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的作者?
1、作者:(美)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 内容简介: 该书自1966年初版以来,历经七次修订,成为英语世界最畅销的哲学史入门教材。它紧跟当代哲学和哲学史研究的最新发展,是一部既植根传统又向当代开放的哲学史,堪称当代西方哲学史的主流和典范之作。作者以长短适当的篇幅,把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思想作了一个清晰的展示。它兼采国内外书写哲学史的写法之长,善于抓住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实质进行阐述,态度客观、材料翔实且清晰明了,文笔平正而不失生动,能让读者对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简洁清晰、轻松易懂的哲学读本。 2、作者:(英)罗素 《经典通读》是将经典学术巨著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的丛书,旨在引领读者轻松快速阅读学术经典,从而普及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家名著。 《经典通读:西方哲学史》该丛书之一,是畅销世界的西方哲学教科书。 3、作者: (美)梯利 哲学史旨在有联系地阐述那为解决存在问题或使人了解我们的经验世界而作的各种尝试。它是从古至今探源究理的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不仅按年代列举和解释各种哲学理论,而且研究各种哲学理论彼此的关系、产生的时期,以及提供哲学理论的思想家。每一种思想体系或多或少地有赖于其所由兴起的文明、以前各种思想体系的性质,及其创始者的个性;它又反过来对当代和后代的思想和制度发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哲学史必须力求把每一种宇宙观放在它适当的背景中,把它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把它同它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化的、政治的、道德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因素联系起来。哲学史又必须试图追踪人类思辨历史上往前推进的线索:说明称为哲学的思想观点怎样产生,各种问题和提供的解答怎样引起新的问题和答案,各个时代对于达到最后的解决有哪些进展。 4、作者: 邓晓芒 / 赵林 《西方哲学史》是一部系统讲解西方哲学史的大学教材。与国内现有的同类教材相比,《西方哲学史》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突出西方哲学思想发展演进的内在脉络和精神实质,将哲学史看作是哲学思想在历史过程中自身演进的逻辑结果,力图把不同时空背景中呈现出来的各个哲学派别和各种哲学思想当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加以把握;在内容上分为六章,即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基督教哲学、16-18世纪西欧哲学、18世纪法国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章与章之间的承启转化都表现出一种逻辑的必然性和历史的合理性;思路清晰严谨,资料丰富翔实,文字顺达优美,融深邃的思辨和广博的知识于一体,是引导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探究西方哲学堂奥的难得向导,适合高等院校哲学专业学生及广大社会读者学习使用。
读《西方哲学简史》
读完这本《西方哲学简史》最大的感受是对于自己坚定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动摇。
赵敦华教授的这本《西方哲学简史》是一本高校的哲学教材。读起来确实不易,近三个月的时间里中间穿插着读了几本轻松愉悦的小说,象似要在心里上用来稀释些这本“简史”的晦涩。书己读完两周多了,后来又看了十几小时的人民大学“西方哲学史”公开视频课程,并且也对不少不解之处查阅了很多的解读,可感觉里仍然像没读过一样,以至对于这些浩瀚如烟,又充满理性和思辩光辉的哲学史诗有着种无力感。但如果你还想要想了解些哲学思想的话,那就别无它法,就象人大哲学公开课张志伟教授讲的那样,想了解哲学就必须先解了哲学史。哲学史是在告诉你历史上的哲学大家们在思考的哪些终极问题且又进行了怎样的思考,可以说哲学史就是哲学的问题史,这些哲人都曾经试图给出一条自己认为的通向智慧顶点的智慧之路,但这些路显然都没有能走到最后的智慧顶点。学哲学不是学知识,而是学思考,因为哲学的终极问题从古到今也没有能够解决,当然也许因人类的智慧能力的局限性可能永远也不能够解决,因此看看先前哲人走过的路就非常有意义,可又如果说哲学的终极问题即思维和存在存在着永远也不能解决的可能,那么哲学还有什么意义呢?张志伟老师的回答是,人自从被产生并有了意识后,就必须为由于意识的产生而产生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负责,也就是说,人必须自己给自己的存在于意义和目的。
读这本书时,如果你了解些中国哲学史,那么你在读时就一定会是一种比较的观点。你会因发现有一些很相近或很相似的观点时会心的一笑,也会因发现一些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时而感到诧异,当然更多的还是一种在对比中达到的思考与理解的满足感。中西方哲学有很大的不同,冯友兰先生讲到的这种差别时用到了一种“正负”方法的概念,说,佛家道家甚至儒家都用的是负的方法,即试图消除事物的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不是什么,而西方的逻辑分析方法却是正的方法,是试图做出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是什么。在读西方哲学史时,自己感觉主要的障碍还是那些概念的格义,因为在一个你不熟悉的范畴里遇到不熟悉的东西,意识里一定是用熟悉的东西去比较它、理解它,但困难也往往出现在了这里,因为中西方语言文化等等的差异性,用词所表达的概念常常是不会一一完整的对应,这就让对概念的把握上难以严格准确,让很多表述理解起来显得生涩难懂。另外,无论是读中国哲学史还是西方的哲学史,首先你会看到的都是对哲学精神的探讨。西方哲学史由于分了几个明显的阶段,所以各阶段都有自己相对独特的情神,比如希腊哲学的精神就是非宗教的思辨的精神,中世纪的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则是信仰和理性的矛盾精神,近代的哲学又是求知、实验以及精确量化的科学的精神。理解这些精神对理解相关哲学问题和哲学观点是很有帮助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里罗素的大部分内容不是在讲家哲学家的问题与观点,而是在介绍和阐述一个哲学产生的当时社会生产生活背景。在这个读后感里我不想涉及过多的西方哲学史的具体的概念和问题,因为感觉那样就成了读书笔记而不是感受,而确实的感受是这本书给自己打开了一扇门,让自己看到了屋里放着很多有趣的东西,虽然还是站在门外,可己经被吸引着有了非去里面看一看的冲动!
