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本 李春平

时间:2024-12-02 20:19:06编辑:奇闻君

陪伴好莱坞女星13年,李春平继承百亿遗产,晚年却十分凄凉

中国的慈善家有很多人,那些大大小小的企业家、明星都有在做慈善事业,可是他们都不敢称慈善第一人。

李春平,这是一个神话般的男人,他被誉为“百年慈善第一人”,也是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慈善家”荣誉的第一人。

有人会好奇,这个男人是做是什么企业的,为什么会这么有钱。其实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的财产是来自于,一位大他近40岁的好莱坞女星去世后的遗产。

1942年李春平出生在江苏淮阴,父亲是军人出生,成年后他也入伍当兵想要追随父亲的脚步,后来因病回到了北京工作,李春平天生不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时常与人斗殴,最终因打架被开除公职、党籍。

失业后的第二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北京饭店遇到了自己未来的妻子,军人出生的李春平,带着特有的魅力,这个老太当时就对他一见钟情,而且他长的也很像她的初恋情人,可是这个女人比他大了将近40岁,这是李春平不能接受的。

每一个年轻人都曾经有一颗拼搏的心,李春平也不例外,在1979年的秋天,他选择了出国留学,在英国的那8个月,李春平吃了很多苦,也被现实深深的打击了,后来发生了一起车祸,在英国没有依靠没有收入,不得已早早结束了这场出国之行。

回国后的李春平发现,前年偶遇的那个美国老太还在等他,她告诉李春平,在梦里有一个声音告诉她,她最后一个情人会在中国遇到,所以她一直在等李春平的回来。也许是在国外被现实打击了信心,也许是被这个近70岁的老太感动了,李春平这时做了一个影响自己一生的决定,跟随美国老太去美国,当时的李春平才31岁。

开始的时候,李春平是以这个老太养子的身份出现的,当时李春平已经知道了这个老太的身份,好莱坞女星身价数百亿,这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之后的13年里,李春平一直陪伴这位好莱坞女星身边,只是岁月不饶人,这个女性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差,13年的相伴,让这个女星真的对李春平有了感情,为了让李春平能够合法继承她的遗产,在病逝的前半年,两个人结婚了。

妻子离世后,李春平选择了回国,一起带回来的还有百亿遗产,妻子留给她的凡·高、毕加索四幅稀世珍品油画,以及大量不动产, 他还拥有三辆顶级劳斯莱斯房车,在当时那个年代他的资产上福布斯排行榜都有可能。

其实很多人都很好奇,这个好莱坞女星到底是谁,是奥黛丽.、葛丽泰·嘉宝还是凯瑟琳?李春平没有做直接回答,他只是说,她是美国三四十年代的影星,有过两次婚姻,一次离婚,一次丈夫去世。

李春平在后来谈到那份“忘年之恋”的时候表示,那12年晚上她睡在我身边,我都起鸡皮疙瘩,但我有感恩之心,只有她活着我就一直伺候她。

有人说李春平是靠吃软饭的,不是一个男人,但是这样的一个懂得感恩的男人,又有几个人能做到,20年来,李春平以平均每天七万元的速度向各界捐赠,累计高达6.3亿元,就连巴菲特和比尔盖茨都对他发起过慈善晚宴的邀请。

可惜天不遂人愿,这样的一个慈善家也会受疾病折磨,2017年,李春平被查出了阿尔兹海默症,智力退化,生活不能自理,而他曾经的家人只想着怎么争夺李春平剩下的财产,如今这个老人在清醒的时候看到自己的现状,也会失声痛哭吧,在某次媒体采访是他说:自己也想有个家,要个小红,来生要有自己的爱情,好好生活。

李春平把自己最好的13年用在了别人身上,后来又一直为慈善事业做奉献,晚年却如此凄惨,希望他的家人能让这个老人能有一个安详的晚年吧。

人这一辈,有很多选择的机会,如果你选择错了,那么你的一生都可能在后悔。希望每个人都能不留遗憾。

对李春平这位老人,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李春平从哪位女星那里继承了大笔遗产?

