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时任宫泽(喜一)内阁官房长官的河野洋平就从军慰安妇问题的调查结果,代表日本政府发表的谈话。其主要精神是承认旧日军的直接参与(“募集、移送、管理等”)和强制性(“通过哄骗、强压等总的来说违背本人意愿的手段实施”),在向受害者道歉的同时,表示要通过历史教育,让人们永远铭记慰安妇的历史事实,决不重犯同样的错误。此乃迄今为止,在慰安妇问题上,日本政府向国际社会所做的最为”高调”的公式表态。去年 10月,刚刚上台的安倍首相,正是凭着在历史问题上的“两个继承”(即继承关于历史问题的“村山谈话”和慰安妇问题的“河野谈话”的精神)的表态,打开了通往北京的大门。
然而最近几年,日方在“慰安所"事件的表态说明其存在一定的后退,引起了邻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声讨,这应该是值得警惕的日方危险的机会主义的抬头。
云南龙陵县董家沟日军慰安所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苏智良先生及助手经过十几年的艰苦调查后发现,中国竟是日军慰安制度的发源地。在人数上,中国20万妇女被迫充当慰安妇,是日军慰安妇最主要的来源;在时间上,日军在上海建立了当地第一家慰安所,上海慰安所持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可以说,中国妇女是日军慰安制度最严重的受害人群。苏智良教授在日本留学时偶然发现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有两排日式木屋,中间是碎砖铺的路,一个日本兵在女性管理者陪同下,正准备进入慰安妇房间去作乐。旁边的文字说明是:上海杨家宅慰安所,1938年1月建立,日本上海派遣军东兵站司令部管理。经过相片比对及走访住户后发现,这个慰安所建在东沈家宅。杨家宅慰安所是中国最著名的一家慰安所。通过调查他发现了一个更让他震惊的事实,位于今天东宝兴路125弄的大一沙龙竟是中国内地第一个日军慰安所,也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日军慰安所。根据知情者的回忆,东宝兴路125弄1号为二层西式砖木结构建筑。大一沙龙和杨家宅慰安所的式样都是日本和式。有的慰安所有10间小房间。每个房间的面积约4个半榻榻米大小,约合7平方米;宽的建筑中间有走廊,两边是慰安妇的房间,有的房间有6个榻榻米。房间里面陈设十分简单,只有一张木板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房门上写着编号,并钉有插慰安妇名字的金属牌。木墙上开了一扇50公分高、30公分宽的木窗,窗上有6块玻璃,下面的4块是磨砂玻璃,外边不能轻易窥探屋内的情况。可笑的是为了让日军官兵感到安宁,慰安所里还设立神龛让日本官兵和日本慰安妇参拜。日军占领中国领土后爆发大规模灭绝人性的强奸。在国际谴责和日益严重的性病面前,日军高层不得不加紧慰安妇制度的实施。于是,在上海和南京等地建立慰安所的决定被迅速提上日程。大一沙龙是1932年开设的海军指定慰安所,由日侨近藤夫妇一直经营到1945年战争结束。1931年11月,日本海军为了给在上海的海军陆战队提供性服务,在虹口选择一批日本妓院作为其海军的特别慰安所,其中就有大一沙龙。随后大一沙龙被称为海军指定慰安所而获得扩张。这一情况也得到日本外务省一则档案的证实,到1932年在上海开业的日海军慰安所达17家。以日本海军官兵为客人。同年底,这17家慰安所有艺妓279人、慰安妇163人。日军对慰安所管理非常严格。慰安妇每周须经日本军医的身体检查,确认是否患有性病。当时执行慰安妇体检任务的日医麻生彻男摄下了《慰安所规定》,从而留下了一份极为珍贵的物证。买票进入慰安所的日军官兵被强制使用避孕套,一时间避孕套竟成为战略物资运至中国。由于对大一沙龙模式满意,慰安制度由此在中国推广开来。1938年1月13日,由上海派遣军东兵站司令部管理的位于杨家宅娱乐所开业了。104名日本和朝鲜少女成为杨家宅慰安所的第一批慰安妇。从那以后,源源不断的外籍女子被迫踏上这条不归路。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
据悉,“海乃家”由日本人坂下熊藏自1939年经营至日本战败,最多时有40多名“慰安妇”,曾是上海日本海军指定慰安所。2016年2月23日,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公平路425弄12号内的原日军慰安所“海乃家”建筑拆迁被叫停。据了解,在拆迁现场看到,大门已经被锁上,从外部看,这栋两层的石库门建筑依然保存完整,但内部已一片狼藉。截止2014年,在东北地区又发现了20多个市县有慰安所。东北慰安妇使用过化妆品有日本“资生堂”标识,日本战败溃逃时企图毁灭证据,放火烧毁建筑,但这些物品在大火中幸存。东北是中国第一个被日寇占领的国土,那里的新发现的慰安所是日本在中国建立的最早的慰安所。
