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的宠后

时间:2024-11-24 02:25:35编辑:奇闻君

皇太极的皇后,皇太极的皇后妃子是谁

皇太极的皇后妃子是谁 15位左右 从取得顺序和地位来说吧 首先是元妃钮祜禄氏 ,开国五大臣额亦都的女儿,这实际是皇太极的原配,早死 然后是继妃乌拉纳喇氏,它是元妃死后的续泫,后来因为政治联姻的需要而退居二线,将大福晋之位相让 皇太极称帝后册封了五宫后妃,分别是 大福晋和日后的清宁宫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即孝端皇后,这是皇太极生前唯一册立的皇后 关睢宫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 麟趾宫贵妃博尔济吉特娜木钟 衍庆宫淑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他和娜木钟都是林丹汗的遗孀 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孝庄皇太后,民间所谓大玉儿 五宫后妃以下还有 侧妃叶赫纳喇氏(皇太极的表妹 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此人最初嫁过来的时候和庄妃分别为东宫侧福晋和西宫侧福晋,位份在庄妃之上) 庶妃纳喇氏 庶妃奇垒氏(建宁公主生母) 庶妃颜扎氏 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另外还有1-2位生了子女但是不知姓氏的庶妃,所以大概是15位 历史上是怎么评价皇太极的正宫皇后的?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正宫皇后,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女 崇德元年,皇太极并封五大福晋,孝端文皇后为国君福晋,正宫皇后,居中宫。其父莽古思死后追封为和硕福亲王,立碑于墓,封其母大妃为和硕福妃,使大学士范文程等册封。福临继位后,尊其为皇太后,顺治六年四月十七日(1649年)崩,年五十一。顺治七年二月葬昭陵。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生有三个女儿,下嫁额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生于1598年(明万历二十六年),薨于1649年(顺治六年),享年51岁。 1632年(天聪六年)皇太极废除“四大贝勒并座”旧制,开始“南面独坐”。为正其名份,开始册封后宫福晋,哲哲成了后金第一夫人,称中宫大福晋。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极立国号“清”,当了皇帝,正式册封五宫后妃,哲哲被册封为清宁宫中宫皇后。   皇太极统治的17年间,孝端文皇后主持内宫事务,很使皇太极满意。每遇蒙古诸部远道来京朝贺,或送女来嫁,或尚公主,均由孝端文皇后率众妃举行盛大宴会,亲自迎送。由于孝端文皇后的崇高地位,其亲族亦受特殊的礼遇。她的母亲科尔沁太妃屡次来朝,皇太极均以盛大礼节迎送,宴赏极为优厚。   孝端文皇后无子,生有3女。孝端文皇后薨于1649年(顺治六年),第二年将其梓棺运至沈阳,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即今沈阳北陵。顺治皇帝为孝端文皇后撰了祭文。 皇太极的妃嫔简介 皇太极的后妃: (1)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正宫皇后。 (2)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宫庄妃。 (3)元妃钮祜禄氏(1593--1612)额亦都之女,皇太极原配夫人,明万历四十年卒,年二十。 (4)继妃乌拉那拉氏,乌拉贝勒博克铎之女,因见努尔哈赤以及阿济格不下轿,被努尔哈赤视为侮慢行为,遭勒令离婚 (5)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关睢宫宸妃。 (6)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麟趾宫贵妃。 (7)康惠淑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衍庆宫淑妃。 (8)侧妃叶赫那拉氏,叶赫部阿纳布贝勒之女,与代善三继福晋叶赫那拉氏是姐妹。 (9)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戴青贝勒女,受册为东宫福晋,后被皇太极给了叶赫部的南褚。 (10)庶妃那拉氏。 (11)庶妃奇垒氏,察哈尔部人。 (12)庶妃颜扎氏。 (13)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14)庶妃克伊克勒氏,生一子,韬塞。 (15)庶妃赛音诺颜氏,生一女,下嫁班第。 