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弄死人是什么原理?
核辐射针对生物体的危害主要在于,核辐射可以电离有机生物分子,包括细胞内行使功能的蛋白质、DNA、RNA等大分子以及其他有机小分子。辐射使得这些分子结构被破坏,或者带上电荷,从而让有机分子不稳定、发生重排或者产生对机体有害的自由基。其中受核辐射影响最大的是DNA分子。
核辐射对生物体DNA的影响,常常发生在细胞复制比较活跃的细胞中,例如上皮细胞、生殖细胞和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等。由于造血干细胞是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源头,当造血干细胞发生癌变后,白细胞无限复制,造成白血病,同时造成免疫系统崩溃,机体的修复也将难以进行。
辐射的特点
1、连锁反应
某些核反应存在连锁反应的现象,如:U-235和中子的核反应:只要有一个中子轰击U-235,就会放出3个中子,3个中子再去轰击U-235就会生成9个中子,这样连续下去,在几微秒的时间里,就使反应进行得非常剧烈而放出巨大的能量。
2、伴随核辐射
在U-235与中子的核反应中,如果反应不密封的话,产生的中子会以光速射向周围环境,形成辐射。以光速运动的微小粒子都能产生辐射。辐射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通过仪器测得。少量的辐射对人体不产生影响,而且人类还利用辐射为人类造福,但是辐射量一多,就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3、高效。
4、产生核能
核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以法国为例:1980-1986年间,法国核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由24%-70%,在此期间法国总发电量增加40%,而排放的含硫物质降低了9%,尘埃减少了36%。大气质量明显改善。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揭开核辐射危害的神秘面纱
核辐射的后果
1、辐射性损伤
核辐射是一种放射线,人体接触核辐射会造成不适,接触少量辐射时会引起头晕、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这一症状会随着辐射的剂量变得更加严重,甚至是造成造血功能受损,引起消化道方面的疾病,让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和恶心呕吐的情况。
2、慢性和辐射损伤
核辐射接触人体会导致慢性疾病,让患者出现慢性皮肤损伤、造血功能障碍、白内障等疾病,有时还会增加畸变、遗传性病变的发生概率,如果全身长时间的接受超负荷的核辐射,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核事故和原子弹爆炸的核辐射会造成人员的死亡或损伤。
3、胚胎和胎儿损伤
在女性怀孕期间要远离核辐射,胚胎和胎儿对辐射尤其敏感,如果孕期不慎接触到核辐射,会造成胎儿的畸形率升高,新生儿的死亡率也会升高,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在胎儿期间接受过辐射照射的儿童,未来发生白血病和癌症的几率相对较高。
4、产生恶性肿瘤
另外核辐射非常容易诱发恶性肿瘤,对已经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也会产生影响,若是接受了严重的核辐射,会使患者出现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等恶性肿瘤,也会造成患者在短时间内死亡的情况,核辐射本身是非常严重的一种疾病。
核辐射危害原理
人体内的细胞分为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这两种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和受损后的效应不同,因此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本质是对于细胞的灭活,被灭活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就会损伤人体,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疾病,最终导致死亡,生殖细胞中的DNA受到损伤则会改变基因,出现有缺陷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