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勾勾

时间:2023-04-27 13:30:14编辑:奇闻君

“一勾勾”,是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稀有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一勾勾”的流传地域很广,随流传地区的不同,又有种种不同的名称。惠民一带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临清一带叫“四音戏”。莘县、郓城及河北馆陶一带叫“北词二夹弦”。巨野、东平则叫“四根弦”,是因它以“四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名。济阳、齐河、禹城、临邑一带,则叫“一勾勾”。这是因为以后歌者日众,人才辈出,唱得入情入神的就有“挖心刀子”、“大白桃”、“三十二坛醋”等代表人物,深受群众欢迎。于是就有“××听到××唱,饼子贴到门框上”之誉了;饼子是该向锅里贴的,可一听到动听的“一勾勾”走了神了,却贴向门框上去了。这是说它象勾子那样,把人们的神魂一一勾住不放,因而产生了这个名称。西南则传入河南安阳,那里有“四弦剧团”听起来唱腔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又有些河南语音和豫剧影响,特别是白口。

“年青时常看这戏,俺这里有个小班,就是从山东请来的教师。好几十年没捞到看了……”这显然是在清末民初。再西至邢台、邯郸、石家庄的“丝弦剧团”,听起来与“一勾勾”也似有血缘关系。

一勾勾

这个剧种是在民间业余演出中发展起来的。演员来自农民,演给农民看,农忙时干活,农闲时演出;演的是生活小戏,唱腔、音乐并茂,通俗易懂,自然带一种农民的朴实、痛快,大手大脚的痕迹。各地农村都有过业余剧团。终于,1959年在中央提出的挖掘地方古老剧种的精神指导下成立了“临邑县一勾勾剧团”,对这个新鲜事物,县委、县府都很支持,派了文化干部,后来还委任了团长;由“三十二坛醋”焦连琨任业务团长;聘请了文科、武功教师,自农村招收了一批学员;济宁一批青年也来加入,从此练功、排戏、演出,活跃在农村,曾多次参加专区(惠民、德州)会演,有传统节目,移植节目和现代剧目。后来电影演员崔文顺回乡支民,被聘为化妆师,逐渐壮大起来。1964年,代表德州专区赴“山东省地方戏曲会演”,于山东剧院演出了自编剧目《红梅》以后,更辗转鲁南、胶东、鲁北、沧南各地巡回演出,极一时之盛。1965年,毛收入竞达专区上乘。

值得回忆的是这个剧团的团风,是非常正派的。演员是农村来的青年,他(她)们朴素敦厚,要求上进,虚心学习,努力炼功;教师虽都不是名演,却待人诚恳,认真教练;上下一致,对上服从领导,对同志互相团结,互助互学,不计待遇,艰苦朴素,一心向团。上下虽只有三十二个人,互相配合,有时书记、团长、勤杂人员都互替上场;大灯光,大布景,不论制作、演出,台前台后,自动而有纪律地忙个“马不停蹄”(简直是“战斗”),这种艰苦而无怨言,集体合作工作作风,是上述短时期内取得若多成绩的根源。 “一勾勾”的伴奏乐器有:四弦、板胡、笛子;后来充实了二胡、三弦、笙等。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安板、尖板、导板、甩板(也叫“砍头橛儿”);

一勾勾

“一勾勾剧团”,在“文革”中被砍掉了。但,这个剧团的曾经存在,并拥 现过一些唱出特色的演员,至今仍使人不能忘怀,一些演员有的逝世,有的转业到别的部门去工作了。已故的二人,“三十二坛醋”的唱腔,虚实相济,轻重回逗,如噎如吐,真假嗓出现的很有分寸;张洪学操板胡,勾勾作响,时歇时动,很有剧种特色。仍住梆子剧团的李富元,唱、作俱佳。他的嗓音宽厚宏亮,很有表现力;作功动辄入戏,或庄重,或诙谐,无往不响,尤其在现代戏里,他的表演带着浓重的民间味,富有生活气息;已转业五金厂的巨野宋玉珍,她的嗓音醇厚敦实,由真声转假声时,三腔(头腔、鼻腔、胸腔)共鸣,还带一种喉音,听来深沉隽永。她可以代表南派。已转业济阳文化馆的德平龙传英,她有一种适合这个剧种的特殊嗓音,虽然以此去唱梆子,那是不可设想的,来唱一勾勾,却是难能可贵的了。她的音色优美,音质坚实,真声度假声自然,婉转流畅,勾勾呼呼,惹人爱听;身段活动自然。她所演出有传统剧目《王小赶脚》 ,唱、白、作、逗,很富有民间特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剧种,齐河、禹城、临邑三县交界处,至今不失流传。禹城有个业余剧团,有先前的老艺人,带一些青年,农闲时也邀请一些专业人员,不时演唱一回。