玛丽·马汀(Mary Martin)

百老汇的演艺明星玛丽·马汀于1913年11月11日出生在得克萨斯州。她的父亲是一位律师,母亲是一位小提琴教师。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使得马汀自小就有着过人的表演天赋。当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参加当地剧团的演出,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她的父母为了使她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在她12岁的时候,就让她接受专业的声乐训练,扎实的基本功为她日后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汀在她年满17岁之前就结婚了,她的丈夫哈格曼(Benjamin J. Hagman)是当地的一位会计师。1931年9月,马汀的第一个孩子拉里出生了,他日后成为美国的电视明星,在美国的当红电视剧《我梦见了詹妮》(I Dream of Jeannie)和《达拉斯》(Dallas)中出任主角。
马汀在当地开办了一所舞蹈学校来打造她的艺术之梦,但在1935年她和哈格曼离婚后,马汀决心要重新进行人生的规划和定位。为了寻找更为广阔的表演舞台,马汀开始在各地展示她那美丽的歌喉,她先后在达拉斯的广播中和洛杉矶的夜总会进行表演。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夜总会的表演打动了一位音乐剧的制作人,在他的举荐下,马汀得以在他的一部剧作中出任一名合唱演员。尽管这部作品没有公演,但是它毕竟开启了马汀的音乐剧之门。
紧接着,马汀有幸参加了当时的名作曲家科尔·波特的《远离我》(Leave It To Me),并且在剧中扮演一个角色,正是凭借着在这部作品中的出色表现和那首传遍全国的“My Heart Belongs to Daddy”开始引起了百老汇的注意。
1939年对于马汀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她在这一年同派拉蒙(Paramount)公司签约出演电影《征服者赫伯特》(The Great Victor Herbert)。在1939年到1942年短短4年的时间内,她为派拉蒙先后演出了十余部电影,这不仅丰富了她的表演经验,更为重要的是,马汀也开始成为一位实力派的演员。
在此期间,她还为广播电台如NBC和CBS做节目,这进一步提升了她的知名度。在1940年5月5日,马汀同理查德·哈里蒂结婚,哈里蒂是派拉蒙公司的一位导演和制作人,后来成为马汀的经纪人。
1949年重返百老汇的马汀一亮相便一鸣惊人,她在大名鼎鼎的罗杰斯和小哈姆斯坦的力作《南太平洋》中担当女主角,她那清亮迷人的嗓音立刻征服了苛刻的评论家和观众,他们都为她所扮演的天真的海军女护士尼莉所折服。她在1951年迁往伦敦,继续《南太平洋》的国际巡演。
在50年代里,马汀活跃在舞台和银幕上,她演出的剧目主要有“The Skin of our Teeth”、《安妮,拿起你的枪》(Annie Get Your Gun)和《彼得·潘》(Peter Pan),尤其是在《彼得·潘》中的出色表演为她赢得了第一个托尼奖,随后她又凭借着在《音乐之声》扮演的玛丽为自己带来了第二个托尼奖。她也因此成为整个50年代最为走红的女明星。
在结束了1965年到1966年的《你好,多莉》的巡演后,马汀立刻投入到《我愿意,我愿意》的排演中,她和罗伯特·普瑞斯顿(Robert Preston)联袂出演剧中的男女主角,并且在该剧取得成功之后开始了1968—1969年的北美巡演。 进入70年代以后,马汀和丈夫哈里蒂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他们在巴西的农场中,哈里蒂在1973年3月3日去世。这对于马汀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告别了舞台很长一段时间来抚平内心的伤痛。
1978年,已经年近花甲的马汀重新回到了百老汇并且在一部喜剧作品中露面,随后她又主持了1981年的系列公益性电视节目“Over Easy”,在从一次严重的车祸中恢复过来之后,马汀和卡洛尔·坎宁(Carol Channing)参加了在1986年举行的有杰出成就女艺术家巡回演出。
马汀在1989年被约翰 F·肯尼迪中心评为世纪表演艺术家。她在1990年的9月3日因为癌症在加利福尼亚的家中去世。


上一篇:儿女情更长电视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