危险的腐蚀剂,它诱发以权谋私、助长个人野心,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共产党员在权力面前应有的态度是:要从党和人民的需要来决定个人对权力的取舍,一切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真正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退。
【严以用权要始终做到心中有"界"】 严以用权
严以用权要始终做到心中有"界"
贵州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2015-12-16 09:36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抓住党员干部“严以用权”这一核心关键,加强教育、管理、监督、惩治“四位一体”,把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管严管实,力求做到“四线”。
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严以用权的“高线”。对照《党章》、《准则》的要求,处处检查反思、时时自省整改,吸纳正能量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守为政之本,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第一身份、为党工作第一职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学习先进典型骨子里那种忠诚于党、天下为公的务实情怀和作风,作为标杆不断提升自己,向先进靠拢。通过学习,坚定马列主义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坚守好理想信念这条“高线”。
把坚守党的纪律作为严以用权的“底线”。我们紧紧扭住常态不放,对出现违纪苗头或轻微违纪行为的,及时由党组织咬咬耳朵、扯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而不能放任自流。同时,正确把握大多数,对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根据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及造成的后果,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及时做出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有利于防止小错变成大错。此外,坚决惩处少数和极极少数。对个别党员干部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走上严重违纪甚至涉嫌违法犯罪的道路,要以铁腕惩治,为前两种形态的有效开展创造氛围。
把加强接受监督作为严以用权的“束线”。信任不能替代监督,权力要接受约束。严以用权,要用之为公,行之有规,用之为民。坚持从具体的问题抓起,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并具体落实到执行制定决策、选人用人等工作中,严格做到按党内规则和程序办事。借鉴巡视工作法,运用好黔东南州的“德廉巡查”工作方式,对上门主动发现问题线索和信访举报接收的问题线索,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建立干部“廉政档案”,加强动态常态监督。同时,不断推动述职述廉、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任职回避、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落地生根。
把加强制度防控作为严以用权的“防线”。坚持同步推进高压反腐与制度防腐并行,特别是在土地招拍挂、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公共资源配置、招商引资优惠返等高风险权力存在的监管制约漏洞,明确由政府副职牵头,涉及州直部门党组(党委)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落实,结合本单位本系统的核心权力,采取“制度+科技”方式,加强对廉政风险点防控的具体举措,形成“制度+科技”防控的成果,管住长远、管住根本。
——黔东南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黄兴文在州委中心组“三严三实”第三次专题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