"一勾勾",是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稀有剧种之一。发源于山东禹城、高唐一带,是在流行的花鼓基础上发展而成;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梆子戏的影响。据老艺人传说,这个剧种始于明末、盛于清代、民国。

一勾勾

关于"一勾勾"名字的来源有两个版本:一是说"一勾勾"的名字来 自"一讴吼"。由于"一勾勾"的唱腔中带有一讴或一吼,演唱中一讴吼、一讴吼的,时间长了人们就把它说成了"一勾勾"。另一个版本则说:"一勾勾"代表了鲁西北及周围区域的说唱风格,曲调质朴自然、活泼,是当地劳动人民自然流露心声的一种唱腔。在鲁西北曾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之誉,形容它像钩子那样动人心魄,把人们一一勾住不放,"一勾勾"也由此而来。

"一勾勾"的流传地域很广,随流传地区的不同,又有种种不同的名称。惠民一带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临清一带叫"四音戏"。莘县、郓城及河北馆陶一带叫"北词二夹弦"。巨野、东平则叫"四根弦",是因它以"四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名。济阳、齐河、禹城、临邑一带,则叫"一勾勾"。这是因为以后歌者日众,人才辈出,唱得入情入神的就有"挖心刀子"、"大白桃"、"三十二坛醋"等代表人物,深受群众欢迎。西南则传入河南安阳,那里有"四弦剧团",听起来唱腔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又有些河南语音和豫剧影响,特别是白口。西北则流入河北交河一带。1964年本团去演出,发现天天有三个老年人顶着小雨从乡下赶来看戏,问他们则说:"年青时常看这戏,俺这里有个小班,就是从山东请来的教师。好几十年没捞到看了……"这显然是在清末民初。再西至邢台、邯郸、石家庄的"丝弦剧团",听起来与"一勾勾"也似有血缘关系。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这种深受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十分重视,上世纪50年代初组织了第一个"一勾勾"剧团,共十余人。1956年,临邑县兴隆乡四音剧团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西秦》 ,获"展览演出纪念"奖状。1959年10月,临邑县一勾勾剧团成立,老艺人焦连琨(艺名"三十二坛醋")任团长,培养出一批学员。1964年,该团参加全省革命现代戏会演,演出《红梅》 。"文化大革命"中,该团被撤销。1971年与临邑县河北梆子剧团合并,成立京剧团,至此临邑县"一勾勾"剧团宣告结束。80年代末,在临邑、禹城、齐河一带农村,仍有业余剧团演出。

一勾勾

高唐鼓子秧歌是一种民间演唱艺术,演唱者腰挎花鼓,自己打鼓演 唱伴奏,后来发展成登台演出,并采用四胡为伴奏乐器,发展为戏曲形式,人称"四根弦"。行当有青衣、花旦、胡生、小生、花脸丑等。"一勾勾"戏,演出形式古朴,演员多为民间流散艺人,一般利用春冬农闲季节组织演出。演员白天劳动,如帮工、锄草,晚间唱戏,乡人常称之为"锄草班",他们也经常在农村集市、节日组织演出。一勾勾来自"一讴吼"。