扩展资料 皇太极是满族的杰出人物,他青年时代跟随父亲努尔哈赤,弯弓跃马,南征北战,为统一女真各部进入辽沈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继承后金汗位以后,锐意改革,励精图治,为清王朝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皇太极在位17年,最突出的特点是审时度势,适当掌握时机,具有高度的应变能力。他继承努尔哈赤要入主中原,消灭明王朝的遗愿,不断改变斗争的策略。 皇太极针对后金面临的内忧外困,危机四伏的局面,毅然纠正努尔哈赤晚年一些政策的失误,革除一些不利于后金发展的弊端,建立有助于后金进步的制度,进行一场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习俗等方面比较全面的改革,使汗权加强,满族贵族之间和满、汉之间的矛盾得到和缓,政局稳定,生产发展,兵力强盛,加速了后金封建化的过程。 到皇太极逝世的时候,整个形势对清十分有利,‘从此燕京可得矣’。皇太极不愧为清朝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有为君主。当然,他前后多次派大军进关伐明,攻城略地,烧杀抢掠,给广大人民造成的灾难也是极为深重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皇太极 皇太极的妃子分别是 太宗诸妃: 元妃,钮祜禄氏,弘毅公额亦都女,子一,洛博会; 继妃,乌拉纳喇氏,子二,豪格、洛格,女一,下嫁旺第。 称侧妃者二: 叶赫纳喇氏,子一,硕塞; 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女二,下嫁夸扎、哈尚。 称庶妃者六: 纳喇氏,子一,高塞,女二,下嫁辉塞、拉哈; 奇垒氏,察哈尔部人,女一,下嫁吴应熊; 颜札氏,子一,叶布舒; 伊尔根觉罗氏,子一,常舒; 其二不知氏族,一生子,韬塞;一生女,下嫁班第。 人物详细介绍: 元妃(1593-1612),钮祜禄氏。巴图鲁赠宏毅公额亦都之女。万历二十一年生。为元配嫡福晋,是第一任 大福晋。万历四十年卒,年仅19岁。子一,皇三子洛博会。 皇太极即位后不知何故,未予追封为皇后。 继妃,生卒年不详,乌拉那拉氏。乌拉贝勒博克铎之女。第二任大福晋,后因罪被休弃。子二女一,皇长子豪格;皇次子洛格,皇长女封固伦公主。 孝端文皇后(1600-1649),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科尔沁贝勒、后赠福亲王莽古思之女。万历二十八年四月十九日生。初为侧福晋,继妃乌拉那拉氏被休弃后成为第三任大福晋。皇太极称帝,崇德元年册为皇后。顺治六年四月十七日崩。女三,皇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嫁额哲;皇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皇八女固伦永安长公主。   孝庄文皇后(1613-1687),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女。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生,嫁皇太极为侧室。崇德元年册为庄妃,在五宫后妃中位居最末。顺治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崩。谥曰孝庄文皇后。子一女三,皇九子福临,即顺治帝。皇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皇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皇七女固伦淑哲长公主。   敏惠恭和元妃(1609-1641),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女,孝庄文皇后的姐姐。天聪八年(1634年)嫁皇太极为侧室,宠冠后宫。崇德元年册为宸妃。在五宫后妃中地位仅次于皇后。崇德六年九月十八日薨。子一,皇八子,二岁殇。   懿靖大贵妃(?-1674),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后封郡王阿霸垓额齐克诺颜之女。初为蒙古林丹汗之大福晋,后率部归顺皇太极。崇德元年册为大贵妃,在五宫后妃中地位次于皇后和宸妃,位居第三。康熙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薨。子一,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女一,皇十一女,封固伦端顺公主。抚养一蒙古女,名淑济(疑为林丹汗之女)。   康惠淑妃(?-1669),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阿霸垓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之女,初为蒙古林丹汗之妾,后嫁皇太极。崇德元年册为淑妃,在五宫后妃中位居第四。康熙六年卒。抚养一蒙古女(疑为林丹汗之女)。   侧妃:   侧妃叶赫那拉氏。叶赫贝勒阿纳布之女。生二子,第二子乌努春。生皇五子硕塞。其后,被赐归予曾任内大臣的占土谢图为妻,日期不详。