2015年12月1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正式开馆,对公众开放。这是亚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旧址,也是唯一一处被在世慰安妇指认过的慰安所建筑。
泰国的曼谷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红灯区。日本占领泰国以后,惊讶地发现这个红灯区的妓女很少染上性病,于是立即雇佣了一批妓女组建了泰国第一个慰安所,慰安所设立在靠近马来亚边境的地方。在万隆河边,日本海军开设了名叫“遥地亭”的慰安所。此后陆续开设了按慰安妇国籍区分的慰安所,如中国、朝鲜、越南、缅甸等。慰安所一般就建在营房附近,是临时搭建的简易木房,每扇门上标有房号。房号下面标一道横线,表明对士官开放;房号下面标两道横线,表明对士兵开放。对军官则另设立有慰安俱乐部。日本人在修建暹罗一缅甸铁路时,在泰国终点站设立慰安所慰安妇为来自朝鲜的妇女。日军命令泰国慰安所里的慰安妇不仅要为当地的日军服务,还要求她们每30人到50人为一组,到后方阵地巡回,以满足士兵们的需求。
日军占领马来亚以后即开始建立慰安所。马来亚人口中,马来人占一半,中国血统的马来人和华侨占37%。由于马来亚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日本人就以“解放者”自居。因此,日军在马来亚建立慰安所一般不用或少用马来人而主要征集当地华人妇女充当‘慰安妇”。有一个在吉隆坡“泰顺宾馆”的慰安妇回忆说:“我们的慰安所有8个华人,3个来自苏门答腊的马来人,2个朝鲜人和1个泰国人。我没有见过任何来自马来亚的马来人,也没有见过任何印度慰安妇”当时吉隆坡大约有17到24个慰安所,其中有一个慰安所都是朝鲜人,大约有20多个朝鲜慰安妇。其他慰安所大多是外籍妇女。日军在马来亚的慰安所分布在全国30多个城市,几乎有日军的地方都开设了慰安所。在马来语中,慰安妇称为“佳郎·庇”,“‘佳郎’是走动的意思,‘庇’就是娼妇,合在一起就是跟着部队移动的娼妇的意思”。马来亚的慰安所有两个特点:一是慰安所大都建立在原来的宾馆里,二是慰安所的管理者有不少是曾经在马来亚从事卖淫的日本妓女,这批日本妓女的人数大约在14人左右。1942年驻守马六甲的日军部队留下一份档案,档案记载这支部队当年经常出入瓜拉比拉的一家慰安所,其中有中国慰安妇23人。马来亚军事当局的一份档案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在1943年7、8、9三个月间发放避孕套达62500只,可见日军使用慰安妇之频繁。
1942年初,日军侵占菲律宾,随即在菲律宾推行“慰安”制度。1942年4月16日,日军一支部队登陆班乃岛,5月12日第一个慰安所开业,相距不到1个月时间。1942年7月,菲律宾妇女组织“慰安妇特别行动队”根据日本方面提供的线索在菲律宾进行了调查。“特别行动队”在班乃岛伊洛伊地区寻找到2家当年的慰安所遗址及有关记录。这两家慰安所一称“一号慰安所”,主要供下级士兵、士官和准军事人员使用。收费根据级别:军官为3日元,士官为1.5日元,士兵为1日元。另一所称“亚洲大厅”,设施较为豪华,主要供军官使用,收费6日元;士官、士兵为2.5日元。在班乃岛伊洛伊地区的慰安所远不止两家。据当地上年纪的人反映,当年他们曾见到“成卡车的妇女被带到了他们称之为‘巴黎饭店’的地方”。“马尼拉的慰安所十分豪华,慰安所是没收马尼拉市布吕巴德·斯特里特附近的‘莱纳乌德饭店’,将其改名‘浪速庄’而使用的。另一方面,另一帮慰安妇——舞女从日本送到后,将其附近的夜总会卡萨马尼拉作为慰安所”。当年在马尼拉设有一个拥有多民族妇女的慰安所,慰安所上写着“用于军事目的的第X号慰安所”,着各色民族服装的妇女坐在走廊里接受军人的挑选。《碧瑶中部地区的信使》一书的作者回忆说,她25岁那一年,日军杀死了她的父亲并占领了她十分宽大的家以后,在她家设立了慰安所,有慰安妇大约100多人。菲律宾慰安妇的来源主要为菲律宾当地人,此外有朝鲜、日本、中国、西班牙、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妇女。外籍慰安妇的收费较当地慰安妇高,“朝鲜人是3元5角,日本人是5元5角,西班牙人11元,美国人13元”。日本战败后,在菲律宾的慰安妇全部被日本军队遗弃,她们有的因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有的被活活杀死而成为士兵的食物。
