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是什么?
螺旋藻类型螺旋藻是一种低等水生植物,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淡水和盐碱湖泊中。其主要产地有墨西哥的乍得湖、德士古湖和中国云南永胜的程海。螺旋藻属性螺旋藻属于蓝藻门节旋藻属,适合在高温碱性环境中生长。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8-35之间,因此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如碱水湖、盐碱湖和一些海洋环境。螺旋藻长什么样子螺旋藻在显微镜下呈松散或紧密状,有规则的螺旋曲线。螺旋藻表面没有凝胶状的鞘,细胞内有气泡,所以浮力好。细胞或细丝顶端常不呈锥形,横壁不明显,顶端细胞呈圆形,外壁不增厚。螺旋藻在作用与价值螺旋藻具有很高的防病保健价值。含有叶绿素、藻蓝蛋白、肌酸等物质,可降低癌症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同时具有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的作用。此外,螺旋藻中含有螺旋藻多糖、镁、铬等降血糖物质,能减缓糖分吸收,促进物质代谢,多方面调节血糖。
螺旋藻是什么东西啊
螺旋藻(学名:Spirulina)是一类低等生物,原核生物,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体长200-500μm,宽5-10μm,圆柱形,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旋形弯曲,形如钟表发条,故而得名。具有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等功效。螺旋藻,亦称“节旋藻”。蓝藻纲,颤藻科。藻体为单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丝状体,胶质鞘无或只有极薄的鞘,并有规则螺旋状,以形成藻殖段繁殖。无异形胞和后壁孢子。约38种,多数生长在碱性盐湖。目前国内外均有大规模人工培育,主要为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和印度螺旋藻三种。可食用,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在自然水域,其大量繁殖会形成水华。扩展资料:螺旋藻的药理作用:1、抗辐射损伤作用:放射照射前、后给小鼠口服螺旋藻,均能提高小鼠存活率。2、抗菌作用:钝顶螺旋藻对革兰阳性菌有抑菌作用,含脂质和三萜类化合物的钝顶螺旋藻的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最强,含甾醇的提取物也有抑菌作用,但作用较弱。钝顶螺旋藻对革兰阴性菌无抑制作用。3、抗癌作用:螺旋藻对短期一次注射和长期多次注射1,2-二甲肼诱导的NIH小鼠和标准差大鼠大肠变性隐窝的形成有抑制作用。4、光敏作用:用含0.25mg/ml的藻蓝蛋白(藻青素)处理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再经514nm激光辐照300J/cm2,发现癌细胞存活率仅15%;而单纯采用激光辐照或藻蓝蛋白处理,细胞存活率为69%和71%。5、对免疫系统的作用:螺旋藻多糖可使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提高39.5%-98.0%,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提高32.5%-51.5%,吞噬指数提高0.9-1.8倍,T淋巴细胞数提高46.8%-87.7%。脾脏白髓淋巴细胞排列密集,红髓内巨噬细胞明显增多,酸性α-乙酸萘酯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增加7.3%-12.8%。6、降低胆固醇:将30位高胆固醇、轻度高血脂的男性,分为两组,A组每日服螺旋藻4.2g,持续8星期,血清总胆固醇在4星期内从6.3mmol/L(244mg/dl)降至6.1mmol/L(233mg/dl),降幅达4.5%。B组服4星期便停止,总血清胆固醇降低,后恢复到最初的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4星期内显着降低达6.1%,原来高胆固醇水平的人,血清胆固醇降幅更大。7、对胃的保护作用:钝顶螺旋藻灌胃250-500mg/kg,对吲哚美辛(消炎痛)型、无水乙醇型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模型有明显保护作用;可降低幽门结扎型大鼠溃疡模型的发生率和减少溃疡数,对胃液分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加速慢性醋酸型大鼠胃溃疡的愈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螺旋藻(螺旋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