占土谢图行围时被虎伤身亡。再嫁达尔琥,达尔琥为哈达部孟格布禄贝勒之族人,曾任镶黄旗轻车都尉,叶赫纳喇氏后薨于达尔琥家,薨年不详。   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巴雅尔戴青之女。天聪六年二月来归,为侧福晋,称侧妃,为东宫福晋(当时已有西宫福晋布木布泰。九年十月初七日(皇九女生下第十天),以不遂汗意,将其改嫁给叶赫部德勒格尔台吉之子南 褚,卒年不详。女二,皇六女,封固伦公主,嫁夸扎;皇九女,嫁哈尚。 庶妃(庶福晋)   庶妃,包括小福晋、格格、媵妾、婢妾等,都是没有名分的妾,庶福晋仅是对她们的尊称而已。其中生育子女者才能成为小福晋,所生子女属庶出。   小福晋5人   庶妃颜扎氏,称小福晋。布颜之女。天命十一年来归。子一,皇四子叶布舒。   庶妃那拉氏,称小福晋。英格布之女。天聪八年来归。生一子,皇六子高塞。女二,皇十女;皇十三女。   庶妃伊尔根觉罗氏,称小福晋。安塔锡之女。崇德元年来归。子一,皇七子常舒。   庶妃克伊克勒氏,称小福晋。拜祜之女。崇德三年来归。子一,皇十子韬塞。   庶妃赛音诺颜氏(也称阙氏),称小福晋。崇德元年来归。女一,皇十二女。   庶妃察哈尔奇垒氏(?-1645),称小福晋。察哈尔部谔勒济图固英塞桑之女。女一,皇十四女。顺治二年卒。 清朝皇帝皇太极的第一位皇后姓什么? 清朝皇太极的的第一位皇后是--------博尔济吉特哲哲!也就是“孝端文皇后”。 详: 博尔济吉特·哲哲(1599-1649) 1936年被清太宗皇太极册封为中宫皇后。 当满蒙开始通好联姻之后,蒙古科尔沁部首领莽古思的女儿哲哲于1614年嫁给了时为后金贝勒的皇太极。虽然哲哲只有15岁,虽然皇太极已有两位非同寻常的福晋(一位是是努尔哈赤的生死之交、开国五大臣中占第一位的额亦都的女儿,另一位是努尔哈赤的大福晋乌拉那拉氏阿巴亥的姑姑),虽然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已经5岁,但是努尔哈赤为了更好地笼络骁勇善战的蒙古科尔沁部,便指定哲哲为皇太极的嫡福晋。 由于十余年不育,哲哲决定从草原上再接一位博尔济吉特氏到后金,替自己完成这个生儿子的任务。征得家族的同意之后,她选中了自己的侄女、弟弟宰桑的女儿布木布泰。于是13岁的布木布泰在公元1625年来到了沈阳城,嫁给了34岁的皇太极。布木布泰的到来,似乎给皇太极和哲哲都带来了好运气,哲哲当年年底就诞下皇次女,而皇太极在1626年从成吉思汗手上继承了后金汗位。 公元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仿明制钦定后妃名号,从诸位福晋当中选取了五位蒙古女子册封为地位显赫的五宫后妃。当时皇太极的后妃们都居住在盛京皇宫的后宫,凤凰楼是后宫的大门,凤凰楼后,一组建在近4米的高台之上的四合院式的宫殿,四周绕以高墙,独成一座宫院,这就是皇太极的五宫后妃生活区。正中是清宁宫,东宫为关睢宫,西宫为麟趾宫,东宫下首为次东宫衍庆宫,西宫下首为次西宫永福宫,统称台上五宫。五宫之主位,就是当时后宫、也是大清国最尊贵的女人了。 皇太极是为争取蒙古盟军,才全部选取了蒙古女子为五宫后妃,而蒙古科尔沁部对满清归附最早、关系最为亲密,并为皇太极统一蒙古立下了汗马功劳,故皇太极在称帝时册封科尔沁首领莽古思之女、自己的嫡福晋哲哲为皇后。 哲哲皇后论美貌不如庄妃,论宠爱不及宸妃,但她却得到皇太极独有的敬重与信任。哲哲无子,先后于1625年诞皇次女、1628年诞皇三女、1634年诞皇八女。皇太极最终在她的清宁宫驾崩,也惟有她最终得以伴随皇太极长眠昭陵。顺治六年(1649)四月病逝,终年51岁。由于清太宗皇太极的谥号是文皇帝,哲哲皇后被追谥为“孝端文皇后”。 皇太极是为争取蒙古盟军,才全部选取了蒙古女子为五宫后妃,而蒙古科尔沁部对满清归附最早、关系最为亲密,并为皇太极统一蒙古立下了汗马功劳,故皇太极在称帝时册封科尔沁首领莽古思之女、自己的嫡福晋哲哲为皇后。 皇太极的老婆叫什么名字? 叫“海兰珠”(原配夫人;清太宗元妃) 在后金清初时期,元妃是大汗的第一个正妻(也称嫡福晋、大福晋、大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孝庄文皇后的姐姐。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尔19世孙女。 钮祜禄氏(1593年-1612年),是清太宗皇太极第一任大福晋。后世称清太宗元妃,钮祜禄氏为皇太极生有一子。1611年生皇太极三子洛博会。1612年钮祜禄氏去世。 1614年四月,哲哲与皇太极成婚。1617年洛博会病死,无谥号。与皇太极继妃乌拉纳喇氏一样,钮祜禄氏也并未得到应有的尊封。 扩展资料: 生平—— 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 ,在哥哥台吉吴克善护送下,时年二十六岁的海兰珠由科尔沁部至盛京。皇太极偕诸福晋亲迎,设大宴成婚,纳为福晋。她的姑姑哲哲同为皇太极的福晋,称为汗妻大福晋。早在天命十年(1625年)二月,海兰珠年仅十三岁的妹妹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就已嫁给了皇太极。海兰珠在此之前是否婚配,前夫何人已无何考证。 