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应该如何养生
我国习惯将“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立夏前后,气温升高,随着也会面临一些疾病产生,那么立夏时节怎么养生?小编精心收集了立夏节气如何养生,立夏养生方法,供大家欣赏学习!一、立夏时节谨防3种疾病1、夏季的高温、闷热、雷雨、大风、天气骤变,常会诱发或加重头痛。另外,睡眠不足、情绪激动、精神疲劳都可诱发头痛。应对夏季头痛,不能过分依赖药物,可通过调剂饮食、补充水分,消暑降温、节制冷食、调整情绪、注意休息等手段进行保守治疗。2、夏季也是皮肤病的多发季节,痱子、过敏性皮炎、汗斑、湿疹等恼人的皮肤病威胁着很多人的健康。应对皮肤病,公众要常洗澡、勤换衣服,被子、毛巾等经常漂洗消毒。尽量少到蚊虫多的地方,皮肤瘙痒时可涂些止痒药水。3、夏季还是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食物中毒等胃肠疾病的高发期,消暑方式不当是主要原因。预防肠胃疾病要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还要多喝开水,少吃冷饮。二、立夏要注意六个方面1、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笑口常开,这个时节,可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夏天养心安神之品不可少,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等,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2、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夏天人们容易出汗,“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汗多易伤心之阴阳。加之夏天温度高,体表的血量分布多,这样容易导致老年人出现心脑缺血的症状,所以夏季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但是该出汗时则要出汗,老年人也不能闭汗,在房间里开空调的时间不能过长。所选的运动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3、心分阴阳,既要养”心阳“又要养”心阴“。心气虚指心脏功能减弱,表现为心慌心跳、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并有出汗。如不注重保养,发展为心阳虚就会出现心慌、气喘加重,而且畏寒肢冷、胸痛憋气、面色发白等。有心气虚或心阳虚症状的人,夏天尤其应该避免多出汗,以免伤了心阳,可用人参(2~3克)、西洋参(3~5克)泡水饮,或服生脉饮(人参或党参、麦冬、五味子)口服液。心阴虚则指心阴血不足,可造成部分心血虚的症状。心阴虚的主要特点是阴虚阳亢,表现为五心烦热、咽干失眠、心慌心跳等。心阴虚者需要注意少劳累、少出汗、多吃养心阴之品,如西洋参3克、麦冬3~5克,或吃冰糖大枣小米粥,或吃百合藕粉和银耳莲子羹。4、不要吃刚从冰箱中取出来的食物。人的胃肠温度一般在36℃左右,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只有2℃~8℃,肠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容易出现腹泻。所以,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应在常温下放一会儿再吃。5、要睡眠充足。夏天老年人易产生生理及心理上的疲困,没精打采,只想在床上躺着,也不想吃饭,不想参加社会活动,只想在家呆着。碰到这样的情况,老人就应走出户外,多和人交往,多去旅游或到公园去赏景,要变”苦夏“为享受夏天。6、初夏到来,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二、立夏养生食谱1、荷叶凤脯:[配料]鲜荷叶2张,火腿30克,剔骨鸡肉250克,水发蘑菇50克,玉米粉12克,食盐、白糖、鸡油、绍酒、葱、姜、胡椒粉、味精、香油各适量。[做法]鸡肉、蘑菇均切成薄片,火腿切成10片,葱切短节、姜切薄片,荷叶洗净,用开水稍烫一下,去掉蒂梗,切成10块三角形备用。蘑菇用开水焯透捞出,用凉水冲凉,把鸡肉、蘑菇一起放入盘内加盐、味精、白糖、胡椒粉、绍酒、香油、鸡油、玉米粉、葱节、姜片搅拌均匀,然后分放在10片三角形的荷叶上,再各加一片火腿,包成长方形包,码放在盘内,上笼蒸约2小时,若放在高压锅内只须15分钟即可。出笼后可将原盘翻于另一干净盘内,拆包即可食用。[功效]清芬养心,升运脾气。可作为常用补虚之品,尤为适宜夏季食补。2、鱼腥草拌莴笋:[配料]鱼腥草50克,莴笋250克,大蒜、葱各10克,姜、食盐、酱油、醋、味精、香油各适量。[做法]鱼腥草摘去杂质老根,洗净切段,用沸水焯后捞出,加食盐搅拌腌渍待用。莴笋削皮去叶,冲洗干净,切成1寸长粗丝,用盐腌渍沥水待用。葱、姜、蒜择洗后切成葱花、姜末、蒜米待用。将莴笋丝、鱼腥草放在盘内,加入酱油、味精、醋、葱花、姜末、蒜米搅拌均匀,淋上香油即成。[功效]清热解毒,利湿祛痰。对肺热咳嗽,痰多粘稠,小便黄少、热痛等症均有较好的疗效。3、桂圆粥:[配料]桂圆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桂圆粥桂圆粥许。[做法]将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尤其适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虑,月经补调等症。注意:喝桂圆粥忌饮酒、浓茶、咖啡等物。阳历五月五日前后,为夏季的开始,也是农家的大忙季节。有”立夏三朝遍地锄”“雨打立夏,有水洗耙,立夏不雨,犁耙高挂”之农谚。
立夏节气的来历及养生技巧