"一勾勾"的伴奏乐器有:四弦、板胡、笛子;后来充实了二胡、三弦、笙等。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安板、尖板、导板、甩板(也叫"砍头橛儿");山坡羊、娃儿娃儿等曲调;专业后,又创了一个快板。它的唱腔特点中声情并茂、通俗易懂。男声,粗犷豪放,刚劲有力;女声,迂回婉转,优美动听。唱腔特色是真声吐字,假声托腔和唱字无腔,如说如念,行腔无字,伴奏相随。即,先把字送入人耳,然后行腔一勾,伴奏过门花噪好听,造成和谐的效果。"一勾勾"有传统剧目七十多个,主要有《东秦》、《西秦》、《坐楼杀惜》、《梁山伯与祝英台》、《胡林抢亲》、《三进士》、《女驸马》。

一勾勾"所使用的舞台语言是德州、聊城一带的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相比,除在四声调方面的差异外,在某些字的读音上亦有明显区别。如"扔"读"棱"(1eng);"在"读"呆"(dai);"边"读"办"(ban);"肉"读"篓"(lou);"人"读"赁"(lin);"就"读"斗"(dou)等。由于四声调和部分汉字读音的差别,使"一勾勾"具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另外,由于"一勾勾"过去采取的都是口授心传的传承方式,所以没有留下早期的文字记载。

一勾勾

在临邑县,有一位48年痴迷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勾勾”地方剧种,为传播“一勾勾”鼓与呼的老艺人,她就是原县“一勾勾”剧团演员邝淑云。

60多岁的邝淑云言谈举止带着艺人的神韵。她对记者谈起48年前结缘“一勾勾”的经历:“1959年我小学毕业,当时13岁,那年秋天,临邑县新成立的‘一勾勾’剧团招收学员,从小喜爱戏曲的我,瞒着家人偷偷跑到报考点报考,没想到一考考中了。眼见生米做成了熟饭,开明的父亲没说什么。”

“一勾勾”这个地方剧种渊源于秦腔,从秧歌调中演变形成,明末清初开始流行于山东、河北一带,曲调质朴自然、活泼流畅。在鲁西北地区,曾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的说法,形容它唱腔动人心魄,蒸干粮贴饼子的女人们听得入了神,误把门框当锅沿了。

邝淑云在“一勾勾”剧团学唱小生戏,她勤奋好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步很快。她出演《四大秦》、《四大帘》、《拾玉镯》、《胡林抢亲》等传统剧目和《迎春花》、《刘胡兰》、《洪湖赤卫队》、《前沿人家》、《社长的女儿》、《丰收之后》等现代戏剧目。下乡巡回演出,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赶来观看,他们的演出引起了轰动。1961年,“一勾勾”剧团参加全省戏曲会演、省内巡回演出,受到广泛好评。谈起当时演出盛况,邝淑云仍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那时在济南一天演出3场,观众场场爆满,演员出场一亮相、刚开口,观众喝彩不断,谢幕时不让下场啊。”

1971年,“一勾勾”剧团与县河北梆子剧团合并成立京剧团,“一勾勾”剧团撤消了,老艺人纷纷离开。邝淑云到县印刷厂当了工人,当时失落的心情难以言表。但是,她对“一勾勾”的热爱和眷恋一直没有改变。空闲时间,她联系县城的老演员聚在一起演唱“一勾勾”。邝淑云说:“30多年来,大部分‘一勾勾’老艺人谢世,我们那批学员如今也已60岁左右,能登台演唱的已经寥寥无几。再加上‘一勾勾’剧种流传于民间,文字记载的东西很少,唱腔以口传心授为主,如不及时整理、发掘,将会消失殆尽,这种状况让我们心里很着急啊!”

