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背景

时间:2023-06-22 17:59:14编辑:奇闻君

双十一产生的背景

双十一网购狂欢节源于淘宝商城(天猫)2009年11月11日举办的促销活动,当时参与的商家数量和促销力度均有限,但营业额远超预想的效果,于是11月11日成为天猫举办大规模促销活动的固定日期。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大电商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双十一”战线已经前后长达一个月左右,虽然这是商家自发的市场行为,但无序的竞争带来了多重恶果:一方面民众的冲动消费被进一步刺激和放大,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对电商网站的信任被透支,此外还导致了快递行业不堪重负、过度包装不环保和浪费等问题。

扩展资料

5年前,那个时候叫淘宝商城,商家也没有这么大规模,当时都不知道有个光棍节,那时张和张的团队最初的想法就是让消费者每年好好玩一次,准备做网上的购物节。

2009年,淘宝商城搞’双11’,广告营销主打:光棍节(11月11日)没事干,那天就买点啥东西去当礼物送人。为什么会选中11月,是因为时节改动快,南边进入深秋,北方进入冬季,人们需要采办的东西格外多,比方衣服、棉被都得换厚的,连拖鞋都得换成棉拖。

同时,11月份没有多大的节日,10月份有黄金周,12月份有圣诞节,都是比较大的消费节庆类的时点,这一试水,效果很明显,挖出了强大的内需。

双11的由来

在2009年中下旬,时任淘宝商城总裁的张勇和其团队,为了做大淘宝商城的品牌,策划了一个嘉年华式的网上购物节,于是偶然地选择了11月11日这个时间,因为它正好处于黄金周和圣诞促销季的中间,此时刚好是人们添置冬装的时候,加上11月没有节日,只有被网友戏称光棍节的11.11,于是张勇就说没事干就多买点东西吧,由此产生了双十一购物节。

在2009年的第一个“双十一”,只有淘宝商城中李宁、联想、飞利浦等27个商户参加,但是超乎所有人预想的是,整个平台的交易额到达了5200万元,是当时日常交易的10倍,那时候甚至还有很多商家临时到线下补货,后来,双十一就成为了电商消费节的代名词,甚至对非网购人群、线下商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双11的影响

“双十一”从电商催生的回归用户促销活动发展成为线上、线下集体狂欢的购物街,甚至走向了全球市场,实现全球买、全球卖的大目标,它的成交量也在逐年快速增长,而且“双十一”的促销活动已经不再仅限于当天,周期逐渐被拉很长,比如2020年天猫的“双十一”周期就被确定为24天,并在全球推进eWTP。

双11的社会评价

在当前这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汹涌客流和极为庞大的单日成交量,显示了老百姓较强的消费意愿和较高的消费能力,对拉动内需无疑是个积极信号。但是其消费热潮不能沉醉在逐年攀升的数字泡沫中,如果要获得长足发展,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必须有更多的理性。

上一篇: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

下一篇:敌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