立夏,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时间在每年5月6日前后。民问习惯把它作为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立夏节气的来历及养生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夏节气的来历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首座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养生技巧 1.早睡早起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避免运动过后大汗淋漓,“汗”出伤阳,在饮食调养方面,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起床前可以做几个小动作,有利于增强体质,中医养生,延年益寿。 2.饮食清淡 立夏过后,温度逐渐攀升,人就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 3.精神养生 养生专家提醒说,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出现心神不宁。因此,值此时节,人们要格外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不可有过激之处,应该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 4.食补凉血 立夏之后血热会给人带来很多不适,气虚血热会影响人的消化功能。因此,每顿饭不要过饱,给胃留下足够的蠕动空间。还人以轻松自然状态,夏季注意养血补气和早睡早起,是人储存阳气力求身体大获丰收的一个季节。 5.避免贪凉 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关节患者来说,夏季应该避免贪凉,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在空调环境中,最好常备一件长袖衣,随外界环境随时加减衣服。 6.谨防外感 立夏节气,人们常常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轻易使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避免气血淤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故立夏之季,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 立夏节气的轻松养生运动 一、早起花间走颐养心神 立夏以后,随着温度的增高,汗液排量的加大以及室外活动的减少,老年人和经常久坐的白领一族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症状,如何促使气血流通,心脉无阻,进而预防心血管疾患的发生呢? 中医上认为,立夏养生要早睡早起,注意养阳,方能较好的保护心血管健康。尤其要避免大汗淋漓,因为汗液过多地流失,会导致人体内电解质紊乱,伤及体内阳气。但是,不运动也不利于心脏健康,怎么办呢?夏天最凉爽的时间段要数清晨了,大家不妨清晨起来在住所附近的林荫花间处散散步,能颐养心神,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华,推动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功能。 二、午睡转眼睛效率倍增 立夏后天气炎热,昼长夜短,不少人会渐渐觉得晚间睡眠不足,如果经过一个上午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可想而知。所以,立夏以后,午睡对防病养生起着关键作用。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也称“心藏神”。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涵概了人体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的姿态等;而狭义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大家都知道的“闭目养神”,其实也是在养心。 故而在午睡的时候,如果能在一开始练练转眼球的练习,不但会增加午睡质量,还能有效缓解视疲劳,进而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具体的方法是双目从左向右转9次,再从右向左转9次,然后紧闭片刻,再迅速睁开眼睛。 三、晚归梳“五经”预防中风 立夏时节,不少单位的白天工作时间都是相应延长一些,大家要及时调整自己工作计划和生活节奏,适当地减缓速度,尤其是在回家之后也要记得保健。怎么做呢,就是所谓的晚归梳“五经”了。 大多数人有早上梳头的习惯,但是晚上梳头的人还是很少的。但这里教大家梳头可不是用梳子,是用我们的手指,而且不是普通的梳法,是“拿五经”。怎么做呢?是用五指分别点按人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所以称之为“拿五经”。晚归梳“五经”,意即在回家略作休息以后,梳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晚上睡前再3次。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增强分泌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经常梳头,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此外,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