进入新世纪,临邑县组织邝淑云等原“一勾勾”剧团10余名老演员重新出山,由他们培养新演员,又恢复了演出。2002年,中央电视台戏迷俱乐部栏目组邀请邝淑云等老演员演出《王小赶脚》 ,受到了尚长荣、杨春霞等著名表演艺术家的高度赞扬。2006年4月,临邑县“一勾勾”地方剧种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接着,临邑县成立了“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邀请邝淑云做艺术指导,全县兴起了一股学唱“一勾勾”热。

采访结束时,邝淑云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我要在有生之年尽我所能培养学员,把‘一勾勾’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一勾勾

这个剧种是在民间业余演出中发展起来的。50年代初,各地农村都有过“一勾勾”业余剧团,其中,以禹城县扬官营村的张志杰、张洪学和齐河县麦坡口的焦连琨等人组织的“一勾勾”剧团最为著名,演职人员共有10余人。1955年该团代表临邑县参加了山东省业余戏曲会演,演出剧目是“东秦”,省广播电台为张志杰、张德俊演出的《三堂》唱段录了音。1957年又以临邑县一勾勾剧团的名义在济南市振成舞台演出,引起了文化部门和临邑县宣传部门的重视。为保留和发展“一勾勾”这一地方剧种,1959年秋,“一勾勾”剧团由临邑县政府接管,省文化厅备案,新招收学员20名,加原有人员共43名,至此正式成立了临邑县“一勾勾”剧团。当时主要的演出剧目有:《西秦》《坐楼杀惜》《梁山伯与祝英台》。主要演员有:唱青衣的三十二坛子醋——焦连琨,唱花旦的剜心刀子——王力友,唱青衣的大白桃——赵传喜,胡生——张丙道。

1960年至1962年间,由于自然灾害,部分老艺人离团,临邑、济阳分县,人员浮动,演出困难,经济收入差,是剧团最困难的时期。为改变剧团的被动局面,1962年春天,县文教局派张承跃同志任团长,并相继选派了音乐专业干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演出实践,情况大有好转,经济收入可观,演员情绪逐步高涨。经过半年的时间便购置了新的服装道具、舞台设备,为剧团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从1962年到1965年,相继排演了古装戏《胡林抢亲》《王小赶脚》《拾玉镯》《三进士》《女驸马》等,现代戏《迎春花》《刘胡兰》《洪湖赤卫队》《前沿人家》《巧遇》《社长的女儿》《丰收之后》《夺印》《三世仇》等十几个大中小型剧目,很好地配合了党的中心工作。  1965年,该剧团自编自演的现代戏《红梅》参加了省会演,得到地区的大力支持,剧团的精神面貌和演出阵容焕然一新,演员的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一勾勾”剧团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的主要演员有:花旦龙传英、小生邝淑云、花脸杨富元、老旦王素珍、胡生张端会、老生陈书宝、青衣朱秀芳等艺术名人。在音乐唱腔和伴奏设计上也有所创新和提高。新创新了流水板、散板、紧拉慢唱等板式,从多方面吸取其他剧种的唱腔、曲牌加以融化,为己所用,大大丰富和提高了“一勾勾”戏曲音乐的表现力。演出区域鲁西北平原各市县城乡,影响力很大。“一勾勾”剧团的演出深受齐鲁大地观众的欢迎,当时排演的《巧遇》戏仅在潍坊市连演15天,场场爆满,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由于种种原因,1971年“一勾勾”剧团与临邑县河北梆子剧团合并,也就是老艺人们所讲的“勾梆联合”,成立了京剧团,演员们被分配到各工厂并从事了其他的工作。至此“一勾勾”剧团被解散。

自从1971年“一勾勾”剧团宣告结束以后,“一勾勾”戏曲唱腔冷淡了30年。2001年秋天,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文化与生活》来临邑对“一勾勾”剧种进行采风活动,并邀请了部分演员在兴隆镇进行了演出,还在德州给部分演员录音录像,受到表演艺术家们的高度评价。然而,这个举动并没有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直到2005年8月份,在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建设文化临邑的大框架下,临邑县文体局开始着手申报整理“一勾勾”剧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

自上世纪70年代初,临邑县"一勾勾"剧团被强行改为京剧团,许多著名演员流落民间,"一勾勾"剧种就开始败落,如今几乎濒临灭绝。现在'一勾勾'剧团的老艺人大部分都已谢世,能登台演唱的已经寥寥无几。再加上'一勾勾'剧团流传于民间,文字记载的东西很少,唱腔以口传心授为主,如不及时整理、发掘,将会消失殆尽。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一勾勾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勾勾”其实叫“一讴吼”

