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韩寒的文章《两岸的民众,太平洋的风·》
我周围其它领域的朋友闲来无事经常会来我家借几本书来读,但凡借散文集,若是喜爱文字的,我大多会推汪曾祺先生的作品。若是对方只心血来潮,我便拿给他余秋雨的书。
余秋雨的书辞藻华丽,内容是否有深度,是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不必太在意了,像极了我高中时候作文课站在讲台上读出的那些优秀作文。于是学生的我也极尽模仿,翻烂了成语字典去记下那些不为熟知的成语,议论文缺了论点就胡诌一个拿来充数,于是便经常登上讲台诵读。后来读的书多了,我成了我们班命题作文的逗跑题之王地。没人认可却自觉颇有成就。
读多了余秋雨都不知道他在表达什么,更像是故弄玄虚:
它积蓄了太多的朝代,于是便得没有朝代。它汇聚了太多的方位,于是也失去了方位。
又或是:
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
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
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
如果只是截取一段足够在一节高中的作文课上传抄了。
让我们稍作认真,这段段文字看似本意写出时间历史过往的沉重感,却随口否定了我们刚刚过往几代人那些血汗与努力,这表达感情的代价是不是有点过大看(详见《文化苦旅 上海人》,我本想摘几个段落出来,奈何会有断章取义与地狱黑之嫌,还是算了罢)
现代艺术家在哪里看请从精致入微的笔墨趣味中再往前迈一步吧,人民和历史最终接受的,是坦诚而透彻的生命。
如果说我们今天的江南小镇缺了点什么,在我看来,缺了一点真正的文化智者,缺了一点潜在河边小巷间的安适书斋,缺了一点足以使这些小镇产生超越时空的吸引力的艺术灵魂。
觉得韩寒怎么样?
年轻人谁心里不浮躁呢?只不过有的人掩饰得比较好罢了.
韩寒很有气魄,他明白什么都会写出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他冲破了儒家拘谨的束缚.韩寒是一个新的思想表达者.
他很酷,很拽.因为他是男孩,是个男人.他很活泼,灵活得阳光灿烂.
文学形式很多,又不是固定的.文学是人类思想的火山喷发,凝聚着.我们不论老的少的都能对文学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定义,这样才能和文学心灵接触.
一个字可以是文学,没有一个标点也是文学.
韩寒不错了,只是应该理智点儿,没有必要和那些人去争个高下.
现代诗人不会消失,每一个文学人谁不是诗人?难道发表了诗文才是个诗人?
自大和我们没有关系.
我很佩服他.
他表现的缺点比优点多,但是实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