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意思
意思: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吝,吝惜。从善,指听从别人的好意见。如流,像流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比喻迅速而自然。
出处:宋·苏轼《上皇帝书》
选段: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译文: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这是在尧舜禹汤时代时十分努力去追求的,而到了秦汉之后却不再存在。
《上皇帝书》写作风格
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
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苏轼确实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苏轼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苏轼这句话的意思是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这句话出自于《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这两句话放在今天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是十分具有哲理性的话语。
改过不吝最早见于《尚书》,从善如流出于《左传》。苏轼将这两条古训合而为一,这对于我们提升自我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使我们的道德修养达到更高的层次。而且这两句话对执政者有借鉴意义,能更好的治国平天下。如今从善如流已经成为成语,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苏轼的名句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9、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10、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