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墓地在哪?
慈禧太后的墓地在河北省遵化市昌瑞山南麓偏西之菩陀峪,东距裕陵妃园寝500米,西与普祥峪定东陵(慈安太后陵寝)之间仅隔一条马槽沟。1908年在仪鸾殿去世。
菩陀峪定东陵 ,为清文宗咸丰帝孝钦显皇后(即慈禧太后)的陵寝,因为位于咸丰帝定陵之东,所以统称为定东陵。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扩展资料:
慈禧太后的墓葬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初九清明节,由同治皇帝亲自勘察风水,于十五日将平顶山改为普祥峪定为慈安母后皇太后的墓葬,普陀山改名普陀峪,定为慈禧太后的墓葬所在.两陵由第七世样式雷雷廷昌主持设计修建,于当年八月同时动工,于光绪五年(1880年)六月同时完工,耗时六年,耗银五百多万两.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慈禧陵又重修一次,工程历时十三年于一九零八年十月十八日完工。
孙殿英盗东陵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北伐成功。其时,孙殿英率部驻防在蓟县的马伸桥,此地离清东陵仅一山之隔。当时有个惯匪马福田,探知东陵地区无人看守,就伙同其他匪徒窜到东陵盗宝。孙殿英闻讯,抓住这个时机,调动一团兵力,开到马兰峪,以军事演习为名封锁了马兰峪东陵,打垮了马匪后,把东陵三十里内戒严,顺势掘东陵。
7月上旬,孙殿英部以军事演习施放地雷为名,驱走全部守陵人员,封锁关隘,实行戒严,大肆洗劫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由于封锁严密,所以外界虽有传闻,却不明真相。在动手盗陵的第三天,谭温江前往北平晋谒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打探风头,一见风平浪静,次日马上返回东陵,放手盗掘。
盗墓之前,孙殿英先致函遵化县知事,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由,要求遵化县代雇骡马车30多辆,以便从其他地方装运军粮。就这样,孙殿英便为转运盗墓财宝铺好道路。
慈禧墓在哪里
慈禧墓叫做定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裕妃园寝西侧,和慈安太后的陵寝相连,且建筑规制相同,在《爱月轩笔记》中有记载,慈禧墓中含有非常多的奇珍异宝,例如大小珍珠、红光宝石、白玉等,因此在慈禧去世后仅20年,就被被军阀孙殿英将其地宫盗空,历史上称为清东陵盗宝案。
慈禧太后个人介绍
慈禧的本命叫叶赫那拉氏,也就是孝钦显皇后,1835年11月29日出生,1852年入宫后赐号兰贵人,入宫第二年晋封为懿嫔,1856年生下了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就是后来的同治帝,因此晋封懿妃随即次年晋封为懿贵妃,咸丰帝驾崩后皇长子即位,此时的懿贵妃被尊称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
慈禧太后人物生平
慈禧太后的一生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咸丰时期、同治时期、光绪时期,咸丰时期,慈禧太后经历选秀入宫并生下唯一的皇长子,先是晋封为妃随即晋封贵妃,咸丰帝病弱时,咸丰帝开始口授让懿贵妃开始代笔批阅奏章,这也是后来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开端。
咸丰帝驾崩后唯一的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即位,改年号为同治,此时的同治帝年幼,慈禧和慈安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直到1872年同治帝年满17岁选后次年才归还朝政,然而虽说朝政被归还,但依旧不能摆脱慈禧的干预,而同治帝在1875年1月病逝。
同治帝病逝后,慈禧太后选立了咸丰帝侄子兼外甥的爱新觉罗.载湉为帝,年号改为光绪,光绪帝只有4岁,因此两宫太后再次开始了垂帘听政,后来外国列强纷纷侵入领土,慈安太后在1881年4月8日暴崩,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逝。