立夏节气养生要怎么吃,立夏节气里宜食用哪些食物,你知道吗
这里是 分享 健康 知识及 美食 的分享。每天分享 健康 小知识给朋友们;做些简单易做的家常 美食 来分享给大家! 立夏一般在每年的阳历5月4日或5日。立夏标准着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到来。 夏季到来,天气开始炎热,人体的阳气最旺盛,也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旺盛时期,为了适应炎热的气候,人体的皮肤毛孔就会打开,将体内的汗液排除,来调节身体的温度。 夏季炎热,宜以食用养心的食物为主。吃些清淡,安神,凉爽的食物,夏季可以多吃些凉拌菜,多吃鸡蛋,鸭肉,豆制品,适当吃些冷饮,不要过量。 夏季脾虚,湿气重,可吃些补脾养胃,祛湿的食物,如豇豆,薏米等都是很好的祛湿食物。 夏季不要大量食用辛辣食物,也要避免食用盐,有过多的食物及油炸食物。 夏季出汗多导致人体水分流失,要多喝水,喝水要以凉白开为主,少喝饮料,每天要喝足2000毫升的开白水。还可以食用生津止渴的水果,如山楂,酸梅乌梅等水果。 夏季还可以多吃些苦味食物,苦味食物含有生物碱,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苦味食物还有清心除烦,提神醒脑,增进食欲,健脾利胃的功效。 夏季天气炎热,应少食肉类食物,吃肉容易生痰,易患上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所以立夏以后要少食用肉类食物。 夏季还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来促进身体的 健康 ,首先做到起居有节,其次卧室要主要通风换气,让卧室里空气清新;再有就是要有个好心情,要做到心平气和,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如果有条件,可以睡上三十分钟的午觉。 立夏节气里宜食用的食物有:(一)丝瓜,丝瓜有清热解毒,消肿,养胃等食用功效,素有“美人水”的美誉,丝瓜也是美容的上好材料。常食用丝瓜可以保持皮肤光滑,丝瓜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 (二)木瓜,木瓜分为南方和北方两种,北方木瓜用来辅助治疗疾病,南方木瓜多用来食用,木瓜具有舒经活络,祛湿和胃的 养生 功效,特别适合营养缺乏,消化不良,肥胖等人群食用。 (三)蚕豆,蚕豆具有健脾利湿,止血降压,利湿消肿等 养生 功效,蚕豆中含有人体所需的钙,锌,锰,磷等营养成分,还具有增强记忆力,促进人体骨骼成长发育的作用。蚕豆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 (四)杨梅,杨梅是立夏节气里的时令水果之一,杨梅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止吐止痢的 养生 功效,杨梅富含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柠檬酸,乳酸等营养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很丰富。杨梅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 (五)绿豆芽,绿豆芽是用绿豆生发的豆芽菜,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除湿等 养生 功效。绿豆芽一般自己在家就可以用绿豆生发,自己生发的绿豆芽绿色,不含化肥等各种添加剂,吃着更 健康 ,绿豆芽一般人都可以食用。 (六)豆腐,豆腐是用大豆加工而成的,是人们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之一,豆腐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豆腐的营养成分宜于人体吸收。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大,应多补充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从豆腐中摄取。豆腐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 今天我做一道适合立夏节气里喝的 “黄花豆芽汤” 来分享给大家! 准备食材:干黄花菜20克,粉丝20克,绿豆芽100克。 调味料:姜丝,葱丝各适量;食盐3克,鸡精2克,香油适量。 制作方法:(1)将干黄花菜清洗干净后用冷水泡发。 (2)绿豆芽洗净后,烧开水焯开捞出来沥干水分。 (3)粉丝用剪刀剪断,再用温水泡软。 (4)锅里注入少许植物油烧至六成热,下入姜丝炒出香味,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 (5)烧开后,下入粉丝,再次烧开下入泡发的黄花菜,绿豆芽,继续煮沸。 (6)撒入食盐,和鸡精,淋入香油,撒上葱丝即可。
立夏节气吃什么可以养生
