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的原型事件是什么,真实情节远远比电影悲惨
《熔炉》背后的真实故事,是根据韩国真实事件改编,该事件其实比影片还要残酷,黑暗。
真实的事件中,从校长到老师,一共有10多人参与施暴,从2000年开始,他们先后对超过30名聋哑儿童进行性侵,而这些孩子的年龄仅仅是7到20岁;这个案子起初是一名男律师从他的朋友那里偶然得知此事,他的朋友是聋哑学校的老师,两人决心为学校孩子讨回公道,他的教师朋友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遭遇校长方暗杀。
还不止这样,此后7年,这名律师一直致力于这件案子的真相,相继有几名富有正义的法律工作者也因此遭到暗杀,而律师最后也不得不带着他救助的3名聋哑儿童离开。之后,为了这件案子,律师辗转在7年间上诉数次,却始终无果,后来,律师遇到一名医生朋友,医生大为震动,决定帮他,两人一起寻求公道,在此期间,律师身患癌症,他们虽然找到证据,校长方面却因为势力太大,而没有遭到应有的惩罚。
此事发生后,儿童福利机构用强硬手段带走另外两个孩子。饱受打击的律师因抗诉而被高压水枪射击,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再也没有起来。他的医生朋友继续接过他的理想,为此奔走,但依然没有结果,绝望的医生最终选择自杀,以这种方式获得关注,自杀之前,他写下了数万字的遗书,将这件事发布在网上希望引起关注。
遗书在网上引起关注之后,韩国女作家孔泳枝读到相关报道,大为震惊,立刻前往光州,与受害学生相处数日,深入了解孩子受创心灵后,将该事件写成小说,2008年底至2009年中连载于网络,点击率超过1600万人次,最后出版了。正是由于这位女作家的文字记录了这个故事,才有了后来的电影,以及后来的故事。
电影上映后,数百万网友在网络上签名,要求政府重新查处此事。光州警方在各方压力下,不得不重新开始调查,但也就做做样子,因为过了追诉期,校长因病过世了,竟然没受到法律的制裁!!
韩国民众开始静坐抗议,网络抗议,在各种舆论压力之下,得到了韩国高层的重视,电影上映37天之后,韩国国会通过“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炉法”,以及《社会福祉事业法》修正案等一系列法律,确保社福机构经营公开透明,纳入外部监督力量,并保护聋哑儿童。一个月之后,这所作恶多端的学校,终于被关闭了。
扩展资料:
《熔炉》是根据孔枝泳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电影,影片由黄东赫执导,孔刘、郑有美、金贤秀、金志映等主演。该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描述该时间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电影于2011年9月22日在韩国上映。该影片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受到韩国国家高度关注,电影亦被称为“改变韩国国家的影片”。
《熔炉》的一句经典台词:“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能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这句台词曾感动了无数人,并继续回荡在每一个有公民责任感的人心里。因为面对把哑巴般存在的弱势群体置于痛苦的社会不义,改变和矫正是有可能的!
熔炉真实事件原型
2000年至2005年期间,韩国光州仁和聋哑特殊教育学校发生了教职员工对残障儿童实施性暴力和虐待的事件,受害的学生有男有女,年龄多在7-22岁之间。2005年6月份,该校的教师权恩摄得知事件真相后,向光州地区身心障碍家庭问题咨商中心进行了举报,揭发同事们的罪恶行径。
权恩摄声称学校的老师每天晚上都会拿食物给男学生,然后让他们把被害人带过来,之后对其进行性侵害等恶劣行为,在揭发的时候,权恩摄反而被想要欲盖弥彰的学校诬陷为加害人。权恩摄对自己的未来处境很担忧,甚至害怕喝水时被下毒,但依旧无法袖手旁观,决定将学生们解救出来。
学校恶劣行径曝光
随着聋哑学校老师们的恶劣行为被曝光,民间团体自发组成“仁华学校性暴力对策委员会”,他们齐心协力为受害者发声,并将案件推入司法程序,然而委员会的努力在“因人而异”的思想面前如同以卵击石。由于涉案方有钱有权,在一审和二审的判决结果上均倒向校方,涉嫌性侵的校长还被改判为缓刑获释。
罪犯终将伏法
后来,该案件的相关报道被作家孔枝泳看到,她为了还原案件的真相,无数次往返首尔和光州,调查过程中获得许多人的帮助,还把故事写进《熔炉》小说中,在网络上进行连载,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最后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之下,犯罪嫌疑人终于得到了严厉惩戒,遭受非人虐待的学生们也开始独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