新加坡地当东南亚军事要冲,在二战中成为日本在南方的重要战略基地,驻军庞大,慰安所数量也多。许多小学、女学和教堂在战争期间被日军征用,改为茶馆或酒馆,征集当地少女充当服务生,实际上是慰安所。新加坡当时还开设了许多由日本人料理的“料亭”,最为著名的称“鹤家料亭”,实际上也是慰安所。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陷落,3月5日日军就在新加坡的报纸上刊登“征集接待妇”的广告。据一些新加坡老人回忆,在现在新加坡果园路地区的康希尔曾经设立慰安所,而吉兰区有一条大街曾经因为慰安所相当集中而闻名全国。在这些慰安所里,朝鲜慰安妇300多人,日本慰安妇100多人。从日本来的妇女被日军称为“大和部队”,“大和部队”还有自己的旗帜。在新加坡岛南方5公里的布克姆岛,日军设立了一所慰安所,慰安妇为印度尼西亚妇女。在与该岛比邻的申特萨岛上建立的慰安所,其慰安妇基本上是朝鲜妇女。一个叫金福东的朝鲜慰安妇回忆说,她在朝鲜被日军抓捕,在中国广东开始了慰安妇生涯,此后随日军辗转于香港、新加坡、马来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最后,再次回到新加坡。
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开进缅甸,这些侵略者大多是通过著名的“死亡之路”,郎暹罗一缅甸铁路开进缅甸的。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第一列行驶在暹罗——缅甸铁路上的火车竟然是“装有妓女的火车”。1943年末,暹罗一缅甸铁路完工。为了庆祝完工,日军下令在每一个车站设立慰安所,命令6到7个朝鲜慰安妇为一组,沿铁路线而下,在车站慰安所对等待在那里的日军进行慰安,每一个慰安所大约有60名日军在等候慰安妇的到来。在缅甸某些地方,为修建暹罗一缅甸铁路而工作的外籍战俘也被允许到慰安所接受慰安,但这种情况一般不多见。慰安所除缅甸本地人外,还有中国人、朝鲜人、印度人等。缅甸仰光的日军军官俱乐部是一所按日本风格装饰的高级慰安所。慰安所有慰安妇100多人,另有女仆、厨师、理发师、裁缝若干和一名妇科医生。慰安妇中以朝鲜妇女为多,其次是缅甸妇女、中国妇女、印度妇女和日本妇女。日军久留米师团在仰光设立了专供高级军官享用的慰安所,名叫“粹香园”,内有慰安妇150人。在曼得勒前线基地,建有各种慰安所9家,其中有一家规模较大,拥有缅甸、朝鲜、中国、印度以及当地少数民族妇女,被日军称为“多国娘子军”。日本学者千田夏光估计,全缅甸属于日军慰安妇的人数,“估计为3200人,其中大约2800人是朝鲜女性”。所有的朝鲜慰安妇在缅甸慰安所全部使用日本名字,她们的日本名字挂在慰安所的墙上,供军人挑选。
1942年,日本占领印度尼西亚,在这里设立了大量慰安所,主要中在万隆、雅加达、泗水、玛琅等地。由于历史的原因,荷属东印度住着许多欧洲人,大约有36万之众,其中又以荷兰人为多。因此,这里的慰安妇除本地妇女外,还有欧洲妇女,其次是亚洲妇女。慰安所比较集中的地方在万老鸦和望加锡一带,大约有29家慰安所。当地米纳哈萨半岛的妇女从外形上看很像日本人,因此,这里的慰安妇多以半岛妇女充任。在这些慰安所里,有慰安妇280人,其中托拉人111名,爪哇人67名,望加锡人7名,曼达人4名,其余为中国人、卡罗萨人、恩雷康人等。慰安所有高低档之分,高档的慰安所称“军官饭店”,多以现成的宾馆改建。次一等的称“军人俱乐部”,著名的俱乐部有1943年6月建立的“樱花俱乐部”和“特莉莎俱乐部”。“饭店”和“俱乐部”的慰安妇多来自日本,也有少数欧洲姑娘。其余的慰安所一般称为“客栈”,因地制宜设立在营区周围荷兰人的住宅里。慰安妇每天接待8至10个士兵或士官,每人收费1日元至1.5日元。如“富士客栈”、“千代田客栈”等,“客栈”的名字一般均带有日本色彩。这两所“客栈”有100多名慰安妇,年龄在15岁至17岁之间,多为外籍妇女,当地妇女较少。无论是外籍妇女还是当地妇女,日军规定一律穿日本服装,使用日本姓名。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先后于1996年和1998年通过有关报告指出,“慰安妇”制度是现代社会“有计划的强奸、性奴隶”行为,日本政府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对受害者予以个人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