一年一度的 立夏 节气很快就要来了,这意味着天气正式进入炎热的阶段,所以朋友们就要开始好好注意防暑啦,喜欢养生的伙伴们知道立夏节气可以吃什么养生的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有关立夏节气吃什么可以养生_立夏养生小窍门,希望大家喜欢。 立夏节气吃什么可以养生 立夏六款美食降火又养心 1、立夏要补夏:鸭蛋补夏 推荐 菜谱 : 咸鸭蛋 俗传,立夏吃蛋,叫做“补夏”,使人在夏天不会消瘦,不减轻体重,劲头足,干活有力。老中医说咸鸭蛋在夏天吃了人有劲,这和营养师的说法不谋而合,营养师称鸭蛋中钙质、铁质等无机盐含量丰富,含钙量、含铁量比鸡蛋、鲜鸭蛋都高,是夏日补充钙、铁的首选。 2、立夏要降火:苦瓜降火 推荐菜谱: 山药炒苦瓜 不要觉得苦瓜苦,苦瓜越苦,败火清热降火的效果就越好,但这并不代表所含的其他成分有什么不同,因此只要按照您喜欢的口感和偏好挑选,就可以啦! 3、立夏要养心:莲子养心 推荐菜谱: 莲子松仁玉米 养心季节是夏,此时心脏最脆弱,暑热逼人容易烦躁伤心,易伤心血。莲子芯的味道虽然比较苦,但可以清心火,是养心安神的佳品,亦可壮肠胃。 4、夏天要补血:章鱼补血 推荐菜谱: 章鱼沙律 章鱼八爪鱼有补血益气、治痈疽肿毒的作用。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并还富含抗疲劳、抗衰老、能延长人类寿命等重要保健因子——天然牛黄酸。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适宜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5、夏天要通气:莴苣通气 推荐菜谱: 椒油笋丝 莴苣含有大量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壁蠕动、通利消化道,可治疗便秘,是贫血患者的最佳食料。推荐鱼腥草拌莴苣。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祛痰的功效。 6、夏天要清肠:豌豆清肠 推荐菜谱: 水煮豌豆 豌豆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而豌豆中富含的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顺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 立夏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传统中医认为,人们在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心为阳脏,主阳气。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仅维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汗液调节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 心的生理特性表现出:其一,心为阳脏而主阳气。也就是说心为阳中之太阳,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故喻之为人身之“日”。《医学实在易》称:“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但维持了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心为火脏,烛照万物”故凡脾胃之腐熟运化,审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其二,心与夏气相通应。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 立夏节气常常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故立夏之季,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具体到膳食调养中,我们应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 初夏之时,老年人气血易滞,血脉易阻,每天清晨可吃少许葱头,喝少量的酒,促使气血流通,心脉无阻,便可预防心病发生。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总之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立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至20℃,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大好时节。天文专家提醒说,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传统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因此,值此时节,人们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 立秋 前,包括立夏、 小满 、 芒种 、 夏至 、 小暑 、大署六个节气。立夏、小满在农历四月前后,称之为孟夏夏之初,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故应顺之。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在中医文献中对心解释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医学入门》曰:“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 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心主血脉包括了主血、主脉两方面。血指血液,脉指脉管,又称经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心脏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全身脉管中循环无端,周流不息,成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而血液运载的营养物质能供养全身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整个全身都得到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心脏功能正常则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面色红润光泽;若心脏发生病变,则会出现血流不畅,脉管空虚而见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气血瘀滞,血脉受阻而见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脉象结、代或促、涩。 