初次听到“一勾勾”的名字,记者觉得很奇怪,怎么会取这么怪的名字?“一勾勾”究竟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对“一勾勾”情有独钟、多年研究“一沟沟”的专家、临邑县文化馆秦一舟馆长介绍:“一勾勾”是由我省聊城高唐县一带的鼓子秧歌衍化而来,形成于清朝中叶,在那时临邑一带已有老人们组成的班社,并带徒传艺,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高唐的鼓子秧歌是一种民间演唱艺术,演唱者腰挎花鼓,自己打鼓演唱伴奏,后来发展成登台演出,并采用四胡为伴奏乐器,发展为戏曲形式,人称“四根弦”。行当有青衣、花旦、胡生、小生、花脸丑等。“一勾勾”戏的演员多为民间流散艺人,一般利用春冬农闲季节组织演出。演员一般是白天劳动晚间唱戏,所以乡人常称之为“锄草班”。

谈起“一勾勾”的名字的来历,秦馆长笑了。他透露,关于“一勾勾”名字的来源有两个版本:一是说“一勾勾”的名字来自“一讴吼”。由于“一勾勾”的唱腔中带有一讴或一吼,演唱中一讴吼、一讴吼的,时间长了人们就把它说成了“一勾勾”。另一个版本则说:“一勾勾”代表了鲁西北及周围区域的说唱风格,曲调质朴自然、活泼,是当地劳动人民自然流露心声的一种唱腔。在鲁西北曾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之誉,形容它像钩子那样动人心魄,把人们一一勾住不放,“一勾勾”也由此而来。

想听“一勾勾”不容易

听了秦馆长的介绍,记者很想听一下“一勾勾”。秦馆长却为难地告诉记者,临邑已经没有“一勾勾”的演出团体了,只是在兴隆镇的王孝吴村和齐河的麦坡口还有些六七十岁的老人会唱“一沟沟”,在临邑县城已经有几十年听不到“一勾勾”了。在记者的一再请求下,秦馆长答应给联系一下还住在县城、曾经是“一勾勾”演员、上世纪七十年代被迫改行当工人的一位61岁的老艺人邝淑云。

在县城大马路边拐了几条胡同,终于在胡同尽头找到了邝淑云的家。正在家里蒸着馒头的邝淑云,听说记者是来采访“一勾勾”的,很是热情,马上放下手头的活儿,跟记者聊了起来:“俺是1959年14岁时考到县剧团学习‘一勾勾’的。俺们那批一共要了十几名学员,我当时学的是小生。俺们那批人后来都改行了,现在曾经在剧团呆过的在临邑的一共还有不到20个人,有些人还回了原籍。”回忆起上世纪60年代的演出盛况,邝淑云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那时俺们剧团去淄博演出,一天要演出3场,剧场里天天满员,当时演员一出场、刚开口,观众就喝彩不断,不让下场啊。”

记者想请邝老师唱两段“一勾勾”听,邝老师摆着手说:“我都有快40年没唱了,现在唱整出剧目已经不行了,只能唱几个唱段。”邝淑云不好意思地介绍,“你是第一次听‘一勾勾’,若不找个伴奏听起来不好听,会给你留下不好的印象,但现在找个能给伴奏的人都不好找。”秦馆长想了想说:“还是把临邑师范的杨正利老师请来伴奏吧,他会拉‘一勾勾’的特色伴奏乐器四胡。”

