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路簿

时间:2023-04-28 04:27:03编辑:奇闻君

海南省博物馆展出的《更路簿》

《南海更路经》有两类,一类是以手抄本形式传下来的,俗称《南海 更路簿》;一类是口头传承下来,俗称“更路传”。它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更路簿》是中国人民明清以来开发南海诸岛的又一有力证明。现存的《更路簿》约成书于康熙末年,最早可以追溯至明代。清代《更路簿》记载了中国海南岛渔民所习用的南沙群岛各个岛、礁、沙条。

琼海博物馆收藏了一本抄于民国时期的《更路簿》,不但记录了我国通往东南亚、西亚、东北亚以至地中海沿岸国家的线路,还有一年12个月海上流水特征的记载,也不乏风向、暗礁的准确描述,对于那些危险地段还特别标注了航行速度以示提醒。 《南海更路经》又有《南海水路经》、《南海定时经针位》、《西南沙更簿》、《顺风得利》、《注明东、北海更路簿》、《去西、南沙的水路簿》等名称。

如今琼海渔民出海时虽已不再使用,但很多人家都将其作为祖传之宝供奉。在海南琼海市潭门镇又有发现。现年89岁高龄的孟子园村渔民王诗桃不仅是个活见证,自己也抄录了一本《更路簿》,谭二村65岁退休教师彭业坚还收藏着父亲遗传下来上世纪七十年代抄录的孤本,再次见证了我国人民发现和开发南海诸岛的悠久历史。

更路簿[南海更路经]

“一本本泛黄的册子,是海南渔民代代相传的无价之宝;一本本简陋的册子,记载着浩渺深邃的南中国海的丰富信息;一本本无言的册子,发出了一片海域主权归属的响亮回声。”这些册子,叫做《更路簿》。

它不仅是海南渔民在南海海域及诸岛礁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三沙主权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

上一篇:滕州二中新校

下一篇:帕蕾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