主神志,既是心主神明,有称心藏神。所谓的神,中医学对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涵概了人体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的姿态等;而狭义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神的形成在藏象学中认为,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神由先天之精气所化生,胚胎形成之即,生命之神也就产生了。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神依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正如《灵枢·平人绝谷》中所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心主神志得生理功也包含了两个方面。一,在正常情况下,神明之心接受和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其二,神明之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之中居于首要地位,五脏六腑皆在心的统一指挥之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活动。 立夏节气养生要遵循哪些原则 立夏养生原则一、要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常感觉胃口不好,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湿邪较重的症状,所以应常服用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健脾除湿养生汤 鲜土茯苓眉豆猪脊骨汤 新鲜的土茯苓配伍眉豆煲猪脊骨,气味醇和清润,具有健脾祛湿之功效,为春暖多雨时滋补佳品,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鲜土茯苓400克,眉豆80克,猪脊骨500克,生姜3片。 土茯苓又名刺猪苓、过山龙、红土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块状根茎,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具有解热毒、利水湿的功效,可用于皮肤湿毒、下焦湿热,主治各种皮肤病及泄泻、肾病。现代药理发现,土茯苓可防治多种癌症,主要对食管癌、胃癌、直肠癌有改善症状的作用。土茯苓多为干品入药,而鲜品多用于食疗汤品,有鲜美清润之气味。 眉豆也称米豆、饭豆、甘豆、白豆,眉豆是粤人所习称,广东民间常把它作为祛除脚气水湿之用。猪脊骨有补髓增益之用,合而为汤,更具有健脾益气、祛湿利水、消除疲倦、强壮身体之功效。 做法:鲜土茯苓刮去外皮、洗净,切块状;眉豆稍浸泡,洗净;猪脊骨洗净,用刀背敲裂。将各料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清水30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5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即可。此量可供3~4人用,眉豆、猪脊骨可捞出,加酱油等调料,佐餐食用。 立夏养生原则二、冬病夏治 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可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 方法 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另外,立夏后日照时间延长,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作息应随之做一些相应调整,在遵循晚睡早起的原则时,中午最好增加午睡,让大脑和全身各系统及时得到休息,以消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立夏养生原则三、补养肺肾 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麦冬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配方:中兴菠萝1个,赤砂糖300克,米酒2000毫升。 制作方法:选取七八成熟,略带香甜味,按之稍软的菠萝1只,切除果柄及头部,将菠萝连皮纵切为4块,每块再切成厚片,放入3000毫升容量的广口瓶中,倒入米酒,加糖,密封浸泡,每2~3日略加摇动1次,经1个月左右即可饮用。菠萝取出,去皮后可以食用。 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渴,消暑提神,化食止泻。适用于热病烦渴,伤暑,积食,泄泻等,亦可以提神,解除疲劳。 服法:每日2次,每次10~15毫升。 说明:菠萝又名凤梨、波萝蜜,味甘酸,性温。《本草纲目》载:“菠萝蜜瓤味甘香,微酸,平,无毒。主止渴解烦,醒酒,益气,令人悦泽。核中仁味同,主补中益气,令人不饥,轻健。”菠萝果皮和果肉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和C,酒浸可以使菠萝的营养成分充分溶出。