“一勾勾”曾经很红火

在等候杨正利老师的时候,邝淑云和秦馆长又跟记者谈起了“一勾勾”的发展史。他们介绍,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这种深受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十分重视,上世纪50年代初组织了第一个“一勾勾”剧团,共十余人。1955年,该剧团代表临邑县参加山东省业余戏曲会演,引起上级文化部门的重视。为保留和发展“一勾勾”这一地方剧种,1959年秋,由临邑县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了临邑“一勾勾”剧团。1960年至1962年间,由于自然灾害,部分老艺人离团,这是剧团的困难时期。由于领导重视,剧团在艰难中得以保留下来。1971年与临邑县河北梆子剧团合并,成立京剧团,至此临邑县“一勾勾”剧团宣告结束。邝淑云介绍,“一勾勾”有传统剧目70多个,主要有《东秦》、《西秦》、《坐楼杀惜》、《梁山伯与祝英台》,《胡林抢亲》、《三进士》、《女驸马》等。从1962年至1965年间相继排演了现代戏《迎春花》、《刘胡兰》、《洪湖赤卫队》、《前沿人家》、《巧遇》、《社长的女儿》、《丰收之后》、《夺印》、《三世仇》等十几个大中小型剧目。1965年自编自演的现代戏《红梅》参加了山东省会演。期间,演员的素质明显提高,大部分学员成长起来,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员,其中邝淑云(小生)、龙传英(花旦)、杨富元(花脸)、张端会(胡生)等演员广受当地观众欢迎。

“一勾勾”在流传的过程中还产生了许多老百姓心目中的明星,比如“三十二坛子醋”焦连坤,“剜心刀子”王力友,“大白桃”赵传喜,“二姑娘”龙传英,每个绰号都代表着这个演员的演唱和扮角风格。比如龙传英,她有一种适合这个剧种的特殊嗓音,她的音色优美,音质坚实,真声度假声自然,婉转流畅,勾勾呼呼,惹人爱听。她所演出的传统曲目《王小赶脚》,唱、白、作、逗,富有民间特色,她所扮演的“二姑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观众已经忘了演员的姓名,叫她“二姑娘

早期没有留下文字记载

记者看到,杨正利老师拿来的四胡跟二胡差不多,但是有四根弦,弓子一拉要拉高低双音。邝淑云先唱了一段《王小赶脚》,感觉节奏比较舒缓,结尾拐弯较多。而小生唱段《罗成叫关》,就激昂高亢了许多,其中一些当地的土话,让记者听起来感觉特别可爱。

邝淑云介绍,“一勾勾”所使用的舞台语言是德州、聊城一带的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相比,除在四声调方面的差异外,在某些字的读音上亦有明显区别。如“扔”读“棱”(1eng);“在”读“呆”(dai);“边”读“办”(ban);“肉”读“篓”(lou);“人”读“赁”(lin);“就”读“斗”(dou)等。由于四声调和部分汉字读音的差别,使“一勾勾”具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邝淑云说“一勾勾”剧种原是男扮女妆,无女演员,所以在唱法上男女声无多大差别,唱腔的旋律多在同一个八度内进行。演唱时真嗓吐词,假嗓拖腔,一般为行腔时无字,吐字时无腔,并且在演唱中多有虚词衬字的运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另外,由于“一勾勾”过去采取的都是口授心传的传承方式,所以没有留下早期的文字记载

濒危状况令人担忧

一勾勾

邝淑云介绍,近二三十年来,“一勾勾”已渐渐地沉寂,几近消失了。她说:“我们这些老演员很是担心,‘一勾勾’剧团的老艺人大部分都已谢世。我们那批学员如今也已6 0岁左右,能登台演唱的已经寥寥无几。再加上‘一勾勾’剧团流传于民间,文字记载的东西很少,唱腔以口传心授为主,如不及时整理、发掘,将会消失殆尽。我们这些老演员很想集合起来,把‘一勾勾’传承下去,但我们自己又没有能力,一是没有经费,二是没有人出面组织,这种情况让俺们心里很是着急啊

记者了解到,自上世纪70年代初,临邑县“一勾勾”剧团被强行改为京剧团,许多著名演员流落民间,“一勾勾”剧种就开始败落,如今几乎濒临灭绝。虽然这次“一勾勾”申报成功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生存状况很不容乐观:整个临邑已经没有人能演唱“一勾勾”的整出剧目,过去流行“一沟沟”的地方没有一个专业“一沟沟”剧团,“一勾勾”的演出更是阔别舞台几十年了。仅有的几个当年曾在“一勾勾”剧团呆过的老艺人,不是改行后已经退休,就是已经回到了原籍。如果再任其自生自灭,不抓紧时间制定保护措施,后悔就来不及了。

上一篇:周口店遗址

下一篇:四边形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