《西方哲学史》笔记
亚里士多德:惊异和闲暇 还有希腊人的思辨性格,这种思辨性格的产生主要由于: 第一阶段:自然哲学的创立和形而上学萌发的阶段。 核心问题:万物的本源问题 第二阶段:罗格斯的基础上从自然哲学走向形而上学的阶段 核心问题:“存在”和“一”的问题 第三阶段:希腊形而上学的衰落并专注于伦理学和人生哲学的阶段 核心问题:人如果能达到“不动心”的幸福境界 生平 出生在萨摩斯岛,早期就学于泰勒斯和阿纳克西曼德。40岁由于与萨摩斯主有矛盾而移居南意大利的克罗顿城邦。 提出的一些观点: 数本源说 万物的本源是数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数量关系。 数作为万物的本原,已经超越了米利都学派的感性物质意义上的开端,具有了抽象原则的含义。在认识论上开创了一条理性主义的思路。 数是决定事物性质的比例或抽象的原则,十对基本的对立范畴: 有定形和无定形、奇数和偶数、一与多、右与左、阳与阴、静与动、直与曲、明与暗、善与恶、正方与长方。前一项都优于后一项。 1-灵魂 2-意见 4、9 -正义 5-婚姻 8-友谊和爱情 10-完满 意义 1.除了从感性上升到抽象原则,还抛弃了无定形,第一次建立起一种有定形的最高原则。 身份:是王位的继承人 性格: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极端的精英主义者 死因:万年离群索居,吃树皮和草根得水肿病而死 火本源说 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火死则气生,气死则水生。 “一定分寸”在无定形的原则中加入了有定形的原则。这个分寸就是逻各斯。 逻各斯 客观含义:规律或秩序 主观含义:理性和智慧 原意是华语,引申出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 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不仅是量的规定性,更是质的必然性。 逻各斯不是外加于火的,而是火本身固有的尺度。 辩证法的奠基人 第一,一切事物均处在普遍的运动变化与相互转化之中。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第二,运动变化的根源是对立面的冲突。 第三,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不同的评价标准。 可拉地鲁推向极端: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他甚至拒绝用语言来表达事物。
《西方哲学史》版本那么多,哪个比较好
1、罗素著的《西方哲学史》,该作主要集中于对各个时代哲学思想的社会、政治情况进行考察,并对其与各自时代之思想的联系做剖析。而且里面对某些哲学家有误读,比如康德。2、梯利著《西方哲学史》。该作严谨认真,言简意赅,材料翔实。但文风枯索乏味,难俘获初学者的心。可做充实基础知识用。 3、斯通普夫著《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西哲史的脉络简图,单单从目录就可了解西哲的发展历史与关节点。 西方哲学史问题特点:西方哲学史是哲学与科学息息相关、与宗教相互渗透而又相互对立的历史。在哲学产生以前,人们通过宗教信仰和神话,以形象化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哲学的诞生意味着人们开始通过抽象的思维,用概念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古希腊哲学是在摆脱宗教信仰和神话束缚的过程中诞生的,它从一开始便与科学结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当时,人们只是从总的方面观察自然界,而没有对自然界进行解剖和分析。
《西方哲学史》版本那么多,哪个比较好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确比较经典。在哲学史中插入一些纯粹社会史性质的篇章,让人很容易理解某一时期的哲学思潮。因而,书中对一般历史的叙述也比同类著作做得要多。值得一提的是,此书上、下两卷约80万字,不适合初学者。
梯利版学术性较强,比较客观全面。学习西方哲学史的话,不妨看这个。《西方哲学史》一书就是以其讲义为基础编写的一部哲学史著作。这本书在西方哲学界颇受赞誉,在美国各大学哲学系被广泛采用为哲学史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黑格尔写过《哲学史讲演录》,不过并不提倡去读黑格尔的,因为写得很晦涩。专业一点的(比如考研、写论文参考之类)还是梯利的。业余爱好、仅仅开阔视野的话,还是罗素的好一点。
所以,强烈推荐先看梯利,再看罗素!【摘要】
《西方哲学史》版本那么多,哪个比较好【提问】
#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与梯利版《西方哲学史》**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经典之作,在哲学史中穿插社会史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某一时期的哲学思潮- 提供了比同类著作更多的历史叙述- 上、下两卷约80万字,不适合初学者**梯利版《西方哲学史》**- 学术性强,客观全面- 基于讲义编写,受到西方哲学界的赞誉- 在美国各大学哲学系被广泛用作教材或主要参考书**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 不推荐初学者阅读,内容较为晦涩- 适合专业用途(如考研、写论文参考等)- 与罗素版相比,更适合开阔视野的业余爱好者阅读**阅读顺序建议**- 强烈推荐先阅读梯利版《西方哲学史》,再阅读罗素版《西方哲学史》【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