菠萝中含有的菠萝蛋白酶,具有抗炎、抗水肿及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有过敏体质的人过食菠萝会因蛋白酶过敏而引起菠萝中毒,称为菠萝病。所以,对菠萝过敏者不可服用本酒。 立夏养生原则四、清热消暑 西洋参为立夏滋补佳品 夏日气温高,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妙方 消暑菠萝酒 立夏节气吃什么可以养生相关 文章 : ★ 立夏节气的养生要注意哪些方面 ★ 立夏节气如何养生的方法最有效 ★ 立夏吃什么才最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之立夏养生 ★ 立夏节气应该如何养生 ★ 传统上立夏时节吃什么食物 ★ 立夏节气养生原则 ★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养生篇 ★ 立夏养生少吃什么
立夏节气正确养生方法有哪些
立夏 以后,中国江南地区气温回升快,降雨量和降雨的天数都会明显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立夏节气正确养生 方法 ,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立夏节气正确养生方法 立夏的风俗禁忌 立夏风俗吃啥 立夏节气正确养生方法 1:饮食清淡 立夏过后,温度逐渐攀升,人们就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并搁凉后食用,也可起到健胃、驱暑的功效。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2:早睡早起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避免运动过后大汗淋漓,“汗”出伤阳,在饮食调养方面,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起床前可以做几个小动作,有利于增强体质,中医养生,延年益寿。 3:食补凉血 立夏之后血热会给人带来很多不适,气虚血热会影响人的消化功能。因此,每顿饭不要过饱,给胃留下足够的蠕动空间。还人以轻松自然。今年的夏季注意凉血补气和早睡早起,是人储存阳气力求身体大获丰收的一个季节。 4:精神养生 养生专家提醒说,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出现心神不宁。因此,值此时节,人们要格外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不可有过激之处,应该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 <<< 立夏的风俗禁忌 忌坐门槛 立夏日有忌坐门槛之说。在安徽,根据《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俗传立夏坐门坎,则一年精神不振。”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 厌祟避蛇 立夏日云南民俗关注的是厌祟避蛇。清代《云南通志》载,四月立夏之日,“插皂荚枝、红花于户,以厌祟;围灰墙脚以避蛇”。值四月而言避蛇,与十二生肖已 属蛇 有关联,地支纪月,三月为辰,四月为已。立夏厌祟,门上插皂荚树枝和红花,含有黑(水)、红(火)既济之义。按照古代五行说,黑为水,红为火。这是希望通过两者相互制约,达到一种平衡。同时,古人不仅日常用皂荚去污,还以皂荚入药,认为它具有杀虫功能。将它当做厌祟之物,也着眼于除秽驱邪。 <<< 立夏风俗吃啥 1.夏饼 夏饼是一种北方面食,也被称作是麻饼,不同地区做出的夏饼形状不一样,夏饼的主要制作原材料是面粉肉丝和韭菜,混合到一起制作成面饼之后,放入到锅里烙熟。有的地方也会采用白砂糖制作面饼,做好了的面饼,口感香甜,而且外酥里嫩。 2.春卷 北方地区到了各种节气都喜欢做春卷,春卷分为饼和菜两个部分,饼皮一定要做的非常的薄,这样在上面抹上一层油,夹着各种各样的菜吃,特别的好吃。一般来说,人们都会选用豆芽韭菜作为春卷里的蔬菜。 3.五色饭 农村到了立夏这一天会用红豆,黑豆,黄豆,青豆,绿豆等五种颜色的杂粮熬制成五色饭,也被称作为立夏饭。 4.立夏饭 立夏这一天,浙江宁波农村地区的朋友会用红豆,青豆,黑豆,黄豆,绿豆等多种颜色的豆熬成五色米饭,也被称作为立夏饭。现在人们又发明了新的立夏饭的做法,使用大豆,蚕豆,芥菜,肉酱来制作米饭,营养价值更为丰富,口感也好。 5.黑米饭糕 黑米饭糕也是南方地区一种传统的立夏点心,把乌树叶碾碎了之后和米饭混在一起制作成糯米糕,吃起来有一种淡淡的树叶香气,非常好吃。 6.立夏茶 在江西地区,到了立夏这一天,大家都会去乡间采摘茶叶,之后和邻居一起煮茶水,和大家一起享用,民间的说法是立夏这一天喝了立夏茶之后,一个夏天都不会犯困。精神抖擞。 7.尝三鲜 立夏尝三鲜的这个习俗也历史非常悠久了。不同地区的三鲜不尽相同,一般分为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地三鲜是苋菜,蚕豆,黄瓜,树三鲜是枇杷,樱桃,杏子,水三鲜是海螺,河豚,鲫鱼。 <<< 立夏节气正确养生方法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立夏节气如何养生的方法最有效 ★ 立夏节气养生窍门介绍 ★ 立夏时节应该从哪些方面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之立夏养生 ★ 立夏节气有哪些风俗活动 ★ 立夏节气吃什么可以养生 ★ 立夏节气养生吃什么好 ★ 立夏节气如何养心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8a6b92a28ca051cd1a9f6beca8dce12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