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盛京皇宫崇政殿内举行豋基仪式并改国号为清;同年七月初十日,皇太极册封五大福晋时,封东关雎宫福晋为东大福晋,汉文即为宸妃。海兰珠亦可被称为东大福晋、宸大福晋或东大福晋宸妃,地位仅次于姑母清宁宫中宫国君福金哲哲,位列四妃之首。 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1637年8月27日),宸妃生皇太极第八子,皇太极为此大赦。大赦是立太子时才会有的举措。他们母子最受皇太极宠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太宗元妃 皇太极的几位妻子的名字 1、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正宫皇后。 2、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宫庄妃。 3、元妃钮祜禄氏额亦都之女,皇太极原配夫人,明万历四十年卒,年二十。 4、继妃乌拉那拉氏,乌拉贝勒博克铎之女,因见努尔哈赤以及阿济格不下轿,被努尔哈赤视为侮慢行为,遭勒令离婚。 5、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关睢宫宸妃。 6、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麟趾宫贵妃。 7、康惠淑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衍庆宫淑妃。 8、侧妃叶赫那拉氏,叶赫部阿纳布贝勒之女,与代善三继福晋叶赫那拉氏是姐妹。 9、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戴青贝勒女,受册为东宫福晋,后被皇太极给了叶赫部的南褚。 10、庶妃那拉氏。 11、庶妃奇垒氏,察哈尔部人。 12、庶妃颜扎氏。 13、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14、庶妃克伊克勒氏,生一子,韬塞。 15、庶妃赛音诺颜氏,生一女,下嫁班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皇太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端文皇后

皇太极的后妃都有谁??

皇太极的后妃:(1)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正宫皇后。(2)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宫庄妃。(3)元妃钮祜禄氏(1593--1612)额亦都之女,皇太极原配夫人,明万历四十年卒,年二十。(4)继妃乌拉那拉氏,乌拉贝勒博克铎之女,因见努尔哈赤以及阿济格不下轿,被努尔哈赤视为侮慢行为,遭勒令离婚(5)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关睢宫宸妃。(6)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麟趾宫贵妃。(7)康惠淑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衍庆宫淑妃。(8)侧妃叶赫那拉氏,叶赫部阿纳布贝勒之女,与代善三继福晋叶赫那拉氏是姐妹。(9)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戴青贝勒女,受册为东宫福晋,后被皇太极给了叶赫部的南褚。(10)庶妃那拉氏。(11)庶妃奇垒氏,察哈尔部人。(12)庶妃颜扎氏。(13)庶妃伊尔根觉罗氏。(14)庶妃克伊克勒氏,生一子,韬塞。(15)庶妃赛音诺颜氏,生一女,下嫁班第。扩展资料皇太极是满族的杰出人物,他青年时代跟随父亲努尔哈赤,弯弓跃马,南征北战,为统一女真各部进入辽沈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继承后金汗位以后,锐意改革,励精图治,为清王朝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皇太极在位17年,最突出的特点是审时度势,适当掌握时机,具有高度的应变能力。他继承努尔哈赤要入主中原,消灭明王朝的遗愿,不断改变斗争的策略。皇太极针对后金面临的内忧外困,危机四伏的局面,毅然纠正努尔哈赤晚年一些政策的失误,革除一些不利于后金发展的弊端,建立有助于后金进步的制度,进行一场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习俗等方面比较全面的改革,使汗权加强,满族贵族之间和满、汉之间的矛盾得到和缓,政局稳定,生产发展,兵力强盛,加速了后金封建化的过程。到皇太极逝世的时候,整个形势对清十分有利,‘从此燕京可得矣’。皇太极不愧为清朝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有为君主。当然,他前后多次派大军进关伐明,攻城略地,烧杀抢掠,给广大人民造成的灾难也是极为深重的。

上一篇:安利奖金制度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